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问一个人:情歌王子是谁?90%的答案都是张信哲。张信哲可以说是,上世纪90年代的华语乐坛代表人物,创造了诸多经典情歌,被誉为华语乐坛的“情歌王子”。
1993-1997年,张信哲的发展中心在台湾,也创造了他的事业巅峰;1998年开始张信哲将重心逐渐转向中国大陆,成为当时大陆最受欢迎的华语男歌手。
入行之初(1987-1989)
张信哲有一首歌叫《别怕我伤心》,据说一开始是李宗盛为张信哲写的,但还没写完阿哲就去当兵了,等他退伍回来,李宗盛已经把这首歌给了别人。然而对这首歌念念不忘的张信哲又再度找李宗盛讨论,他认为这首歌原始描述自己去当兵的故事,所以希望能拿出来再唱,于是有了阿哲的《别怕我伤心》。服役前张信哲在1989年陆续推出《说谎》《忧郁》《忘记》三张专辑,并入围金曲奖最佳新人,略有小成却面临入伍服役。
高潮来临(1992-1995)
1992年,结束服役的阿哲回归乐坛,推出专辑《知道》。此时的张信哲感到自己的音乐事业进入瓶颈期,开始寻求转型与突破,于是拒绝各种商业演出,沉寂一年时间打造新专辑《心事》。这张专辑后来被证明是将张信哲推上巅峰的扛鼎之作。由李宗盛作词、黎沸挥作曲的主打歌《爱如潮水》成为阿哲最经典的情歌,从此“哲式情歌”的音乐风格开始形成。1994年张信哲推出《等待》,除主打歌《别怕我伤心》外,他与刘嘉玲合唱的《有一点动心》至今仍是男女对唱经典。
巅峰时期(1995-1997)

1995年,张信哲成立工作室“潮水音乐”并加盟科艺百代。他于同年推出了巅峰之作《宽容》,其中的《不要对他说》《过火》《宽容》等全部成为经典作品,这张专辑也让张信哲荣获台湾金曲奖最佳国语男歌手奖。1996年是张信哲最多产的一年,他推出一张国语两张粤语及一张英语专辑。1997年,张信哲推出“EMI三部曲”中的最后一张国语专辑《挚爱》。这期间,他的国语专辑都成为了当时最为畅销的音乐作品。
金曲不断(1997-2005)
1997年起,张信哲转投至新力音乐门下,获得更多的音乐制作自由度,因此,阿哲的音乐风格也有了新的转变。1998年,他献声动画电影《宝莲灯》,主题曲《爱就一个字》成为阿哲在内地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爱如潮水》。之后四五年间,《信仰》《从开始到现在》《白月光》等作品都曾红极一时。
与新力唱片满约后张信哲开始完全独立制作音乐,2006年推出的《做你的男人》大获成功。从此阿哲大胆尝试不同的音乐类型,包括中国风、欧洲风、Hip-pop、摇滚等。他坦言自己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在意市场的反映,只是更多地做自己想做的音乐。虽然阿哲放慢了发片速度,但没有停下演唱会的脚步,参加《我是歌手》期间,阿哲也在筹备自己最近的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