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治疗心脏疾病,哪些穴位可以起到效果呢?了解一下,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强刺激点按或艾灸!
1,条口穴
可防治血管硬化,即小动脉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中层钙化。尤以动脉粥样硬化最为常见,是引发心肌梗塞及脑梗塞的主要原因。另对高血压有一定防治效果。
2,伏兔穴
可对心脏补血,防治心动过速(心悸)和抑制心慌。通常成年人的心跳在60-80/每分钟,如果在静态下心跳达到100/每分钟,就属于心动过速。导致的原因有各类心脏病,心肌炎,心力衰竭等,也有可能罹患贫血,甲亢等疾病,或煤气中毒,休克等症状。正常人在运动后,酒后,情绪激动的情况下,都会出现心动过速。可通过用掌根按揉伏兔穴进行缓解。
3,解溪穴
可防治心脏供血不足导致的头晕脑胀,头痛,颈椎不适,四肢厥冷,手脚冰凉,下肢无力,肩臂发紧。
4,曲泽穴

可防治胸闷心慌,头晕脑胀,手足抽搐,筋肉痉挛,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5,天泉穴
可防治胸闷心慌,呼吸重浊且痰多,及心痛。
6,郗门穴
可防治急性心绞痛。
7,极泉穴
可防治心律过快或过缓,心口疼痛等。
8,内关穴
可防治心绞疼痛,高血压,低血压等疾病。
9,劳宫穴
可防治心脏供血不足。
10,太渊穴
可防治心脏早搏,房颤,脉管炎,气短等。
11,少府穴
可防治胸痛,心烦,心慌。
12,神门穴
可防治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心烦心慌。
13,灵道穴
可防治早搏,房颤,心脏瓣膜疾病,心动过速。
13,至阳穴
可防治心悸。
14,心俞穴
可防治心痛,心悸等。
由于人的心脏在身体左侧,应当按摩左侧经络,效果才会更好!心经不宜针刺,应当注意!
【您的健康 我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