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中国古代的世界之最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知道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世界之最。
2.知道它们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了解我们的祖先在远古时期创造的世界之最以及为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北京人使用火、甲骨文,以及丝绸之路的有关资料。
2.了解关于河姆渡遗志、半坡遗志发掘出了水稻和粟的种子情况的资料。
3.安排学生准备丝绸制品,服装、布料、丝巾、被面、布头等均可,并向家长询问有关这件丝织品的故事。
4.学生书写一幅书法作品,字数不限,要求是本人独立完成。
5.制作“丝绸之路”示意图。
【重难点】
让学生知道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世界之最,
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探究祖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导学过程】
活动一:
1.出示原始部落图。
2.你们认为原始人在太阳落山之后回到自己的洞穴中会不会读书写信?为什么?
3.没有汉字,祖先们子女们记事呢?你知道哪些古人的记事方法?
(在树上刻符号。收集木棒,结绳记事……)
4."结绳记事"能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当"结绳记事"不能满足记录交流的需求,汉字就产生了。
5."结绳记事"并不是文字,那么文字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又是怎么发展的呢 活动二:汉字的演变过程
1.同学们在课前都收集来了一些有关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汉字的演变过程。
2.请一组上黑板板书汉字的演变过程并口述。
3.全班交流更正或补充,指名交流了解到的资料。
4.教师统一正确答案:甲骨文(原始)、金文(殷商)、小篆(秦李斯)、隶书(汉代)、草书、楷书、行书。
活动三:欣赏感悟
1.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几幅书法作品。
2.(配古乐展示隶、草、楷、行个字体,感受汉字的造型美)这些书法作品或端
庄秀丽或沉稳大方,或潇洒飘逸,体现了汉字极强的表现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中
华文化博大精深,汉字也有它的表情。书法作品创作也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今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宣传中,那位手持毛笔的白衣女子已传达了一种中国气质,而奥运会会徽本身更是中国汉字走向世界的一个典范。
3.出示2008年奥运会会徽,师生共同交流、表达感受。
活动四:感受汉字的特点
1.学生讨论、交流。
2.教师诠释、补充、点拨(古老,形象性,美观,有很强的生命力)。
3.汉字有那么多的优点,又形象,又漂亮,又意蕴丰富,但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老师曾经对我说过随着电脑时代的到来,汉字将逐渐衰亡。真的是这样吗?这个老师可不容易说服。现在我就是那个老师,你们想办法让我赞成你们的观点。
4.你们现在都是用什么方式打字啊.刚才你们说的都是键盘输入,现在汉字也可以通过语音和手写输入了。
5.时代发展到今天,汉字依然有如此强大的生命,不能不说是种奇迹。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总结反馈】
汉字之所以能够历千年而不衰,正是由于无数智慧的中国人民传承了这条情感纽带,延续来这个根,并不断发展汉字,使之与时代相适应,相信有我们共同的努力,汉字的明天会更灿烂。
【教学后记】
审核签阅:
第二课时
活动一:教师与学生谈话,导入新课。
活动二:学生介绍世界之最。
中国古代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世界之最
1.最早种植水稻和粟,早在距今七千年至五千年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就已经种植水稻和粟。
2.最早发明养蚕和丝织。
早在距今约四五千年前的父系氏族公社时期,我国已开始养蚕缫丝,防治技术有新进步。
3.原始社会河姆渡遗址,就出土过红漆碗。商周漆器制造已达到较高水平。
4.文字的使用、流传时间最长历史,黄金,佛学,股票,港股,恒指,外汇,诗词,古玩,楹联对联。我国的汉字至今还是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唯一古老文字。汉字约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至奴隶社会早期,到商朝的甲骨文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文字。
5.最长的纪日方法
干支纪日法是商朝历法的最大成就,它是世界上延续至今的最长的纪日方法。 6.最早记载日食和月食-中国历史夏朝的有关史料和商朝的甲骨文中,保留了我国做早的日食和月食记录。这也是世现存最早的记录。
7.最早发明铸铁柔化技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创造的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
欧洲早两千年以上。
8.最早记录哈雷彗星历史,《春秋》记载,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公认的首次关于哈雷彗星的确切记录,比欧洲早六百多年。
9.最早确立十九年七闰历法,春秋时期我国立法已经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统,基本上确立十九年七闰的原则,比西方早一百六十年。
10.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历史,战国时期,楚人甘德和魏人石申各写一部天文学著作,后人合称《甘石星经》,其中丰富的天文记载。
11.最早的耕犁
西汉时,耕犁上安装了翻土用的犁壁,这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活动三:本课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成功与不足……)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