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姑苏区平江路25号 姑苏闲步之清新淡雅平江路--铺

 

    与国内各地的古街一样,平江路上也有很多的商铺,毕竟游客的各种需求还是要满足的。但是平江路上的店铺有着极其鲜明的自身特色。一是整条街上,商铺的数量受到严格的控制,所有店铺都非常低调地退居一隅,匾额、店招都经过精心的规划,沉静内敛,绝对不会肆无忌惮地在你眼前身边张牙舞爪,一切都是那么有度、有序、有理、有节,你可以品味到无处不在的安详宁静之美。外地的很多古城古街,经常是十几家卖土特产的店铺沿着街边糖葫芦似的串在一起,如同进了农贸市场。比如在周庄,你就可以看见街边十几口锅都在卖万山蹄,实在倒胃口。二是平江路店铺的经营业态受到严格的控制。这里有不同凡响的茶馆、饭馆、酒吧、客栈,也有品味很高的会馆、画廊、琴馆等。无论是业务范围,还是装潢风格,甚至店招店名,都非常注重艺术情调和文化氛围,清新淡雅之气沁人心脾。三是一些特殊的店铺更为平江路增色不少,比如筑园建筑会馆,体现出老建筑改造的先进理念。比如残疾人就业基地寒香会社,使得平江路体现出深沉的人文关怀,让人温暖,让人感动。

    寒香会社,一家民营非公有制企业,是平江区政府拨巨资创办的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座落于邾长巷口的一所两进四厢苏式明清院落内。落户其中的都是一些苏州的残疾人,每人一间房,政府支持他们利用自己在手工艺以及书画方面的一技之长,自谋生路。寒香者,当指“梅花香自苦寒来”之意,暗喻残疾人的历经磨难而终有成就。门上额题“寒香会社”四字隶书,乃平江区原政协主席袁以新题写、聋人工艺美术师陈凯镌刻。四字清新秀丽,有吴带当风之意。门内小小一座庭园,中间植桂花一本,墙上题“寒香丹桂”四字。环视院内,四周长窗落地,花木扶疏。各房间门内窗前,三两闲人,或枯坐或静立,偶有轻声细语传出,余皆寂然。所有工艺美术作品皆有标价以求出售,然游客稀少,解囊者更是寥寥,有萧条之意。我深知这些残疾人紧靠这些微薄收入根本无法自立,但有政府支持、社会相助,他们能够在这样的一壶天地之内放下一张小小的桌子来展示自己,能够以自己的才华来证明自己,这就足够了,即使这些才华并不能换来数量可观的金钱。须知金钱绝不是价值衡量的唯一因素。我几乎是带着感动的泪光看完了寒香会社,这里无疑是整个平江路上闪耀着人性光辉之所在。有此一家,平江路当可独步天下。

 

 





筑园建筑会馆,原为清代张氏老宅“三和堂”,是平江路上老宅改造的典范之作,曾获得上海建筑设计最高奖,名满天下。会馆外表极其平常,内部设施却堪称平江路上最先进的一家,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地热系统、同层排水系统、节能保温技术,统统收纳进这座清代老宅中,外古内新做到了极致。

如今的筑园建筑会馆,有建筑图书阅览、简餐、客房等功能,但客房只有区区四间。这里没有拥挤的餐厅,没有密布的客房,却有满架的藏书,慵懒的空气充塞于寂静的空间之中。据说其设计理念是“现代主义的‘不表达’式设计融入到平江路的旧式生活图景之中,不抢历史的风头,但又恰如其分地点出了自身的精致”。

这座会馆看重的不是赢利功能,更多的是对建筑文化、宁静生活的展示功能。与其说它是店铺,不如说它是展示馆。

 

这条画廊的设计是整个改造最为精彩的一笔。此处原为两路建筑之间的火巷,用钢结构天窗覆盖,下面的空间成为画廊。墙上开了一扇门,专门向有人展示这一经典之作。


 

会馆内部看火巷画廊。

 

筑园建筑会馆内部

夸张的图书阅览区

 

苏州姑苏区平江路25号 姑苏闲步之清新淡雅平江路--铺


这哪里是客房,近乎艺术品了。






与筑园建筑会馆的孤高冷艳相比,稻饭食鱼土灶馆则显得充满人间烟火。这是平江路上唯一一家专门的饭馆,也是利用一座老宅改建而成。“稻饭食鱼”四个墨书大字恐怕要算整条平江路上最招摇的店招字牌。此墙正对着繁华的大儒巷,老远就能看见这四个大字。墙上的小小边门是饭店的入口,我未免有些愕然,如此招摇的店招后面竟然是如此内敛的门面。冲着这愕然,我决定午餐便在此地解决了。 

 

从侧门进入,是一方窄窄的天井,气派的砖雕门楼被高强遮挡得严严实实。

二楼临街的雅座,老木桌,青花瓷,长板凳。点了一桌的乡村土菜,那滋味自然没话说。

饭馆的吊顶引起了我的浓厚兴趣,远远看去很有味道,走近细看,竟然就是用筛子挂成的,不仔细看还真是难以发觉。不得不佩服设计者的匠心。

 

这张图片内,停云香馆紧挨着疏影琴斋。

疏影琴斋,是切磋古琴技艺之所在。平江路上还有一家伏羲古琴文化会馆,实际是个茶馆,每天下午都有古琴演奏和昆曲表演。苏州的三张世界文化遗产名牌,昆曲、古琴、园林,都聚集在了平江路上。

 

停云香馆,其实就是卖各种香的香铺,店名之意大概就是香味香得让天上的云都停了下来。这个名字实在是很有诗情画意,让人想起苏州园林中的那些建筑,比如拙政园中就有“秫香馆”。除了名字之外,更让人感动的是店招的设计。粉墙之上,文字、图案也都是白色,从广告效果上讲,绝对没有红色或黑色鲜明醒目,就是这样的白色,让人深深感受到设计者的谦虚,感受到设计者对平江路、对历史、对文化的虔诚的尊重。

 

伏羲古琴文化会馆,老式的排门,斑驳的红漆,传递出古淡的味道。去时,里面在弹奏古琴,琴韵悠扬。回时,里面在彩唱昆曲,照例是《游园惊梦》,人声亦悠扬。 

 

伏羲古琴文化会馆的背面,临窗面水,听琴赏曲,确实雅致。可惜这高悬的“品茶听琴”幌子实在是大失水准,充满了江湖市侩的味道。

 

平江路上零星分布着几家画廊,创作兼销售,可惜都是西方风格为主。我没有看见一家中国画廊,也许是我没有发现。苏州,中国传统画的重镇,国画理该在平江路占有一席之地。


 

 

茉莉茶馆。馆门内外放着几盆茂盛肥硕的铜钱草,我从没见过长这么肥的铜钱草。 

 

相比而言,这家的铜钱草,瘦骨嶙峋得像非洲人。店主人照样拿到门外展示,敝帚自珍之意也。

 

平江园茶吧。老旧木门内白色的立板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尚河咖啡馆,门口一架忍冬,金银闪耀。

 

二楼板壁上挂着许多的花花草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3751/753450432317.html

更多阅读

苏州平江路旅游攻略 苏州一日游最佳路线

平江路平江路是一条傍河的小路,全长1606米,却是苏州一条历史悠久的经典水巷,早在南宋时期,它就是当时苏州东半城的主干道,一条长长的平江路,承载了苏州几百年的历史,这里有全苏州最有特色的小店铺,最有韵味的石板路。与别处古街道

苏州地铁s1、s2号线规划:s2对接上海11号线花桥站

苏州地铁s1、s2号线规划:s2对接上海11号线花桥站【简讯】近日,苏州工业园区总体规划(2012-2030)》公示稿发布,明确了贯穿苏州大市并与上海形成无缝对接的S1、S2线路走向。苏州地铁S1线横贯苏州东西,主要走向在昆山。苏州地铁S2先经过园区,

声明:《苏州姑苏区平江路25号 姑苏闲步之清新淡雅平江路--铺》为网友第一高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