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进入学语阶段,一些细心的家长发现,孩子说话含混不清,伸舌头时显得有点费劲。“这是‘大舌头’,得去医院把舌系带剪开,否则会影响孩子的语言表达!”这种说法在家长中颇有市场,口腔外科专家却认为不可一概而论。“我们接诊的舌系带短的孩子主要集中在1~3岁,其中90%的孩子不需要做手术。”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廖贵清教授指出,家长在对待孩子舌系带短的问题上,普遍表现得“过度担忧”。
他指出,宝宝“大舌头”,不能都怪舌系带短,而轻度甚至部分中度舌系带过短患者完全没必要做手术,经过科学语音训练,他们也能做到吐字清楚、表达无碍。
案例:

三龄童话说不清 家长怪罪舌系带
三岁半的成成最近在幼儿园遭遇了“社交危机”。小朋友说听不懂他的话,不乐意跟他玩。老师告诉成成妈妈,孩子说话时好像故意藏着舌头,他会把出租车说成“嘟嘟车”,“干什么”说成“干横吗”,影响了准确表达。
“这是‘大舌头’。成成跟我家孙子一样,舌系带有点短,最好去医院做个手术。如果不把舌系带剪开,以后话都说不清楚。”懂行的邻居奶奶指给成成妈看,成成伸舌时,“舌筋”绷得紧紧的,受其牵扯,舌头只能刚刚伸出下嘴唇。
“很多家长对舌系带短有误解。孩子说不清楚话,不能都怪舌系带短。”廖贵清指出,舌系带短在人群中相当常见,也长期遭到人们的误解。 正常的舌系带可以让舌头活动自如,舌尖能轻松地伸到口外,或向上舔到上牙龈,舌尖呈尖尖的“V”形。舌系带短的人们伸舌时,舌尖由于受到系带牵拉,伸舌有不同程度的困难,且舌尖呈现“W”形凹陷。
诊断:
新生儿衔乳困难 小心舌系带短
“从临床症状上看,舌系带短可分为轻、中、重三类。轻度被称为‘小W’,孩子伸舌可到下嘴唇和下巴之间的位置,但舌尖受舌系带轻微拉扯。中度则被称为‘中W’,患者的舌头可以伸出嘴唇,但舌尖呈现较明显的W型。”廖贵清说,这两类患儿比较常见,一般不需要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