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和汉武帝的关系 汉武帝与霍去病有什么关系 汉武帝与霍去病

  汉武帝与霍去病

  汉武帝刘彻,一位知人善任的盛世君王,西汉一代雄主。霍去病,十八岁带兵,战功卓绝,官拜骠骑将军。那他们有什么关系呢?

霍去病雕像

  刘彻如此贤明的君王,为什么会这么信任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让他带兵出征呢?而霍去病是凭借什么得到刘彻的提拔?霍去病出生于一个颇为传奇的家庭,卫皇后的亲戚,西汉名将卫青的外甥,为人勇猛果敢,十七岁任嫖姚校尉。据史料记载,霍去病最初任职是“侍中”。“侍中”是当时的内官,一般是由博学德行较高的人担任,是当时皇帝身边的助理,差不多是行宰相的职务,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官职,若是单靠勇武,或是亲戚关系,单凭刘彻如此英名的帝王是不可能的,刘彻给霍去病的殊荣也无人能比。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记载“是岁也,大将军姊子霍去病年十八,幸,为天子侍中。”这里的“幸”是个什么意思呢?文言文中的“幸”一般有这么几个意思,一是宠爱,爱恋。二则是到哪儿去。三幸运的。直观而言第二种显然是不可能的,而霍去病当时也并没有立下汗马功劳,作为民族英雄,人们一般都会先入为主的取第三个意思解,幸运。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也记载:“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汉武帝是十分器重霍去病的,死后还要葬在茂陵。若不是自身才华立下不世之功怎能受刘彻如此恩宠。当然古时候尚男风,不少历时名人都有断袖之癖,今人自然不考究了。

  汉武帝丞相

  汉武帝在位54年间共经历了十三个丞相,汉武帝丞相中除了一人被汉武帝托孤留任以外,其他十二位丞相中被免职的有七个人,五人因犯罪自杀或下狱治罪,下场都还是很凄惨的。

《汉武大帝》汉武帝剧照

  汉武帝丞相分别是: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卫绾先后在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任中郎将、太子太傅、御史大夫,在汉武帝时期官拜丞相,卫绾一生官居高位,只因为人稳重,克己守道而已,并没有太大的作为,汉武帝即位之后,身为丞相的卫绾未能尽丞相之责,加之窦太后对其不满,故卫绾被罢黜官职。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窦婴尚儒,因与汉武帝观念一致,被汉武帝重用,后来被窦太后所贬斥,因罪被杀。公孙贺是因巫蛊之祸,连带被杀。

  丞相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要职,辅佐天子日理万机。汉武帝刘彻本人权力欲望极强,加之自身有雄才大略,但是丞相权力过大,难免会让皇帝有所忌惮,于是汉武帝开一代先河,设立中朝、外朝,使得丞相的权利被分散了很多,直到丞相这个职位慢慢的形同虚设。汉武帝性格果敢,历史上位高权重的丞相身上大大小小都会有一些污点,但是在汉武帝的丞相只要被查出有罪,大都逃不过入狱死亡,汉武帝为了让法律行之有效,坚决奉行“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其中窦婴的处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西汉时期,作为汉武帝的丞相要时刻谨慎,因为不知道哪一天皇帝就会把你换掉。

  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

  汉武帝在文景之治后将西汉推向了一个鼎盛时期,汉武帝即位的时候,西汉的政治已经相对的稳定了,而且国家经济状况也很好,虽然父辈已经在开始清除分裂因素,比如诸侯王,边境的匈奴和亲等,但是封建统治中的皇权还待加强,汉武帝上任后大显身手,不仅解除了匈奴的威胁,而且统一了许多地方,汉武帝时期的版图是秦始皇时期的一倍。汉武帝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这些方面都做了改革。

汉武帝的画像

  在政治上汉武帝改革了官制,加强了皇权,开始用布衣为相,并直接由皇帝控制丞相,任用低级官员组成“中朝”,尚书令的权力变大,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则成了执行机构。汉武帝注重对地方官僚的控制,实行察举制,每州设以刺史监察官员。还有汉武帝还推行了推恩令,使诸侯王势力问题得到解决,完善了封建社会的法制建设,维护着社会秩序。在军事上,汉武帝直设禁卫军,直接由皇帝调遣,派了卫青、霍去病等与匈奴交战,又派张骞出使西域,联合西域打击匈奴。在经济上,汉武帝下令以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还有国家垄断了盐铁的生产与运营,汉武帝还治理黄河,在干旱地区推广区田法和代田法。文化上汉武帝改太初历,以正月为岁首,创立了太学,还有汉武帝尊崇儒家的时候也崇尚法治,这是他的基本治国思想。

  汉武帝时期的西汉是可以和西方罗马帝国媲美的帝国,所以后世经常将汉武帝也叫作汉武大帝。汉武帝对中国汉族作出的贡献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是他身上存在的缺陷我们也不能忽视。汉武帝作为一个帝王是伟大的,他的大一统措施为后世2000多年做出了贡献。

  汉武帝陵

  我国古代君王都会为自己修一个陵,这些陵大多都耗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汉武帝也不例外,汉武帝陵是茂陵。

汉武帝陵图片

  汉武帝16岁便登上大位,即位一年以后便开始修建自己的陵墓。他的陵墓在茂乡,位于现在的陕西省兴平市。据传是因为在一次打猎的时候,他在茂乡附近发现了一只麒麟状的动物和一颗长生果树,汉武帝认定这是一个好地方,于是将陵墓建于此地。因为有一个茂字,故称为茂陵。

  汉武帝陵——茂陵是汉代修建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的陵墓。它的修建在当时是一件极其重大的工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汉武帝动用了整个国家税收的三分之一来修茂陵,在修建过程中更是从全国各地招募了大量的工人,建筑师。整个茂陵的修建花了53年的时间。整个陵的主体恢弘大气,工艺巧妙,被誉为东方的金字塔。

  茂陵除了规模大以外,它的陪葬品也是最丰富的。有无数的珍宝,其中最出名的应该是金缕玉衣。在现如今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除了这些陪葬品外,汉武帝的茂陵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陪葬墓群。除了一般的陪葬墓,它还有几个有着象征意义的墓。一个是霍去病墓,其墓前的象是祁连山,象征了他打击匈奴的功绩。还有卫青和李夫人的墓等都根据其生平事迹修建,有象征意义。

霍去病和汉武帝的关系 汉武帝与霍去病有什么关系 汉武帝与霍去病

  汉武帝的茂陵,保留了大量的文物,珍宝。有着巨大的历史价值。

  汉武帝评价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出生于长安,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九个儿子,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关于他的功绩为后世所传颂,但君王大都有一些诟病,所以对汉武帝评价,在对他歌功颂德之时,也不能忽略他的一些错误。

《大汉贤后卫子夫》汉武帝剧照

  首先对汉武帝评价要先看他的功绩。汉武帝刘彻7岁被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他的文治武功、雄才大略使得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武帝在位之初,继续推行“文景之治”中的与民休养生息之政,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推恩令,重用董仲舒,为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创立“太学”,成为当时的最高学府。设立刺史,监察地方,这也是在他之前的朝代所没有的,用来统治地方的制度。经济上,将冶铁、酿酒、煮盐等民间生意归中央所有,使得财政大权于朝廷掌握。军事上,卫青、霍去病多次击退匈奴,使得边境平稳,匈奴不敢来犯,将当时汉朝的北部疆域从长城沿线推至漠北。外交上,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刘彻因为种种政绩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

  其次,对汉武帝评价还应看到他的失误。汉武帝后期,宫中盛行巫蛊之术,汉武帝被告知有人用巫蛊之术诅咒他,于是大怒,杀了宫女。妃嫔数百人,卫子夫和她的儿子刘据也是因为巫蛊之祸而死。晚年醉心于求仙问道,但都没有结果。他深深的感到后悔。在登泰山之时,下《罪己诏》,于天下人前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无疑是千古第一人。

  汉武帝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杰出的皇帝,建立了前无古人的丰功伟绩。他一手创造了汉朝的鼎盛繁荣,又同时一手制造了帝国的衰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5351/66011521343.html

更多阅读

霍去病后代辨析 霍光和霍去病的关系

读《史记》和《汉书》,鲜有不沉醉于霍去病的英雄战绩的。确实在中国历史上象这样大快人心的时代毕竟不是太多;也正因为如此,对于霍去病的英年早逝也就感到格外痛心!对于霍去病没有后代自然更感到痛心疾首!我曾经到百度的霍去病吧逛了逛,

国宝:马踏匈奴——霍去病墓前石刻之一

6月28日,从咸阳打车到茂陵,就是去看霍去病墓前的那几块大石头。 霍去病墓位于陕西兴平。两千多年来,这位抗击匈奴、屡建奇勋的英雄就静静地长眠在这里。当年,汉武帝为了表彰他的功绩,想给他在长安建造豪宅,他却拒绝了,“匈奴未灭,何以家

战神霍去病 战神霍去病怎么死的 政治的牺牲品?

关于战神霍去病(前140-前117)是怎么死的,史界和民间有多个版本:有人认为其在漠北之战中“感染瘟疫,不治而终”;有人认为是遭人(士卒、刺客或某个集团)下毒致死;也有人推测“汉武帝因看到霍去病力量的壮大,内心也有所隐忧和防范,便在奸人

霍去病和霍光 西汉名将霍去病

    霍去病(前145或前140—前117),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大将军卫青姊卫少儿之子,卫青的外甥。任骠骑将军,被封为冠军侯,与卫青并为大司马。    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

声明:《霍去病和汉武帝的关系 汉武帝与霍去病有什么关系 汉武帝与霍去病》为网友闷青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