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鸣鸟叫 立春:虫鸣鸟飞春又来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轮超级寒潮让今年的冬天冷出了三十年未见的新高度,“起床出门去凉台”也因此成为了人们近来生活中的三大挑战。不过,随着<?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月4日的到来,又一年的春天开始悄然萌芽,万物复苏指日可待。

 

立春

 

曾有诗云“宿冻归何处,池塘涨暖波。日盘花面永,风入鸟声和。俎菜堆生叶,闺裳剪薄罗。独怜诗酒兴,早较昨宵多。”(强至),自立春而始,万物复苏,土地开始退去冬日的肃杀和冷漠,展开一幅笑盈盈的温柔脸,迎接又一波的生机与意气。《群芳谱》中曾经把“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也就是说,从这一天开始,气温开始逐渐上升,白天的时间继续变长,降雨也会逐渐增加,春日的大幕即将开启,又一年的精彩和故事已经准备好了登台演出。

虫鸣鸟叫 立春:虫鸣鸟飞春又来

 

立春三候

 

中国古代将立春分为三候,每候为五日:“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在立春的头五日里,大地开始解冻,接下来的五日,蛰居的昆虫悄悄苏醒,最后的五日,河水开始解冻,鱼儿开始在水中负冰前行。

 

在立春这天,民间有着非常丰富的活动

 

大春牛

 

《礼祀·月令》中曾记载周天子亲自带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郊外迎春祭神之事,这也就是“春耕”的前身。在古代,为了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县官常常会在立春的前一日将用土做成的春牛放在衙门前,在立春当日用红绿鞭抽打。“打春”一词正是由此而来。此举意在督促农民开始耕作,而人们也喜欢把春牛的碎片带回家当做来年耕作的好彩头。

 

立春幡

 

此外,有些地方还有着立春幡的习俗。春幡实际上就是一种窄长旗,可以直接挂在户外,客家也有将小春幡戴在女子头上的习俗。春幡的种类有很多,燕子,柳树,鲜花,鸟,蝴蝶等等都是比较常见的类型。人们认为在立春之日佩戴春幡能够禳凶邪、求吉利。

 

在饮食方面,立春也有着自己的特点

 

吃春饼

 

北方地区会在这一天吃春饼,“咬春”一词也由此而来。据说春饼的前身实际上是一种潮州的古代小吃,但是这一说法尚且有待考证。春饼实际上是一种由面粉烙制而成的薄饼,人们在食用时常常会卷入各种各样的菜,以求来年更加勤劳,生活更加圆满。在吃春饼的时候,民间讲究把各种各样的菜全部包进饼中,从头吃到尾,这种吃法唤作“有头有尾”,取吉利之意。

 

炸春卷

 

南方地区则会在这一天吃春卷。春卷也叫春蚕,江浙地区也将其叫做抹油子,饺饼筒,其外形类似春日的蚕茧,因苏东坡“春到人间一卷之”的诗句而得名。“春卷”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中,该书中曾提到过“薄皮春卷”和“子母春卷”这两种春卷。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春卷需要经过煎炸,热量比较高,所以不宜食用过多。

 

“阳和起蛰,品物皆春”。经历过这个冷得刻骨铭心的冬季,人们心中或许早有了温暖的悸动,期盼着春日的温暖早点融化河里的冰,路边的雪,屋角挂着的冰棱。立春的到来宣布着春天的一只脚已经悄悄的踏上了归程的旅行,叶绿花开,虫鸣鸟飞的日子也不再遥远,也许某一天出门抬头的刹那,你就会发现,门口的柳树已经绿意融融,街上的迎春也正开得兴起。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3551/746745842032.html

更多阅读

飞鸣镝 飞鸣镝是什么意思

汉语的魅力实在是大,在造字上,一个汉字本身就有象形会意,有的字确实看字形就能解译。但汉语词汇就不可完全望文生意了。在诗词用典、成语解读,若不懂引经据典,往往就会被带到沟里去。过去读毛主席《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正西风落叶下

不差钱2小品完整版 不差钱的“菜鸟”飞向何方

     马云卸任阿里巴巴CEO后的首次亮相,就是为物流“站台”。  5月28日,阿里巴巴集团、银泰集团联合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共同在深圳宣布成立“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菜鸟网络),同

声明:《虫鸣鸟叫 立春:虫鸣鸟飞春又来》为网友矫情小男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