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用药误区 专家指出老年高血压用药存在四个误区

  高血压是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药物治疗是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式,如何正确服用降压药、管理好自己的血压?请听听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的专业意见。

  治疗上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医生介绍,老年人对高血压的治疗在认识上存在很多误区,尤其在服用降压药物时常见以下四个误区。

  1.任性用药

  老年人对高血压症状认识不深,经常出现凭自我感觉服药的现象。比如无不适感觉时少服甚至不服药、间断服药;或者不测血压直接盲目服药的。殊不知,这些服药方式都是任性的也是错误的。长期如此会使血压忽高忽低,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血压就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甚至使病情恶化,诱发心脑血管疾患。此外很可能延误治疗时机并且使机体产生耐药性。

  2.心急降压

  有的老年人血压升高了,心急着把血压降下来,于是擅自加倍服药或数药并用,使血压骤降。有时候降压过快反而会给病人带来更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脑梗塞。

  3.服药时间不对

  血压在上午的时候达到最高,应在早上服用降压药,但是有些老年人喜欢睡前服用降压药,这样容易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 ,阻塞脑血管并发缺血性脑中风。

  4.不信处方擅自用药

  服药几天后血压并没那么快降下来,患者就觉得医生开的药没用。于是偏信广告或者采用熟人治疗高血压的用药处方来服药,这样就势必出现治不对症、药不对病的情况,往往会延误疾病的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避免不合理用药

高血压用药误区 专家指出老年高血压用药存在四个误区

  “老年人不合理用药已经成为当今全球的第四号杀手,”医生提醒,老人服用抗高血压药需注意以下几点。

  1.长期用药

  老年人高血压基本都需要坚持长期服药,初次诊断血压值不是特别高,病情比较稳定,也没有其他的并发症,只需服用一种药物治疗,从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严密地监测血压情况。

  2.耐心降压

  降压药的起效时间有长有短,一般降压效果在服药后一到两周才会见效,所以要耐心的慢慢接受治疗,不要自行调整用药量。当达到理想血压时,可以长期按一定剂量服用。

  3.遵医嘱服药

  医生会根据患者个体的血压情况来开处方。不同类型血压使用的药物不一样,有的老年人觉得降压时间太久而不满意,切不可随意服用其他药物,建议可以到医院咨询医生或药师。

  4.不可随意停药

  服药后如果不合适,不能自行减量、停药或换药,建议定期去医院检查。如果降压药有效,不必换药,每天应该定时定量服药,不能因血压下降而自己停药,可能会引起血压反弹上升,病情恶化。

延伸阅读:主动脉夹层到底多凶险 预防要严格控制高血压家庭量血压推荐使用电子血压计西方国家高血压指南或不适用于亚洲人高血压导致心脑病致死致残率拔高肥胖相关性高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9成原发性高血压系母系遗传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4351/728510041419.html

更多阅读

专家指出:小孩手脚冰凉多是由于血液循环不好

  育儿专家指出,小孩手脚冰凉多是由于血液循环不好造成的。人体的血液循环不好会让末梢供血不足,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从中医的理论来说,小儿经常手脚冰凉代表阳虚体质,是气血阴阳不足而致。  阳气虚小心寒邪入体  手脚冰凉的孩

高血压用药误区 高血压用药常见五个误区

高血压用药常见五个误区  一、不难受不吃药。       有些病人平时不测血压,仅凭自我感觉服药。平时不难受就不吃药,而一旦头晕、头痛就立刻服药,这是不正确的。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

常见用药误区 盘点中药常见用药误区

  生活在都市的人,都知道养生保健的重要性。所以,多数人感觉身体不适的时候,都会通过中药调理。专家指出,只有采用正确的用药方法,才能做到真正的养生保健。对于以下5种中药用药误区,大家应该加以警惕:中药藏入冰箱很容易破坏药性,煎好中

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 专家指出;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一项对几所大城市的在校学生调查显示,有20%一30%的大中小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  前不久召开的第二届中美精神病学学术会议上的一份资料显示,在我国,抑郁症造成的负担已排在各种疾病的首位。15岁至35岁人群死亡的

家庭用药误区 家庭用药误区 家庭用药存在的误区

  对于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很多人会自行服药。北京友谊医院药剂科药师余俊先提醒公众,应避免走入用药误区。家庭用药误区有哪些呢?本文是爱华网小编整理的家庭用药十大误区资料,仅供参考。  家庭用药十大误区  1、时间错位

声明:《高血压用药误区 专家指出老年高血压用药存在四个误区》为网友心情随我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