最近有个说法,吃醋泡葡萄干能减肥。朋友问我,葡萄干糖分那么大,常吃好吗?又甜又酸的,不会把胃吃坏吗?醋和葡萄干,本身都是很好的食物,它们组合在一起,只要限制数量,应当没什么坏处。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还会有疑问:葡萄干都风干成那样了,维生素不是都损失掉了吗?还能有多少营养?干嘛不直接吃葡萄呢?确实,在干制过程中,维生素C损失很大。然而,不要以为维生素C损失了,水果干就一钱不值,只有碳水化合物了。水果的很多营养仍然保留在果干里,而且还有一些人们往往忽略的优势。好处一:能把果皮的纤维全部吃进去。 吃水果的时候,人们往往都要吐皮、削皮。其实,果皮是水果中膳食纤维含量最高的地方,干制之后,膳食纤维是完全不受影响被保留下来的。因为葡萄干只能连皮一起吃,纤维素也一点没有浪费。好处二:没有蛋白酶和未聚合单宁伤害消化道的风险。 新鲜水果中往往含有较为活跃的蛋白酶,也有单宁类物质。对于消化不良的人来说,它们对消化道黏膜的破坏也挺凶猛的。传统养生经常劝告消化不良者不要空腹吃水果,其实很大程度上就是害怕它们。一旦变成果干,蛋白酶失活了,单宁聚合了,对消化道的刺激就会大大减小。对消化不良和怕冷的老年人来说,水果干可以作为水果营养的一个补充来源。否则因为怕凉,非要把橘子放在暖气上,或把葡萄用温水烫热了再吃,真的很麻烦。好处三:保留了所有的矿物质成分,而且还浓缩了。 虽然维生素C会损失,但钾、镁、铁之类矿物质不会损失,还因为水分散失而浓缩,含量比鲜水果更高。所以,各种水果干都是钾元素的很好来源。葡萄干中的钾和铁含量都比较丰富,是白糖甚至红糖都比不上的。好处四:保留了大部分的抗氧化成分。 对红色、蓝色、紫黑色的水果来说,花青素类抗氧化物质是特别丰富的,它们在干制之后会浓缩。特别是那些果皮较厚、颜色也比较深的红提子干、黑加仑干,连皮吃的保健效果就更好。好处五:便于和其他各种食物相配合。 水果干可以替代白糖,给很多食物增甜,比如说,煮粥、煮饭、打豆浆时加点葡萄干、大枣、桂圆等,味道淡甜可口。早餐把面包加果酱黄油的搭配丢掉,直接抓点葡萄干和核桃仁配着全麦馒头吃,绝对有美食的惊喜感受。最要紧的是,用水果干替代人工添加的糖,营养价值高多了。 很多人以为,水果干的糖分高,血糖上升速度一定会比大米饭快,其实未必。我们实验室的最新研究发现,水果干在没有加热煮软的时候,并不是血糖上升最快的食物。其中苹果干还相当低,糖尿病人当餐间零食少量吃是可以的。即便是大枣、葡萄干那样的高糖食品,也比大米饭升血糖慢。 糖尿病人在出现低血糖症状的情况下,用少量水果干替代饼干、糖果来升血糖,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它们能供应更多的钾、膳食纤维和抗氧化物质。国外有研究发现,用葡萄干替代饼干曲奇之类的零食,能够起到帮助控制血压的作用,对血糖和心脑血管指标也有好的作用。 再回到葡萄干泡醋这个问题,其实这是个不错的搭配。和枣肉、苹果干相比,葡萄干的后期血糖控制能力略低,也就是说,虽然当时升高血糖幅度并不太大,但吃了之后一段时间之后容易饿。醋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10年前的研究即已证明,在吃碳水化合物食物的同时加点醋,有延缓胃排空和延缓血糖上升速度的效果。我不认为这个偏方就能解决肥胖问题,也未见得能明显发挥美容效果,但作为零食,替代饼干点心蛋糕之类,每天上下午吃一点,还是比较健康的。

相关链接要学会区分“水果干”“果脯”“蜜饯” 大枣、葡萄干、桂圆干、柿饼、桔饼、杏干、无花果、苹果干等,都是水果干。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完全不加糖、不加盐、不加油,没有添加剂,完全是水果干燥浓缩之后的天然状态。它们的口感各有特色,如苹果干非常韧性耐嚼,无花果干略感粗硬,柿饼弹性细腻,等等。那种韧性和拉丝的感觉,是大量的糖分和果胶密切合作的结果。 果脯和蜜饯则不然,它们都加了很多糖,或者加糖并加油,加糖并加盐,等等。而且其中很多品种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营养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哪怕是进口产品也一样,那些加了大量糖的蓝莓干,加了大量油的果蔬干,是没多大营养价值的。 当然,吃水果干有益健康,也要看吃多少了。因为水果干毕竟是含糖达到70%左右的食物,它们的热量很高,所以要严格限量。每天吃1~2次,每次1小把(15克)就行了,而且吃了它就要减掉几口主食,避免一日当中碳水化合物吃过量。假如实在想做甜食吃,就用少量水果干来替代白糖增甜。比如说,自制酸奶的时候不加糖,而加点葡萄干;吃八宝粥不加糖,配点葡萄干;做点心时不加糖,直接加点红枣肉,等等,都不失为明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