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的技术及综合配套措施

[摘 要] 小麦是我国最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针对小麦的高产栽培技术及综合配套措施也随着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范化、节约化、规模化而不断被提升,它提高了小麦的复种指数与本体品质,也保障了地方粮食常量及安全。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小麦栽培在各个环节的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措施,希望为地方种植小麦优化技术带来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小麦 高产栽培技术 综合配套措施 管理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166-01
  地方小麦若想实现高产栽培,就必须优化其综合配套措施,这其中就包括秸秆还田、施底肥、优种选择、适量播种以及冬前春后麦田管理等等。
  1 秸秆还田技术应用
  应用秸秆还田是希望充分利用到农作物秸秆中的有机质,它是土壤栽培种植农作物所最需要的重要营养肥料,因此应该科学实行秸秆粉碎并将其直接还田,极大程度促进土壤肥力提升,优化田间耕地的抗旱保墒能力。
  一般来说,小麦栽培种植均为前茬玉米种植后的回茬麦,所以利用秸秆还田技术也是为了将前茬玉米种植所残留的秸秆完全粉碎、破茬,以深耕或旋耕的方式来将粉碎后的秸秆深埋到土壤中,使其作为肥料完全覆盖地表。从技术角度来讲,秸秆还田一定要做到及时,一般要做到边收割玉米边粉碎、边翻埋秸秆,这样做也是为了借助玉米秸秆在收割时含水量较高,而且及时翻埋也能利于土壤腐解,为小麦栽培创造良好条件。以玉米秸秆的腐解过程为例,它就需要实施100:4:1的碳氮磷比例,这也是为了解决秸秆还田时的微生物与作物营养争夺矛盾,特别是缓解对氮元素的争夺。所以还田过程中每还田100kg秸秆,就要外加加入10kg碳酸氢铵与3.5~4kg尿素,而对于某些缺磷的土壤则还要适当为其增补磷肥。
  秸秆的粉碎与翻埋要选择大型机械来来进行作业,确保机械的离地间隙在5cm左右。不能在玉米秸秆倒伏后粉碎,因为这样会降低玉米秸秆的粉碎率。而且玉米秸秆的粉碎长度要控制在5~7cm左右,且要杜绝漏切现象出现。秸秆在粉碎以后就要立即使用化肥,采用旋耕方法保证它能够被充分腐烂分解,这样不但能够增肥地力,也能达到保墒效果,对土壤板结预防也有一定作用[1]。
  2 底肥施肥技术应用
  小麦栽培若想实现高产必须施足底肥,一般来说分为两种,水地麦田施肥与旱地麦田施肥。其中水地麦田施肥其产量如果在300~400kg/0.067hm2,它应该施用农家肥3000kg左右,同时施入10~12kg氮肥、6~8kg磷肥以及1~3kg钾肥,如果产量在200~300kg/0.067hm2条件,则要施入农家肥2500kg左右,且同时施入8~10kg氮肥、4~6kg磷肥以及1~3kg钾肥。一般来说,磷肥、钾肥与有机肥一般作为小麦的底肥施入,施加底肥以后还要追施50%~70%氮肥,确保水地麦田底肥施足。
  如果是旱地麦田,其产量在100~200kg/0.067hm2条件下,则要施入农家肥2000kg左右,并追施3~5kg氮肥和2~4kg磷肥[2]。
  3 优种选择技术应用
  小麦品种选择要因地制宜,一般在北方地区多选用中麦175、京9843、轮选987等等。通常采用机械条播技术,条播深度控制在3~6cm左右为最佳。由于水地小麦适播期在9月下旬到10月初,所以旱地小麦适播期要适当提前到9月中旬到9月下旬,其播量也要控制在12~14kg/0.067hm2。
  4 小��田间管理应用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的技术及综合配套措施
  小麦田间管理应用技术主要体现在春季及冬季管理两方面,首先要在播种前一年进行冬前管理。
  4.1 冬前管理应用技术分析
  冬前管理首先要浇冬水,施冬肥。如果麦田拥有水浇条件,就要在越冬之前进行冬水浇灌,浇水量一般控制在40~50m?/0.057hm2。在冬水浇灌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天气变化状况,必须选择昼消夜冻的无风晴天天气。如果麦田存在底肥不足情况,就要保证浇冬水和追施尿素的有机结合,其中尿素追施要保证在5.0~8.0kg/hm2,这样能够有效促进弱苗也能转壮成长。如果是旱地麦田则要在冬季雨雪天气后再追施尿素,追施量保证在5.0~7.5kg/0.067hm2,同时也可以在越冬之前追施一定农家肥(2~5m?/0.067hm2),其目的就是为了补充地力,保证地温,防止麦田冻害情况发生。
  如果是存在土壤板结结构或存在晚播状况的弱苗田,无论是旱地还是水地麦田都要在小麦成长到三叶期时实施中耕划锄。这一冬季麦田管理行为不但能够为麦田提温保墒,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杂草。一般来说中耕划锄主要分为浅锄和细锄。在中耕划锄过程中不要出现压苗伤根现象,如果是播种较浅的麦田类型,就要配合中耕、浅耕来培土壅根,这样做能够有效保护小麦的分蘖节,也能提高麦苗的冬季抗寒能力。
  4.2 春后管理应用技术分析
  在早春季节要对麦田实施镇压,主要是为了塌实土壤并弥补土壤裂缝,起到麦田保墒提温的作用,同时消灭多余杂草。镇压要结合细耕划锄进行,要做到先压后锄,且锄地要做到细锄,匀锄,绝对不能压到麦苗。针对弱苗部分则要实施浅锄,适当提高土壤温度,这样能有效促进弱苗的麦苗根系健康发育,帮助弱苗提高抗寒能力,促进其转壮生长发育。
  春耕镇压还要实施顶凌耙地,这一环节在早春实施,能够起到麦田增温保墒的效果。一般来说,它能稳定麦田日均温度在0~3℃左右,使麦田土壤昼消夜冻。当土壤解冻深度在3~5cm时就是顶凌耙磨的最适当时机。
  在麦田的春季后期管理方面,必须确保浇水充足,以水为先。如果是水地麦田,必须根据其土壤墒情及外部降水环境来适当浇灌抽穗扬花水和灌浆水,确保早春时期麦田土壤湿度及田间持水量始终保持在70%~80%左右,这样才能满足小麦栽培生长需要。如果是轮浇相对周期较长且浇水困难的麦田,则要在其灌浆初期争取普浇灌浆水一次,这样能更好促进小麦的籽粒灌浆效果,提高小麦籽粒质量[3]。
  总结
  总而言之,小麦高产栽培要基于多方面技术考虑,围绕小麦种植流程做好冬前春后栽培准备及种植工作,并做到因地制宜,考虑周全它的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以保证栽培过程的细致周到。
  参考文献
  [1] 黄位先.威信县小麦高产创建综合配套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15(1):15-16.
  [2] 朱媛.晋中市小麦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技术[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3(10):59-60.
  [3] 吴迎涛.浅谈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6,33(14):65.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3951/15153340290.html

更多阅读

土豆高产栽培技术 土豆种植技术

土豆高产栽培技术——简介采用合适合理科学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土豆的产量。现介绍具体栽培技术如下:土豆高产栽培技术——方法/步骤土豆高产栽培技术 1、土壤备播 应选择土壤肥沃的沙壤土和两合土种植,在前茬收获后,及时灭茬耕

超级粉葛高产栽培技术 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02月04日 21:47超级粉葛高产栽培技术葛根又名粉葛,葛麻藤为豆科植物葛藤属,葛根富含淀粉,异黄铜类物质,及钙、硒、铁、铜、磷、钾、等十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断谷不饥,解表退热,生津止渴,开胃下食,疗痔疮,防癌、保钙”等功

藜蒿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藜蒿高产栽培技术武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藜蒿别名芦蒿、水蒿、艾蒿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它耐湿、耐寒、耐平瘠,但不耐旱。藜蒿以茎杆颜色可分为红杆藜蒿和绿杆藜蒿。藜蒿主要以鲜茎作蔬菜用,清香鲜美、脆嫩可口、营

有机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 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

有机西红柿高产栽培技术(来源:县人大副主任马新立摘自山西新闻网山西农民报2011.7.8)编者按采用碳素有机肥+EM生物菌+植物诱导剂+钾+植物修复素5大要素技术温室栽培西红柿,是我省十佳科技致富专家、高级

声明:《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的技术及综合配套措施》为网友冗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