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颈动脉是为脑部提供血液供应的主要动脉,因其位于颈部、位置表浅现已成为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最常用的检查部位。
2. 颈动脉斑块是机体老化的自然属性,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局部表现,60岁以上老年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颈动脉斑块,程度不同而已。
3.正常情况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约为8-10 mm,当其数值大于12-13 mm则称之为颈动脉斑块。
4.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查颈动脉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全面解读颈动脉彩超报告依据:斑块是否导致管腔狭窄,是否影响了颈动脉的血流,是否引发头晕或“小中风”的症状。
5.当颈动脉管腔轻度狭窄且无任何症状时,每年行双侧颈动脉彩超检查,以关注颈动脉斑块的进展情况。
6.当颈动脉管腔重度狭窄且无任何症状时,增加随访次数(每半年复查)即可,也可选择更为积极手术治疗。

7.当颈动脉斑块为不稳定性斑块而引发“小中风”(一侧肢体活动不灵、语言障碍、眼睛黑朦)症状发作时,应引起高度重视!
8. 控制“三高”、戒烟、清淡饮食及锻炼可控制颈动脉斑块的发展,目前尚没有一种药物可消除颈动脉斑块,因此不要轻信任何民间偏方。
9.颈动脉内膜剥脱(斑块切除)或放置支架是处理颈动脉斑块的两大手术方法,当管腔重度狭窄或出现症状时才考虑此疗法。
10.总之,老年人应该坦然接受颈动脉斑块,因为它是机体老化的自然表现。切记:当超声报告中出现“狭窄”二字或自我感觉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医者介绍:刘新农,男,医学博士,就读于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师从国内知名血管外科专家刘昌伟教授,主要从事颈动脉狭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肾动脉狭窄、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内脏动脉瘤、多发性大动脉炎、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等外周动脉疾病以及大隐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及布加氏综合征等静脉疾病的基础与临床工作。目前已公开发表国内外核心期刊收编文章8篇,授权国家专利6项。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