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舰外交 紫石英号事件:中国的炮舰外交!

1949年,解放军百军大军屯兵长江北线,渡江解放战争爆发在即,各国驻中国军舰纷纷撤出长江,而只有英国军舰紫石英号未经许可且不听警告许可闯入解放军防区,经炮鸣警警无效后,与英国军舰的第一场炮战就在此发生。

紫石英号的航线,正横在解放军东路军即将渡江的江面。此时,东路军的35万大军正整装待发,不允许即将强渡的江面出现帝国主义列强的军舰,因为当解放军万帆竞渡之时,如果这些军舰同国民党军舰一起开炮,将会使渡江部队遭到重大损失。因此,当4月20日晨紫石英舰驶过江阴,进入东路军即将横渡的江面时,江北岸的三野特种兵纵队炮1团1营,在8时30分鸣炮警告,要其退出战区。紫石英号闻炮后,虽然在舰尾展开英国国旗表明身份,但仍毫无顾忌地继续前行,并且将炮口转向解放军阵地瞄准,摆出随时还击的架势。

紫石英号事件

这无疑是挑衅的举动,说明紫石英号舰长视中国人民为可欺,以为大英帝国的军舰可以无视主人的警告,在中国长江上任意航行。据说,紫石英号舰长斯金勒少校此前曾对外放话说:解放军最后通牒是4月20日撤离,我偏要在这一天上行,看中共能把我怎么样!英舰如此举动,无疑是自找挨打。但解放军官兵见是外国军舰,由于未接上级命令,没有马上采取强硬措施。

当时,东路军由叶飞第10兵团和陈士榘第8兵团组成,两大兵团横亘在西起金河口东到江阴的长江战线,东面是第10兵团,西面是第8兵团。紫石英号从江阴出发,首先进入的是第10兵团防区,但此时天尚朦胧,因此该舰未引起注意,直到进入第8兵团的渡江地段才被发现。三野特种兵纵队配备第8兵团的是炮1团(美榴炮团)第1营和炮3团。紫石英号对特纵炮1团1营的鸣炮警告置若罔闻,扬长西进,在9时30分到达镇江的三江营附近江面,即特纵炮3团江面水域。

这里正是东路军选择渡江的主要地段。三江营在扬州东南20公里,此处港汊众多,大运河在扬州和镇江间穿越长江,因此这一带的地形便于步兵扬帆起航,而对岸平缓的沙洲,又是理想的敌前登陆场。陈士榘理所当然将这里作为渡江的主战场。特纵炮3团团部率两连兵力进驻这里,准备以火力支援步兵渡江。这两个连是该团1连(拥有日式105毫米榴弹炮3门)、7连(拥有日式75毫米野炮3门)。与英国军舰的第一场炮战就在此发生。

这场炮战的前一天,炮3团团长李安邦和政委康矛召曾召集团里的干部们研讨明日可能发生的敌情和应采取的对策。当时有的连长提出,驶进长江的外国军舰凡不听下游我军的警告继续上闯,则我们可以不再警告,径直射击。会议着重研究了如何打击军舰,决定在对敌舰射击时,以位于各连中央的火炮为基准,施行齐射,并运用交叉火力,争取首射命中。鉴于榴弹炮对装甲目标射击效果不佳,决定榴弹炮弹用全装药,以加强射速和穿甲力。

紫石英号事件

现在,紫石英号竟然不顾下游解放军的警告,继续上驶。炮3团7连官兵忍无可忍,连长下令向英舰开火。另有一种说法:紫石英舰非但不理会下游解放军的警告,且开炮向北岸的解放军步兵射击,引起了炮3团官兵的愤怒,才触发了炮战。因此首先炮打英国军舰的,并非是叶飞的第10兵团,而是陈士榘的第8兵团。

炮舰外交 紫石英号事件:中国的炮舰外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5751/176150534179.html

更多阅读

中国136号战舰 中国移动136号段

刷过新字体舷号的中国136号战舰    新中华神盾舰到军港                资料图:现代级956E137“福州”号导弹驱逐舰。资料图:现代级956EM138“泰州”号导弹驱逐舰。资料图:现代级956EM1

转 中国古代皇帝谥号一览 中国古代皇帝一览表

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1.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也有个别朝代

2016中国十大新闻事件 中国十大品牌事件(2010年3月)

 “中国品牌大事记”是品牌中国发展研究中心的常规研究项目,又称“中国品牌月度观察”,旨在帮助人们了解中国品牌发展动态,借鉴中国品牌发展经验,分享中国品牌发展心得,分析中国品牌发展趋势,帮助中国品牌更好更快地发展。1、西南旱灾

声明:《炮舰外交 紫石英号事件:中国的炮舰外交!》为网友倚楼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