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手绘图全集下载 世上为什么会有梁思成(下)

梁思成与林徽因学业完成回国,创建建筑系,如是和平年代,他们只需竭尽全力发挥自己的才能即可。

但那样的可爱日子,只持续了三四年。
九一八事变来了日本鬼子,逼得他们从东北回到北平。
抗日战争爆发,鬼子晓得中国有个厉害人物叫梁思成,盼望这个人物能去辅助他们建立“东亚共荣”。梁思成哪里会受命于侵略者,带领全家出逃到四川李庄。自此这偏僻的乡村,成为他们的避难所,更是他们坚持古建筑调查研究的精神家园。

国家蒙难,个人遭罪。
此时的梁思成,早年受伤的脊椎软组织硬化,腰背奇痛;而美丽的徽因也身染严重肺病,整日卧床。
他们断了工资,不能医治病痛,物质更是稀缺,两个病人带着两个幼儿,贫病交加。
陷于这样的绝境,他们不是没有人关注。早年求学的美国,向他们伸出热切的手,可回学校,可去研究机构工作。而这两个忠诚的人,拒绝在国家受苦受难的时候离开。
那个时代的人,就是有这般神圣的情感,这般纯真的信仰。

 

人留了下来,不是等死。在极端困难的情形下,梁思成还是营造学社的带头人,还在继续研究中国的古建筑。
研究不是坐在家里。十几个省,数百个县,一个个去调查、测量、拍摄、分析、记录。
几千件建筑,几千个文物古迹,全部记录在案,再仔细归类整理著述。
林徽因在参与工作之外,还做着朴素的家庭主妇,照顾一家四口的生活起居。
两部丰富精湛的《中国建筑史》与《中国雕塑史》书稿,即是在抗战胜利前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带领营造学社团队完成的心血之作。
西方学术界多么为之惊叹,为书,为写书的人。

 

新中国成立,梁思成认为有了更大的家庭,当用一己之长,更勤奋地为这个大家奋斗不息。
他还是长子的姿态。
父亲梁启超培育根植于身的精神,他不仅继承,而且发扬光大。
他之后的努力,林徽因的努力,全基于这么一个单纯的目标,无我的目标,鞠躬尽瘁的目标。
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所提的每一个建议,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站在大家庭的立场,要为这个家好。
他纯净如在父亲身边的那个美好青年,把国家当成自己的父亲一般,全心信赖。

生命享有的荣光,能保持多久。
这样信赖的父子关系,能持续多久。

我真愿意时钟停摆在我想要的那个时刻,我真愿意画面定格在我想要的那个时刻。

 

学术上的难题,可以攻克之。
生活上的困难,可以克服之。
动荡不安的日子,可以坚持之。
高强度的繁忙工作,可以甘之如饴。
因为他是赤子,他有赤子之心。

可是这样纯净的爱,有一天怎么会被理解成不爱?

 

徽因早走于思成,51岁,走于1955年。她的身体太羸弱了。
被清贫被匮乏被工作摧毁的健康,是拨不回来的钟摆的指针。
思成走了最爱的人,茫然不知所措,孤单地承受了这太早到来的亲人的分离。
但我痛楚地想,爱人早走了是福还是祸呢?她没有看到后来思成遭受的巨大屈辱,自己也不与这场灾难碰面,她早走一些是不是更好呢?

 

梁思成是赤子,他还是一个顽强的学者。
《梁陈方案》是建国之初梁思成与另一个建筑学者陈占祥合著、向中央提交的保护北京老城墙的方案,全称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设》。
假如当时政府中有有识之士听取了这个建议,我们今天的北京,就完整地保有着它的全部古建筑与历史文脉,老城墙不会被拆除,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地安门、牌楼等古建筑也不会被拆除。
它不会像今天的北京一样,角楼不见,护城河不见,碉楼不见,是一个新不新旧不旧的随处可见的平庸城市。
交通这样堵塞,道路这样不合理,空间这样狭窄,挤着难看的栋栋水泥行政大楼……。

 

我们真是愚蠢之极。也残酷之极。
没有人听到梁思成的奔走呼号,没有人看到他抱着即将被拆除的城墙痛哭。
自上而下对他进行了全面的否认。全盘否认。
他的学术观点被上升到政治认识水平上。
他后期活着的悲惨十年,可以在林洙,一个爱他敬他,在徽因走后照顾他的美好女子的书里,《梁思成、林徽因与我》,读到。
这本书,引我多少次泪飞顿作倾盆雨。

 

写到这里,很长很长的静音……我不知道怎样把写梁思成的文章收笔。

历史不可诉说。这巨大的错、巨大的罪,人们无法评说,就想一笔带过,或假装想不起来。或者,尘封,沉默,狡猾地滑过去。
沉痛反思的,想念他的,只有知晓他的亲人,以及那些有良知的后代。

现在世界介定他是一代宗师了,知道他有多远的远见了,知道他的专业水准是多么的高了,晓得他的初衷是多么的纯洁无我了。
但那本来可以保存下来的历史名城北京,是多后悔也悔不回来了。

 

他在冰冷的医院里求救无门挣扎的时候,他智慧的头脑里想了什么呢?
他一定没有想到那些致他于死地的人。他多么不善于追究别人、责怪别人,只会一次次反省检讨,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错。
他天性阳光满怀,或许他只是充满温情地回忆了父亲的钟爱,徽因的相伴,研究同伴的不离不弃。
还有那个最后陪伴他十年、也与他一起受罪十年的第二个妻子林洙。

 

这家学渊博的世家子弟,走到最后也是一尘不染。
什么严酷的形势,都未触及改变他少年时代的纯真气息。
终生思考,终生学习,终生保留了心中不可动摇的信念。
他左右不了命运,受了践踏蹂躏,却在命运面前始终保持了平衡。
平衡至终点。

一样的顽皮、一样的幽默、一样的机智、一样的严谨;
一样的可爱、一样的睿智、一样的天真、一样的勇敢。
脱胎于梁启超,成形于自己。
他完整地贡献了自己,那独一无二的纯真的自己。



此刻正在中央美院展出的老院长江丰的一个常规展览上,我看到几份珍贵的文稿,其中有一份当年批判梁思成建筑思想的材料,说他护城是“封建思想”,批判列数的每一条罪状,恰好从反面证实了梁思成的远见卓识与正确。

梁思成手绘图全集下载 世上为什么会有梁思成(下)



梁思成林徽因曾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这是徽因与大家设计的国徽初稿、修改稿与最终定稿。



徽因指导设计的景泰蓝工艺用品。



梁思成非常爱徽因,大多时刻,他把镜头对准了自己的爱人,故梁思成本人照片很少见到。这是他拍的徽因工作时的照片。



美丽的徽因。下次单写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4151/953905634454.html

更多阅读

纪录片《梁思成和林徽因》解说词八 林徽因徐志摩梁思成

第八集:古城旁白:北京,世界的奇观,金代、元代这里便是巍巍皇都,明朝、清朝它演化为无以伦比的都市杰作,这座世界上现存的最伟大的中古时代城市,承载着如许沉重的情感和记忆。新政权建立之初,百废待兴,一场规划首都建设大业的重任,摆在北京都

林微因之所以选择梁思成之解··· 中国建筑史 梁思成

你是人间四月天梁思成是梁启超的大公子。梁、林两家是世交,梁思成与林徽因两小无猜。1922年,在父辈的安排下,他们相爱了。林徽因喜欢和梁思成在一起,他们无论是出身教养还是文化构成都很相似,性情、趣味的相投使他们的交流十分默契,以至

梁思成、林徽因与我 梁思成与林徽因的孩子

2004年6月10日是林徽因诞辰100周年纪念日,《梁思成、林徽因与我》一书,出自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的遗孀林洙女士之手。她以女性特有叙述角度和方式,回顾了自己40年来所目睹的梁思成个人和家庭的各种遭遇,忠实记录了她与梁思成相识、相

晚年梁思成 梁思成

晚年梁思成史飞翔(《清远日报》2014年2月9日)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被任命为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当时,他是新

声明:《梁思成手绘图全集下载 世上为什么会有梁思成(下)》为网友翠烟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