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驾驶员(技师/二级)
专业技术论文
标 题: 浅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关 键 词: 高速公路 交通事故 成因 对策
论文编号: 080406 作 者: 陈 国 强 工作单位: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指导教师: 王 梅 提交日期: 2008年 10月 25日
目录
【内容提要】 „„„„„„„„„„„„„„„„„„„„„1
【关键词】 „„„„„„„„„„„„„„„„„„„„„„1 一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对策 „„„„„„„„„„„„„„„„„1 (一)人为因素„„„„„„„„„„„„„„„„„„„„„„„„„„„„1 (二)车辆因素 „„„„„„„„„„„„„„„„„„„„„„„„„„„2 (三)道路因素 „„„„„„„„„„„„„„„„„„„„„„„„„„„2 (四)气候因素 „„„„„„„„„„„„„„„„„„„„„„„„„„„2 二、抓住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人与车的管理 „„„„„„„2
(一)做好对人(驾驶员)预防预控工作 „„„„„„„„„„„„„„„„2
(二)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做好预防预控工作„„„„„„„„„„„„„„„3
三、加强事故管理与研究,提高预防事故与应急管理能力„„„„„„„„„3
(一)调研分析,强化规律性研究„„„„„„„„„„„„„„„„„„„„3
(二)警力下沉,严格查纠各类交通违章„„„„„„„„„„„„„„„„„3
(三)强化宣传,营造遵纪守法氛围„„„„„„„„„„„„„„„„„„„4
(四)联勤联动,积极应对恶劣天气和突发事件„„„„„„„„„„„„„„4
(五)排查隐患,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4
(六)加大科技投入,动态管理„„„„„„„„„„„„„„„„„„„„„4
【参考资料】„„„„„„„„„„„„„„„„„„„„„„„„5
浅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成因与预防措施
【内容提要】 近年来,我国的高速公路事业发展迅速,在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在高速公路上的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生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研究查找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各类问题,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成因、对策
一、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
引发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原因无乎交通违章,仔细分析形形色色的交通违章案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一)人为因素
人是交通安全中最重要的因素。交通安全的关键在于人,如果从人、车、道路三方面的因素来分析,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占了多数、高达97.2%,车辆原因造成的交通事故为2.7%,道路因素造成的仅为0.1%。因此,人(驾驶员)是道路交通中最重要的环节,是预防预控工作的主体。仔细分析导致驾驶员驾驶过程中不当行为的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超速行驶引发事故。部分驾驶员对高速公路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在高速公路行驶就应该快,加之路况好、视线好,为追求刺激而盲目超速行驶,将安全抛之脑后。有关科学实验证明;当车辆在高速运行过程中,驾驶员的视角会变得狭窄,视力急剧下降,动作变得紧张僵硬,反应时间拉长,对车辆控制的难度也大大增加,极易形成车辆失控。
2、低速行驶、违法停车引发事故。在高速公路连续行驶的过程中,由于车速较快,驾驶员很难判断前方车辆是移动的还是静止的,尤其是夜间,后方车辆只是根据前方车辆的尾灯来判断它的存在,一般较难判断车辆的移动速度。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他车低速行驶或违法停车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3、未保持安全车距引发交通事故。《国家道路交通法实施条例》规定车辆时速在100公里/小时,与前车行驶间距必须保持100米以上。但是有些驾驶员对保持车距的必要性不以为然,存有在普通道路跟车的习惯,有事甚至发生群车连环追尾事故,而危害最大、后果严重的主要也是此类事故。
4、疲劳驾车引发事故。这类事故多发生在夜里零点至6点、和白天13点至16点行车时段内,因为,此时段是驾驶员最容易感觉疲劳,。而且往往造成人员死亡、财产损失巨大的重特大交通事故。
5、其它,如违法超车、长期占用超车道、倒车逆行、酒后驾车、行人、非机动车、摩托车上高速公路等因素引发事故。
(二)车辆因素
据国内外交通统计资料表明,车辆因素是交通安全的第二大因素所造成的交通事故,在工业发达国家占5%左右,在发展中国家占10%左右。主要表现在;
1、“ 病车”上路引发交通事故。在进入高速公路前没有进行仔细检查,许多车辆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对行驶车辆的动力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的要求;甚至有一些驾驶员存在着侥幸心里,盲目驾驶到年限报废车辆上路。
2、机件失灵引发交通事故。这类事故在高速公路上比较常见,如轮胎突爆、转向失效、雨刮器失效、灯光失效、制动失效及机件故障等。
3、超载、超员运输引发交通事故。一些车主为了谋求利益而忽视交通安全,随意超载超员,从而使车辆安全性能下降,引发交通事故。
(三)道路因素
道路环境对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是多方面、综合性的。有的高速公路上存在着一处或多处事故多发点段、这些事故多点段通常是因道路环境不能满足安全行车条件而形成的。比如,我省的杭州至温州的高速公路,上三线的新昌至天台段,由于该路段弯道多、坡度陡及长、路面狭窄、大货车多,在刚开通时驾驶员对该路段状况不熟悉。经常造成小型车追尾大货的交通安全事故。其它在高速公路上随意停车、路面上的抛撒物得不到及时清除,给高速公路上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在今年9月20日的凌晨,杭甬高速公路瓜沥路段,由于路面有大面积生牛皮撒落,导致一辆安徽牌照的大客车翻车,造成5人死亡、3人重伤的特大交通事故。
(四)气候因素
有研究表明,交通事故是随着能见度增高而下降,下降趋势显著相关。这就不难理解在高速公路行车,雨、雪、雾天气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远远大于一般公路,特别是大雾、暴雨等天气,不仅事故多发,往往会引发“二次事故”。
二、抓住安全管理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做好人与车的管理

通过对事故安全因素的分析,不难看出,预防预控工作主要是做好人(驾驶员)与车的管理工作。
(一)做好对人(驾驶员)预防预控工作
1、教育驾驶员必须确立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必须有强烈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观念,把“安全第一、谨慎操作”的职业道德要求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2、教育驾驶员认真学习交通法规,严格遵守交通法规和安全制度,严格要求自己,事事处处,时时刻刻都要认真执行法规,一丝不苟,杜绝侥幸心里,严禁违章驾驶及酒后驾车。
3、认真执行安全教育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利用黑板报、广播、录像、宣传材料、报刊、标语等各种宣传工具,对驾驶员及交通参与者进行安全教育,特别要做好季节性(恶劣天气、雨、雪、雾天)行车常识的教育。积极开展安全竞赛活动,引入竞争机制,营造安全生产的良好气氛。
(二)加强车辆技术管理,做好预防预控工作
1、驾驶员必须加强对车辆的日常维护工作,增强责任心,爱车例保,做好出车前,行驶中,收车后的车辆检查工作。提高车辆完好率,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2、坚持车辆出入检合证制度,例检人员一定要坚持原则,严格把关,绝不允许病车上路,落实例检人员责任制和追究制。
三、加强事故管理与研究,提高预防事故与应急管理能力
在借鉴国外加强事故规律性研究的基础上,从我国高速公路运输交通安全现状出发,研究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规律,寻找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对策,积极主动地预防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建议交通与公路管理部门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调研分析,强化规律性研究。开展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调查研究分析,全面准确地把握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对事故防控、勤务运作、宣传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定要建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形势定期分析制度。要对辖区路段事故发生的路段、时间、季节、人员、车型等分布点及规律进行科学分析研究,从道路工程、安全防护、交通设施、路面监管、勤务管理等
方面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和影响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总结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时提出对策措施。二要建立个案调查分析制度。对重特大交通事故,要及时组织调查分析,查找薄弱环节和漏洞,分清在监管环节中的责任,及时指导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预防工作。三要建立情况通报制度。根据事故发生的规律、特点,从路面管理、事故处理、宣传教育等方面,落实管理责任,就一条路或某方面交通安全形势进行通报,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警力下沉,严格查纠各类交通违章。结合公安系统基层基础年活动的要求,应把定点勤务与巡逻勤务、白天勤务与夜间勤务、日常勤务与特别勤务、交叉勤务与联合勤务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警力跟着重点时段、路段走,警力跟着重点违法行为走,警力跟着恶劣天气走,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路面交通管理。针对引起高速公路事故多发的超速、超载、超员、违法停车、假牌假证、长期占用超车道等严重违章,认真组织开展区域性、阶段性的专项整治活动,做到违法必纠、执法必严。对被查处的人员需要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的严格依照法规规定的上限处理;对依法应予治安拘留;对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形成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以威摄交通参与者,使其严格遵守高速公路各项交通管理法律法规,从而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宣传,营造遵纪守法氛围。要抓好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需要从高速公路宣传入手,让社会各界群众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其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发放交通安全宣传资料,在高速公路两则、跨路天桥设立醒目和具有特色的宣传标语、标牌,利用广播、电视、电台、报纸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高速公路安全法规和行车常识,帮助司机、群众全面了解高速公路交通法规并且自觉遵守等等。
(四)联勤联动,积极应对恶劣天气和突发事件。一要进一步与路政、收费站、服务区等部门积极协调,大力实施“联合指挥、联合执法、联合施救”机制,实行区域联动、警路联勤、警民共建、群防群治,及时发现、制止、处置高速公路上的一切违法车辆及突发情况。二要与气象部门配合,进一步完善雾、雨、雪等恶劣天气下的交通事故的预防、控制、处理工作。三要建立起一个高效运作的集伤员急救、消防、现场清理和快速勘察于一体的高速公路快速救援应急联动机制,避免连锁事故的发生。
(五)排查隐患,完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要经常性的事故隐患排查机制,通过经常性的排查及时发现危险隐患和事故黑点,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通报有关部门限期整改,加强对危险路段和事故多发点段的管控,有效预防和减少上述路段交通事故的发生。这是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保障。
(六)加大科技投入,动态管理,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要依托高速公路经营单位建设高速公路监控系统,构筑高速公路全方位、立体数字化平台,及时、准确的了解高速公路上的实时动态和路面状况 ,把管理手段从“经验管理”提升到“数字化管理”,实现向科技要警力。一是要以精确的电子地图为基础,直观、准确地反映高速公路行车状况。二是加大对测速仪、酒精检测仪、数码相机、摄录机、移动或固定查询终端等科技装备的投入,实现高速公路实时监控,充分利用交通违法信息异地交换平台,加大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和执法效果。
综合上述,高速公路的事故预防工作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如何有效预防高速公路事故的发生,运用科学、正确、准确的现代思维来规避风险,是每位交通参与者应该一起努力的共同工作。
【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05-01实施
2、《浅谈高速公路安全管理》2006-12发表于《智能交通杂志》
3、《浅谈高速公路经营开发的创新发展》2007-4发表于《国际智能交通》
4、《浅谈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过程质量管理问题》2005-5发表于《国际智能交通》
5、关于2005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情况的通报》,2006-1发表于公安部网站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