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1、应急救援制度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程序 3、重大危险源(锅炉)检查制度 4、锅炉房应急救援预案 5、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火灾应急救援预案 7、防雷和防暴雨应急预案 8、防寒防冻应急预案
9、灾害性天气停产撤人的安全管理规定
10、气瓶室预案
应急救援制度
1.应急救援预案的主要规定
(1)各地面生产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3)各单位应当根据本单位生产的特点、范围,对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进行监控,制定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各自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救援器材、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 (4)工程项目经理部应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准备应急救援的物资,并在事故发生时组织实施,防止事故扩大,以减少与之有关的伤害和不利环境影响。
2.现场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 (1)编制、审核和确认 1)现场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根据对危险源与不利环境因素的识别结果,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控制措施失效时所采取的补弃措施和抢救行动,以及针对可能随之引发的伤害和其他影响所采取的措施。
应急预案是规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全过程。 应急预案适用于项目部、地面生产单位施工现场范围内可能出现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救援和处理。
——应急预案中应明确:应急救援组织、职责和人员的安排,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准备和平时的维护保养。
——在作业场所发生事故时,如何组织抢救,保护事故现场的安排,其中应明确如何抢救,使用什么器材、设备。
——应明确内部和外部联系的方法、渠道,根据事故性质,制定在多少时间内由谁如何向企业上级、政府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需要通知有关的近邻及消防、救险、医疗等单位的联系方式。
——工作场所内全体人员如何疏散的要求; ——应急救援的方案(在上级批准以后),项目部、地面生产单位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和不定期举行应急救援的演练,检验应急准备工作的能力。 2)现场应急预案的审核和确认:
由项目部、地面单位的上级有关部门包括安监部、调度室、技术部、分管副总经理,对应急预案的适宜性进行审核和确认。 (2)现场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应急救援预案可以包括下列内容,但不局限于下列内容: 1)目的;
2)适用范围;
3)引用的相关文件; 4)应急准备。
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联系电话,组员,办公场所(指挥中心)及电话。 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指挥流程图。
急救工具、用具(列出急救的器材、名称)。 5)应急响应;
①一般事故的应急响应: 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明确由谁向谁汇报,同时采取什么措施防止事态扩大。 现场领导如何组织处理,同时,在多少时间内向公司领导或主管部门汇报。
②重大事故的应急响应:
重大事故发生后,由谁在最短时间内向项目领导汇报,如何组织抢救、由谁指挥、配合对伤员、财物的急救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立即汇报:向内汇报,多少时间取合哪个部门、报告的内容。向外报告,什么事故,可以由项目部门直接向外报警,什么事故应由 上级公司向有关上级部门上级部门上报。 6)演练和预案的评价及修改:
项目部、地面单位还应规定平时定期演练的要求和具体项目。
演练或事故发生后,对应急救援预案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和修改预案的要求。
事故应急预案程序
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公司职工的生命安全,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快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并开展救援行动,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结合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适用于瓦斯和煤尘爆炸、火灾、水灾、雷电等。
二、健全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 1、组织机构
(1)成立应急预案总指挥部。
(2)应急预案指挥部设在调度室。
(3)应急预案人名单:应急预案总指挥:总经理 副总指挥:总支书记、安监部主任、调度室主任。成员:公司各单位值班人员。
2、职责分工
(1)总指挥职责:负责公司应急指挥。接警后,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听取人员汇报,了解事故部位、危害及人员伤亡情况。组织现场指挥部,进一步明确分工和职责。根据灾情和施救的需要,确定总体施救方案,制定各阶段的应急对策,下达实施指令。随现场情况变化,听取各方面人员建议,适时调整施救方案,制定相应对策。根据施救需要,下达向外求援指令。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向到场的政府领导汇报灾情和施救情况,并与之共同指挥施救。
(2)副指挥职责:协助总指挥按照各自负责的专业人员的职责范围,行使各自指挥职权,总指挥不在场时,行使总指挥权限。
(3)抢险抢救组:接警后要迅速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抢救工作,及时与当地医院取得联系,保证第一时间抢救伤员。
(4)后勤保障组:接警后要根据灾情需要迅速将救灾物资送往事故现场。
(5)保卫组:接警后要迅速组织人员将事故现场封锁,不经应急指挥部同意,不许闲杂人员进入。
三、事故报告的程序、方式和内容。
报警程序:险情发现第一人要及时向值班人员、调度室报告,要将灾情地点、灾情发生原因、灾情形式、灾情范围详细报告。调度室要在第一时间汇报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或应急指挥部成员。
发生重伤以下事故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要根据灾情程度,指挥各专业组进行抢险抢救工作。
发生重伤以上伤亡事故后,当事人或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保护事故现场,并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报告本单位负责人;
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按照国家规定立即如实报告当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及有关部门。 四、发现事故征兆或事故发生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发现事故征兆时:灾情在发生初始的单位要及时组织人员实施前期抢救工作并及时汇报调度室,将灾情危害降到最低或控制灾情发展。
事故发生后:在应急指挥部的指挥下要及时联系当地医院抢救伤员,控制灾情的发展,封锁现场,并给集团公司调度室汇报。
保卫组要迅速疏导人员,维持现场交通秩序,保证抢险交通畅通。
抢险抢救组要根据现场情况和应急指挥部的命令抢救伤员,控制事故扩大。

指挥部根据现场灾情,施救情况和各专业组汇报的信息,决定是否终极应急措施,由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