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师俭堂”,绕到河对岸拍了一些片子,加上之前不同角度拍的,再细细地看看荻塘两岸的风光。
沿着荻塘岸,走在依旧古朴的石板街上,镜头掠过高低错落的水乡房舍、悠悠的船只、浣衣的人们以及他(它)们在粼粼水波里的倒影……
荻塘的水韵,带给思泉的是柔和及恬静、朴实和水灵、温厚又坚韧,……这不就是构成震泽古镇的魂魄么?
据说荻塘旧称頔(音同“荻”)塘,因其水面曾长满芦荻而改为现名。河的两岸,曾经孕育过范蠡钓台、张墩怀古、慈云夕照、普济钟声、复古桃源、康庄别墅、飞阁风帆、虹桥晚眺的“震泽八景”,随着时光的流逝,逐渐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从刚刚看过的陈列于“师俭堂”的老照片和正在恢复的旧貌上,追忆着它们曾经的绰约丰姿。

就这样,思泉信步于河岸,边拍照,边遐想……
问过房东,由当地政府(抑或投资者)出资修缮民居,不用居民掏一分钞票,何乐而不为?
(待续。其中的文字部分参考了景点的介绍,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