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名臣之风雨张居正 明朝名臣张居正轶事:曾经感谢让他“落榜”的人

     张居正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出身平民,从秀才、举人、一直到进士,最终位极人臣官至内阁大学士。

  张居正年幼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才赋。有一天,他的堂叔正在读《孟子》,才两岁的张居正在旁好奇地看着,堂叔就和他开玩笑:“孩子,都说你聪明伶俐,不过你要认识‘王曰’二字才算本领。”过了几天,堂叔读书的时候,乳母和小张居正又来了。堂叔把他抱在膝上,小张居正居然指着书上两字念道“王曰!”家人连连称奇。两岁识字,五岁读书,十岁就已通晓六经大义,小小年纪的张居正很快成了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

  十二岁那年,小神童张居正报考生员,并顺利取得秀才名号,时人纷纷称奇。第二年,他从荆州到武昌应乡试,这次一旦考取,便是举人了。事实上,单凭当时张居正的才华、年龄和声名,中举是很有希望的,在大家眼里,张居正天资聪颖,神童的光芒原可以继续创造新的科举神话。然而,神童若不加以适当理性的对待和扎实的训练,则难免流于平庸,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就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另外唐伯虎和徐文长也是闻名天下的神童,却最终落得一生狷狂愤世,郁郁而终。

  张居正是个幸运儿,在他成长的关键时期遇到了良师指点,这个人就是湖广巡抚顾璘。顾璘是当时有名的才子,重才爱才,对于神童张居正,他却有较理性的看法,他认为十三岁的孩子就中举人,以后难免自满,反而把上进的志气消磨,这对张居正并不利,因此,他主张趁此给张居正一些挫折教育,使他更能奋发。因此,顾璘就对当时负责监试的御史说:“张居正是个大才,早些发达,原也没什么不可,不过,最好是让他迟几年,等到他才具老练了,将来的发展则更是没有限量。这是御史的事情,一切请斟酌吧。”而张居正的考卷很受湖广按俭事陈束的欣赏。他极力主张录取张居正,可御史因为顾璘的吩咐,竭力拒绝,张居正终于被落榜了。

  后来,张居正知道这件事情,不但没有记恨顾璘,甚至因此一辈子感激使他落榜的顾璘,对当初顾璘的远见和良苦用心始终念念不忘。走上明朝政治权力中心的张居正在回忆这件事时说:“仆自以童幼,岂敢妄意今日,然心感公之知,恩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

  张居正成为一代名相,固然有其天资聪颖的前提,但在他成长初期,受到许多前辈的关怀,也是让他成功到达人生顶峰的重要因素,也正是这些伯乐的帮助和扶持,才有了张居正后来的成就。

大明名臣之风雨张居正 明朝名臣张居正轶事:曾经感谢让他“落榜”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4951/271382860227.html

更多阅读

郦波-风雨张居正(CCTV百家讲坛全25集) 百家讲坛之风雨张居正

风雨张居正(一)最失败的教育 风雨张居正(二)天才落榜之谜 风雨张居正(三)少年恩怨 风雨张居正(四)直面奸相严嵩 风雨张居正(五)向左走向右走 风雨张居正(六)决胜三字真经 风雨张居正(七)是敌人还是朋友 风雨张居正(八)妙计初安天下 风雨张居正(九)宰相

张居正:明朝最贪吃好色的大臣

张居正(1525年一1582年),字叔大,少名白圭,号太岳,湖广江陵(今属湖北)人,又称张江陵,明代政治家、最伟大的改革家,也是中国历史上优秀的内阁首辅之一。大明王朝从朱元璋称帝建国开始,经过了两百多年的凤吹雨打,到了嘉靖年间的时候,已是百病丛生,危

寻访张居正后裔 张居正之死

以推行“一条鞭法”等改革措施而名垂青史的明朝宰辅张居正,历仕嘉靖、隆庆、万历三朝,位极人臣,权倾天下。然其身后却十分悲惨:他死后,朝中大臣群起而攻之,被扣上“专权乱政,罔上负恩,谋国不忠”等帽子,从一代明相一下子变成了十恶不赦的奸

张居正夺情之我见 张居正与李太后野史

万历五年九月十三日,张居正父亲张文明去世。按照明朝丁忧的制度,官员在遇到父母的丧事时,自闻丧日起,不计闰,守制二十七月,期满起复。张居正照例上疏请回原籍守制。万历不允,张居正又多次上疏,皇上依然还是不允。大臣们都是看皇上的眼色,于

声明:《大明名臣之风雨张居正 明朝名臣张居正轶事:曾经感谢让他“落榜”的人》为网友瞬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