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功夫妈咪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美国老爸与儿子在散步
文/露雨
老公是美国人,要宝宝之前,我们先就一些重要的问题达成了协议:1.他全职工作,我做全职妈妈,但是他的工资卡等要交给我,我给他发零用钱。这样子双方都有所妥协,公平。
2.我们不依靠双方老人带孩子,自力更生。这是因为我们都对自己的原生家庭都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没有外界干扰,我们可以专注于成为更好的父母。
3.任何一方有应酬必须全家出动,否则就不去。这条的关键是老公考虑到我怀孕生子辞职后,应酬会减少,如果我一个人闷在家里带孩子,他自己出去应酬,我心里会不平衡。
4.带孩子和家务是两个人的事情,虽然我是全职妈妈,但是不代表他就因此可以做甩手掌柜,因为带孩子是天底下最辛苦的工作了,我需要休息。
5.每天确保我至少有半个小时的充电时间,用来读书、写作、翻译等等。
上面这个协议,一些大男子主义的人看了,肯定会觉得不可理喻,说我欺老公太甚。老公却认为生孩子对女人来说,是生理心理方面的一个巨大考验和转折,如果妻子掉了链子,那么整个家庭也不能和谐运转。我们在上海听过台湾彭修女关于家庭亲子关系的讲座,她说:“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你的配偶。”如果说父母是一个团队,孩子是产品,只有团队建设好了,产品质量才能上去。
美国老爸与儿子在郊外

如今我们居住在浙江一个四线小城市,老公的工作和我们两个共同经营的英语培训学校,以及我每个月零碎翻译的收入,统共一万块左右。虽然我们没买房没买车,但是育儿时期的合理安排让我们感到空前幸福。
我们的收入安排是这样的:宝宝的奶粉和尿不湿,我们俩的伙食费电话费交通费,以及我的护肤品(房子和水电费都是学校提供的),再加上其他零零碎碎的支出,基本我俩月光,能存一两千就很好了。为了省钱我去买廉价的护肤品,老公发现后说宁愿自己少吃肉也不愿降低我的幸福感。他认为我做全职妈妈已经是很大的牺牲了,如果因此再降低我的幸福感,那么日久天长我就要变成怨妇了。
我们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除了必要的工作时间,老公基本上都在家里陪吉米和我。晴天外出,坐着公交车到公园晒太阳,下雨宅家,三人一起做游戏。我不再跟闺蜜们一起逛街,他也不跟朋友们一起去打台球。如果有聚会就全家一起出动。朋友戏称老公跟我是“连体婴”,我倒觉得这是极致的赞美。要知道,在美国,成家后所有社交活动(除了出差)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就连公司聚会都是邀请夫妻俩同去,如果只去一方反而觉得不正常。
儿子依偎在美国老爸怀中
因为我的美国老公,我不得不提一下中美两国对待全职妈妈的不同。
首先是对全职妈妈的尊重与体谅。在美国刚生完吉米那会儿,老公的朋友家人都提醒他:吃饭一定要先让吉米妈妈吃饱你再吃,晚上一定要帮吉米妈妈给吉米换尿不湿拍嗝。每次聚会也都把我和吉米爸安排坐在一起。但是回到国内,几次跟老公的同事一起吃饭,他们把老公安排在对着门比较尊贵的主位,把我和吉米安排在一个角落里。这是对我们家庭和全职妈妈的不尊重。不过这里要表扬一下老公,他每次都坚持和我坐一起的。另外跟朋友们一起聚餐时,如果我在照顾吉米,老公会往我的盘子里夹菜。这个举动让在座的女性朋友唏嘘不已,纷纷盛赞吉米爸是个好老公。
其次是对爸爸和全职妈妈的社会与家庭角色分配。在美国这个界限是越来越模糊了。就算丈夫是家里的经济顶梁柱,他下班还是要马上回家帮助妻子做家务带孩子。大家认为爸爸喂孩子给孩子换尿不湿陪孩子玩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在中国,如果吉米哭了,老公先于我抱起吉米,那么责备的目光会投向我,赞许的目光会投向吉米爸。如果吉米生病了,那么埋怨的声音会指向我:“你怎么那么不注意?你怎么不给吉米多穿点?”曾经我一度坚持不下去了,抱着老公大哭:“为什么我辞了工作,全心全意带吉米,大家却都表扬你而指责我,这样太不公平了!”老公也哭了,安慰我说:“或许她们的老公没有给她们足够的帮助和肯定。”
露雨与儿子
中国女人们放弃工作成为全职妈妈到底有多难?在一个男权主导的社会里,大男子主义渗透在家庭生活的边边角角,柔软的女性主义色彩和人性关怀得不到最基本的尊重。如果我们的社会能够引导男性重视和积极承担他们在家庭中的责任和义务(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倡导男性认可与尊重女性对家庭的付出和贡献,承认这种贡献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和财富的重要方式,并为此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那么女性才是笑容晴朗的“半边天”。
逼孩子上早教英语班,不如用这本英文绘本Peppa Pig自己教!
世界上最受孩子欢迎的英语启蒙动画片是什么?毫无争议,必须是Peppa Pig粉红猪小妹啊!世界上最受孩子欢迎的英语启蒙动画片主角,没有之一。附赠原版高清视频,纯正的英式发音,简单反复的对话,非常适合英语启蒙阶段的孩子阅读。贴近生活的故事,温暖幸福又富有教育意义。给力价格!功夫妈咪感恩奉送!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功夫妈咪微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