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中国文学简史 作 者:林庚 出 版 社:北京大学 豆瓣评分: 8.7 林庚是著名的学者、诗人,曾历任厦门大学、燕京大学及北京大学教授。作者非常看重创造性精神,把创新性视为评价古代文学作家作品的重要价值标准。与其他的介绍文学史的书籍不同,本书可读性非常强,文字深入浅出,浅显易懂。每一章前均有内容大纲,对此时期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概括性总结,而在此后的小节中详细概括,虽然是“发展史”,但是读来并不枯燥。 啜英咀华 文学是时代的镜子,它所反映的时代生活,乃是这一时代最核心的动态。 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历来就因其不是虚伪的、屈从的,而是真实的、解放的,从而形成为一个宝贵的精神力量。如果说其中含有着痛苦的伤痕,那也是勇敢的骄傲的伤痕。我们骄傲于这些作品,热爱这些作品,正如同我们对祖国的骄傲与热爱一样。
4 中国生存启示录 作 者:梁晓声 出 版 社:北京大学 豆瓣评分: 7.0 我校梁晓声教授有中国“平民代言人”的美誉。在这本书中,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告诉我们如何用一种人生智慧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如何在浮躁险恶的社会中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给我们前行与追求梦想的力量。《中国生存启示录》由多篇精悍的文章组成,每一篇都是对社会的深度思考,每一句都是肺腑之言,直言中国人生存真相,呼唤我们遗失的幸福,号召国人培养一种健康的价值观。
啜英咀华 我想,文明一定不是要刻意做给别人看的一件事情,它应该首先成为使自己愉快并且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 寂寞还有更深层的定义,那就是—从早到晚所做之事,并非自己最有兴趣的事;从早到晚总在说些什么,但没几句是自己最想说的话;即使改变了这一种情况,另一种新的情况也还是如此,自己又比任何别人更清楚这一点。 最强大的寂寞,还不是想做什么事而无事可做,想说话而无人可说;是想回忆而没什么值得回忆的,是想思想而早已丧失了思想的习惯。这时人就自己赶走了最有一个陪伴他的人,他一生最忠诚的朋友—他自己。
5 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 者:[美] 莫提默·J. 艾德勒 / 查尔斯·范多伦 出 版 社:商务出版社 豆瓣评分: 8.5 不同于上面介绍的那几本作品,这本书介绍了我们最常见的一项技能——阅读。作为一名教育家,艾德勒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以一种层次分明、循序渐进的方式,将阅读分为四个层次,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而每一个层次又因目的不同,而方法手段也各自不同。书中有许多关于阅读论述,都使人深受启发。它不仅仅告诉我们如何去科学的阅读一本书,最重要的是让我们避免了去花很多时间阅读那些无用的书,以提高生命的效率。 啜英咀华 弗兰西斯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 熟练这个层次,基本摆脱了文盲状态,这个阅读层次通常在小学时期完成。这个层次的阅读要问读者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句子在说什么?”当然,这个问题也有复杂的一面。不过,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只是最简单的一面。
第二层次:检视阅读 特点在强调时间,就是在一定时间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是系统化略读一本书的一门艺术。在这个层次的典型问题就是:“这本书的架构如何?”“这本书包括哪些部分”,用检视阅读读完一本书后,无论你用了多短的时间,你都应该回答这样的问题:“这是哪一类的书—小说,历史还是科学论文”。
第三层次:分析阅读 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者说是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分析阅读就是特别追求理解的。
第四层次:比较阅读 这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是最系统化的阅读。在这一层次时,阅读者会读很多层次的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这些书之间的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书都提到的主题。主题阅读是最主动也是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
护肤先排毒,脸上几种状况告诉你,应该排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