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名将马援 东汉名将马援字文渊 马援有哪些典故

  马援字文渊

  马援字文渊,后人称之为马文渊的比较多,马援从小的时候家境并不是很好的,上面还有哥哥,当时叫马援读书好出人头地,但是马援从小的志向是能够征战沙场不喜欢文章之类的,所以想要一心出去闯天下,但是不巧的是刚要走的时候哥哥却去世了,之后为了支撑家人还是留了下来。

马援石像

  之后就是机缘巧合了,受到了隗嚣的赏识,之后被任命为绥德将军,之后征战为了刘秀的天下是出了很大的力的,所以马援也是东汉的开国将军,功劳是比较大的。但是马援这个人是刚正不阿的,不喜欢阿谀奉承的小人。

  所以在朝廷中是比较特殊的存在的,如果在朝廷中不能够随波逐流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马援的一生大部分还是在军旅中度过的,但是他的志愿也是能够战死沙场精忠报国的。有关马援不喜欢阿谀奉承的小人还是是有很多的典故的,有一次马援征战班师回朝的时候,在迎接他回来的人群中有很多的想巴结他的人,有些还是马援之前认识的旧友,看见自己已经今非昔比了,想要来捞点好处。

  其中有一个人叫做孟冀,是一个善于弄权的人也在欢迎他的人群中,之后马援发现了他对他说,你现在这样恭维我不就是和其他人一样了吗?我现在只是有一点功劳而已,即使能够巴结到我,我的功勋能够延长到什么时候呢?之后马援向孟冀询问自己能够长期保持功勋的方法,当时孟冀是没有回答出来的,但是马援却告诉孟冀,只有自己能够不断地为国效力征战沙场,这样自己的功勋才能够长期的保持下去。孟冀之后就说想要有一世功勋的人只有像马援这样的人才能够成功。

东汉名将马援 东汉名将马援字文渊 马援有哪些典故

  马援答孟冀之贺

  马援答孟冀之贺选自于《后汉书·马援传》,从这篇马援答孟冀之贺中,便可看出马援的优良品格。基于马援的生平贡献和人格魅力,后世对马援有着很高的评价。马援作为东汉开国功臣,他大半生都在战事中度过的。马援在朝为官时,没有一个人支持举荐他,全靠马援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公忠为国。即使马援后来身居高职,也从不结党拉派。

马援画像

  当初马援率军凯旋而归时,许多好朋友都到城门口去迎接他。平陵人孟翼是一个智谋双全的人,看到马援归来后,便站在席位上恭贺马援凯旋而归。马援到来后,对大家说,自己以为在座的都是一些智谋之人,没想到都和普通之人一样。当年伏波将军路博德开设了7个郡县,才被陛下封赏了数百户。如今自己功劳微小,陛下却封赏大县市,如果一心痴迷于功劳之中,那么就无法专心建功立业了。孟翼听完马援一席之话后,非常羞愧。

  马援继续说,虽然现在将越南平定了,但是匈奴、乌桓仍在骚扰北部边境,为了保障汉朝领土的安定,自己还想前去讨伐匈奴和乌桓。身为男子汉,就应该保家卫国,为边疆事业献身。如果只是一味地躺在床上,让老婆孩子陪在身旁,那么身为堂堂大丈夫有什么用呢?孟翼听完马援的话后,感慨万分,孟翼认为刚烈之人就应该向马援学习,只有树立大理想,才能踏上成功之路。

  马援墓

  马援是西汉末年的著名爱国将领,也是西汉的开国元帅之一。在我国的历史上拥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马援墓位于现在的陕西省,马援墓的具体位置在宝鸡市扶风县城,马援墓由于地处关镇伏波村西。

马援墓

  所以从地理位置来看,相对偏远,所以没有太多的人士前来拜访,甚至还有不少的朋友甚至不太知道马援墓具体在何方。只是在近年来,由于陕西省非常重视对所辖历史文物的宣传和推广。所以,让更多的朋友对马援墓的情况有了一些相关的了解。

  从外观上看,马援墓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在外形和占地面积上与普通的墓碑非常相似,只有走近前,才能够看到上面撰刻的“马援墓”字样。虽然马援墓没有体现现古人的豪华,但是马援本人在中国的历史上可谓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英雄这豪杰,它在中国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视,堪称是我们历史的一代名人和伟人。

  马援墓的存在,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提示着我们后人一定要铭记历史,马援墓的存在也间接的提示着我们有太多的古文化值得后人去珍惜,特别是这些古人的事迹更是值得我们大家牢记和歌颂。马援墓这些古迹的存在也证实了我国历史中曾出现过各类的英雄人物。所以,重视和缅怀这些古人是我们对历史的最大尊重和对古人的最好的敬意。让我们大家共同的记住历史,记住马援墓。

推荐阅读马援铜柱是什么 马援铜柱有何象征意义马援答孟冀之贺:细数马援传奇征战事迹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有何特殊含义马援女为皇后的故事 马援哪个女儿当皇后一代名将马援后代的生活状况1/2 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马援名言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所熟知的几个成语,都是马援留下来的名言。比如“聚米为山”、“马革裹尸”、“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等等都是马援名言。马援不但是东汉名将,而且他还是辅助东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中兴大业的大功臣。马援出生在一个贫寒之家,少有大志的马援曾经想放弃学业前去边疆开垦谋生。马援出发前,他的大哥因病去世了,马援为了给哥哥服丧而留在了家中。

马援画像

  后来王莽当政,马援前往边区开垦荒地,在马援辛勤劳作下,他拥有了数千头马、牛、羊。但是,胸怀大志的马援并不知足,马援常常说: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身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在面对穷苦生活时,应该越穷越有勇气,越老越该强壮。虽然马援在家乡成为了一个有钱人,但是马援不愿意做个守财奴,他把赚来的钱都分给了兄弟和相邻,自己依然身着旧衣裤在田间劳作。

  后来,马援投到东汉光武帝刘秀门下,为刘秀平定群雄出谋划策。马援南征越南,凯旋而归时,很多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他。但是报国心切的马援考虑到匈奴仍在边境扰乱,于是马援再次向光武帝请求出征。马援临行前说到:“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活在儿女手中?”这句话也是马援名言之一,为后人广为传唱。

  马援 马英九

  马援马英九除了有共同的姓氏之外,马援马英九还是氏族关系。马英九曾多次提到,自己是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管理着《湖田马氏五修族谱》和《湖田马氏六修族谱》马大洋先生说,马援被拜为伏波将军之后,马援的后人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如今在湘潭的湖田马氏,就是马援后人。

马英九

  从族谱来看,马英九果真是马援的后人,不过说到马援马英九的关系,还需要从战国时期开始说起。马英九的老祖宗是赵国名将赵奢,由此可见,马英九的老祖宗是赵姓,而非马姓。赵奢曾经率领赵国军队打败了秦国军队,因为功绩卓越,于是赵王给赵奢赐封号——马服君。从这时起,马英九的祖上便开始改为马姓。马英九的祖先马援一生战争南北,后来在陕西省茂陵县落户。

  马援有一个儿子名叫马拔,字扶风,因为马援一家对汉朝做了很大的贡献,于是当地一个村子便被命名为扶风毕公村。马英九曾说,自己的祖籍是在陕西扶风,由此可见,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公元1335年,马家一族迁往江西,后来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在朱元璋的派遣下,马家祖先从江西追杀陈友谅到湖南。最终,马援后人在湖南落地。马援后人的祖籍遍布大江南北,从河北到陕西,再从陕西到江西,最后再从江西到湖南。正如马大洋所说,马援的后人遍布全国各地,而马英九也是其中一名。

推荐阅读马援铜柱是什么 马援铜柱有何象征意义马援答孟冀之贺:细数马援传奇征战事迹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有何特殊含义马援女为皇后的故事 马援哪个女儿当皇后一代名将马援后代的生活状况2/2 首页上一页1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3651/750825140762.html

更多阅读

马援 名将马援为何会失宠于汉光武帝?马援必死的理由

中国历史上能打的战将数不胜数,但能以武将身份被写进《古文观止》的为数很少,只有秦司马错、西汉李凌和东汉马援,而能够作为开国功臣被写进《古文观止》的则只有马援一人了。作为东汉开国功臣,马援为光武帝刘秀平定了西北隗嚣这一劲敌,

马继援简介 马援简介

马援生平介绍 马援(前14―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 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赵奢曾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功勋卓著,被赵惠文王赐号为“马服君”,自此,赵奢的后

我戎马一生征战无数 东汉开国功臣马援征战沙城的一生

马援将军马援是东汉的开国功臣,也是一代名将,一生的战绩是比较的显赫的。从小的时候马援将军的志向就是比较明确的,希望能够报效国家成为一个比较有用的人才,当然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努力的实现这样的志愿。马援将军雕像有

东汉马援 马援东汉初期军事家 :马援东汉初期军事家 -简介,马援东汉初期军事家 -不为守钱虏_马援字文渊

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汉族,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市窦马村)人。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乱,马援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

声明:《东汉名将马援 东汉名将马援字文渊 马援有哪些典故》为网友虚伪的施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