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经营产品也善于经营文化的白沙集团,继其品牌综合实力获得全国同行业第一后,于2002年9月推出了白沙和牌香烟,希望象万宝路承载美国开拓精神、555承载欧洲绅士精神、七星承载日本唯美精神一样,让白沙和牌承载中国融合精神。
中国融合精神是什么?在白沙世界和为贵的平面媒体广告中提出和合是活生生的民族精神,是沉甸甸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首要价值,其理论来源是张立文先生所创立并倡导的《和合学》。张立文先生创立和合学,是对于中华文化现代转生的一种可贵尝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知识体系或意识形态,而是试图用一个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民族所具有的智慧,建立一种全球新伦理,以共同回应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危机。白沙和牌可以充分利用张立文先生的理论成果,同wWW.aIhUaU.cOm时张立文先生也可以利用白沙品牌这一超级平台进行布道——布新伦理之道。
企业并不是公益性文化机构,始终以赢利为目的,白沙是要借中华传统文化首要价值——和合文化之势,迅速拉近白沙品牌与上述国际烟草巨无霸品牌的差距。目前尚没有第二个国内香烟品牌有此宏愿并付诸实施。但是从白沙和牌三年来走过的这条方向明确但并不平坦的道路来看,白沙人在操作和的概念的时候并不象执掌飞翔概念那样的自信。从天地人和,舍和其谁到天赋醇和,品牌口号几乎是一年一换。正如湖南民间学者,品牌哲学创立者宋励先生所说:白沙人明知某深山中有宝藏可挖,却还处于寻找藏宝图的阶段。
白沙人将和牌定位为第一支承载和弘扬中国主流文化精髓,引领中国香烟技术发展方向,适合商务社交用途的中国烟。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明确和有效的定位,很明显其目标消费群体是商人。但这一定位从一开始就不是被严格执行着,导致和牌消费群体的泛化。我上篇中已经建议将和牌的诉求聚焦到大俗大雅的和气生财上。
生不逢时的高档品牌
和牌诞生之时,依托的无非是此前白沙品牌的良好发展态势,以及企业自身多年积累的良好资源。前者自然是长沙卷烟厂一个不容质疑的优势。首先,白沙集团在全国中档卷烟市场的稳固基础使其的快速增长有坚实保障;其次,长沙卷烟厂在全国范围内兼并重组的数家烟厂为白沙的扩张提供了良好的计划指标和市场资源。白沙集团和石家庄卷烟厂的深层次合作更成为行业内的典范,白沙集团对华北等地的开发促使其销量不断突破。
种种天时地利,加上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大力支持、长沙卷烟厂独到的广告宣传和终端操作,白沙销量的增长步步稳健,节节攀升。但是同样的战略战术照搬到高档卷烟的开发与投放中,是不是就一定能取得同样的良好效果呢?为了更多地借助品牌的先天优势,和牌不得不倚靠白沙。这种倚靠带来的后果,就是在各类宣传报道中,和牌白沙、白沙和牌、白沙和等等各种各样的名字层出不穷。原本单音节的品牌名称就不利于传播,称呼上的混乱更加使消费者无法建立起一个清晰简洁的品牌概念。更重要的是,当和牌问世的时候,中国高档卷烟的市场格局基本已定,消费者也形成了对于高档卷烟的基本认知和定位。一个新的高档产品的进入和站稳脚跟,需要的不仅仅是实力,还有时间,有的时候还需要运气。
卷烟的高税利特性决定了高档卷烟的附加值远高于产品价值本身,因此,在产品品质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其他因素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而多数成功者的经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复制的,不用说国字第一号品牌中华,只要看湘烟的另一代表品牌芙蓉王就可知一二。
“和牌”=醇+香+甜
以“自然生香,天赋醇和”为核心,和牌的醇和口感,代表了未来卷烟市场主流消费取向。也正因为这一点,和牌对主流市场的争取也就表现为对“醇和”资源的抢占。建立和牌在“醇和”上的话语领地,引爆产品流行,从而垄断了这一种香烟产品属性的未来空间。
为了达到这样一种战略目的,和牌目前在加工工艺上,改变了设备决定工艺的传统流程,设备的配置以满足醇和工艺要求为前提;与此同时,和牌选用上等的鹤源烟叶,进行独特叶组配方、添加和谐的上等天然香精香料、分等级加工。
通过这些努力,和牌烟气在舌尖呈现微微甜感、散发沁入心脾的烟草本香,一般卷烟烟气PH值均在6.0以下,和牌卷烟烟气PH值达到6.3,与人体唾液PH值(6.5-7)最为接近,从而达到了口感更醇和、刺激性更小,更顺喉、少痰的要求,具有南北口味的兼容性。
“和”文化的东西兼容性加上“和”牌香烟口味的南北兼容性,无疑为“和”牌的全国化、全球化树立了标准。

白沙经营和牌近两年来,充分展现了白沙集团长期以来对于国内卷烟市场开拓的理解。从整体上看,和牌经营过程中的策略执行理念可表述为:简单+持续=品牌之道。依托核心策略,尽情发散。
在白沙和牌的各类宣传物料中,重点突出产品信息,从原料选取、制作工艺到吸食体验进行全方位阐述,以详实的产品知识强化沟通的可信度。白沙和牌产品知识手册着重对烟叶和过滤嘴进行了系统的知识剖析,将产品的核心利益点细化放大,让消费者对白沙和牌的“新一代中式卷烟”有了更全面,更立体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