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唐朝诗人杜牧简介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WWW.aIhUaU.coM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简要生平:

  西晋杜预,是他的十六世祖。祖父杜佑为唐朝宰相。

  他从十五六岁起,博读经史,关心时政,抱有挽救危亡、恢复唐王朝繁荣昌盛的理想。

  23岁时写成《阿房宫赋》,以秦朝的滥用民力、奢逸亡国为戒,给本朝统治者敲了警钟。

  唐文宗大和二年二十六岁时考中进士,任弘文馆校书郎。

  同年十月起历任江西观察使沈传师、宣歙观察使崔郸及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府。

  开成四年(839)回长安,历任左补阙、膳部及比部员外郎。

  武宗时,会昌二年(842)以后,出为黄州、池州、睦州刺史。

  宣宗时,大中三年(849),为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复出为湖州刺史。

  一年后又内调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官终中书舍人。

  杜甫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一,读书和漫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

  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开元19(时20岁)年始漫游吴越,5年之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再漫游齐赵。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梁、宋(今开封、商丘)。后来李杜又到齐州,分手后又遇于东鲁,再次分别,就没有机会再见面了。

  二、困居长安时期(三十五至四十四岁)

  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主要是看守兵甲仗器,库府锁匙)的小官。这期间他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唐朝诗人杜牧简介

  四、西南飘泊时期(四十八至五十八岁)

  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投,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病死在湘江上。这时期,其作品有《水槛遣心》、《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病橘》、《登楼》、《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登高》、《秋兴》、《三绝句》、《岁晏行》等大量名作。

  杜牧诗作艺术技巧:

  从艺术技巧来说,杜牧摆脱了汉魏六朝以来用五古进行长篇铺叙的传统,发扬杜甫用七律吟咏史事的新风,还写了很多艺术概括性很高的咏史七绝,为后世的咏史诗在体裁和艺术技巧上开辟了新的道路。

  自班固的《咏史》以来,咏史诗的名家名作很多,如陶渊明,左思等,那时七言体裁尚未成熟,咏史诗主要以五言古诗为主,如陶渊明的《咏荆轲》、左思的《咏史》系列。艺术手法也比较单一,主要是铺陈史实,杂以议论。杜甫开始用七律吟咏历史,如《蜀相》《咏怀古迹》等,刘禹锡的《金陵五题》开始用七绝咏史,杜牧之诗有“二十八字史论”之称,七言律绝咏史诗在质和量上都大大提升,臻于大成。七言律绝由于其体裁比较简短,对仗要求工整的特性,不便于完整周详地叙述历史事实,然后再滔滔不绝地发表长篇大论。如何在方寸之间传神写照,俯仰今古;如何把史的思想性和诗的艺术性有机结合起来,这给每个咏史诗作家提出了一个难题,这也正是杜牧咏史诗的艺术成就所在。

  第一,杜牧继承杜甫的遗风,把凭吊古迹和追怀史事熔铸一体,扩大了诗的时空浩瀚感。杜甫在《咏怀古迹》中已开这种笔法的先河,如“翠华想象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等。杜甫的笔法沉实质朴,杜牧的则更趋空灵自如,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是想象的历史虚景,几百年间,王朝更替,降旗变幻,繁华落尽,宛如梦境,只有眼前一片漫漫烟雨,茫茫长空,时空感特别强。

  第二,杜牧的咏史诗展现的是一幅幅历史与现实相辉映的画卷。《江南春绝句》中,杜牧先是写春到江南 ,莺啼婉转 ,燕语悠扬,红花绿叶,交相辉映,河水荡荡,山色佳丽,水村山郭,酒旗飘扬。这盎然生机的天然美景,令人心旷神怡,美不胜收。在这尺幅“千里”的画卷中 ,不仅有春莺 、春花、春草、春水、春山、春风等春天的景物 ,而且声、色、动、静兼备,听觉、视觉的景色并置 。“水村”、“山郭”、“酒旗”、“风”等四对名词联缀使用,表现出人与自然的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因人而生机勃勃。“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既是面上取点式的绘景 ,又是讽谕朝政的议论。在细雨蒙蒙 、烟霏云敛的江南 ,兀立着一座座雄伟壮丽的佛寺,庙中的古钟发出阵阵轰响,更给这江南春色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江南春绝句》短短四句,绘景明晰,聊聊几字就简练明确地展示了一幅壮阔无比的春光图。诗的末两句写景如画,景中寓情。

  第三,他擅长在宏大复杂的历史故事中截取一幅或者一小段画面进行描写。这有时候是出于史书记载的实景,如《题武关》中的“郑袖娇娆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诗人既谨守历史真实,又大胆创造艺术真实,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结合起来,细加点染,形成非常生动,富于戏剧性的场面,再加上诗人适度的评论和抒情,所有的历史意蕴都在这个画面中集中舒展呈现,藏须弥于芥子,笼古今于方寸,由此来表达深沉的感慨,或者深刻的讽刺。

  第四,杜牧的咏史诗有时很少直接发议论,而是有案无断,含而不露,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巧妙地让读者在历史画面中自行思索感受,从而造成了意在象外,含蓄沉厚的艺术效果。《江南春绝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虽一笔带过“南朝”和佛寺,却并无剑拔弩张的谴责之语,诗中只是在凭吊南朝覆灭时对“烟雨”中寺庙的来历稍加点拨,就使人能纵向想见这些佛寺建造的历史,讽喻警醒之意不言自明。

  打开杜牧的诗作,历史如一幅幅画卷在我们的眼前慢慢展开,风云变幻,人世沧桑。合上杜牧的诗集,我们又仿佛能看到了诗人身着青衫,正孤独地站在前朝的废墟上仰天长叹,黯然揾泪。秋风猎猎,吹动他的衣襟,吹散他的鬓发,而远处的长安城上,正笼罩着一团团厚实沉重的乌云,随时都会带来一场摧毁一切的风雨,确实,杜牧死后不久,唐朝也彻底灭亡了。杜牧的咏史诗,既是对历史的凭吊,又是对现实的批判,更是对自身的伤怀,伤感凄楚、苍凉低昂,近乎一曲时代的挽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5551/820714753697.html

更多阅读

王唯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王维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王维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答:唐代  王维生平简介:  早熟,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

林升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李清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李清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答:宋代  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

李白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甫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答:唐代  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

林升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辛弃疾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辛弃疾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答:南宋  辛弃疾简介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

声明:《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杜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唐朝诗人杜牧简介》为网友壮哉我硕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