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 《绝妙好词》 秦观

《绝妙好词》 秦观

朝朝暮暮无尽时



他是人们心目中公认的多情男子,秦观。
少年的他才华横溢,文丽而思深,被世人称颂。传说中,他与苏家小妹结为连理,洞房时候的难题,让人展颜时又暗生羡慕,好一对神仙眷侣。
只不过他和苏小妹的故事都是人们的杜撰,这个落魄的才子,让人们寄托了太多美好的愿望。
江南是一个让人无端迷失和伤感的地方,仿佛曾经与这里有过擦肩而过。江南是一个梦,是一个文人们不约而同的精神家园,是他们彼此心照不宣而又非常珍视的文化氛围。试想,如果将白娘子的故事移到大漠孤烟的塞外,没有那西子湖畔的断桥烟雨,该会少了怎样的韵味呢?
他说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是不是他对江南的烟絮满天、似梦似幻,也有着莫名的触动和骨子里隐隐的忧伤,就好似前生的记忆一般?他浸淫在江南的春来秋去里,一转眼,已是翩翩多情的少年。
她是他青梅竹马的恋人,一个名娄琬字东玉的姑娘。他像其他人那样去京城考取功名,希望能够衣锦还乡,光宗耀祖,然后名正言顺地娶了她,柔情似水地厮守在朝朝暮暮。
人生有太多的变数,他虽有一身的才华,却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落第后他一直闭门读书,不事冶游,只是苦了那个她,在望眼欲穿里搁下琴心,妄自盈盈,冷落了一庭的风月。
她想要的幸福并不奢侈,与他临窗画眉,红袖添香,让他在她的注视中写文字。她一定是安静的,不语地看着他,他的背影有些单薄,专注的男子是最美的,她会看得发痴,一会儿叹息,一会儿微笑。有时候他会突然注意到她的存在,抬起头来给她一个微笑,被他捕捉到眼光的她,会没有来由地脸红。文章写完后,她会兴奋的做第一个读者,用低低的声音,委婉地吟出声音来。
一切还需等待,不要让想要的幸福散落在天涯。
他偶然从书间一抬头,也终是躲不过相思的侵扰,一别后,思念的种子就种进了心里,固执地生根发芽,风起时,摇落一树的牵挂。
他乡孤寂,斜日半山,暝烟两岸,偶然数声横笛,一叶扁舟。山水又怎知道人心中的没落?但是秋字已经写上了心头,入眼的景色也是一片萧索。那样的碧野,那样的朱桥,却不见了人儿一个,此时的她在做什么,在读书吗?也许该寄一封尺素。写完后,细细翻检,才发现一书均由愁堆成。隐约听见城头的画角,扰人无数的清梦,原来碎梦也和相思有关。窗外的新月写着一轮天愁,瘦成了小小帘钩,清清冷冷,就像染了霜色。
转眼不觉已是七夕,天上的牛郎织女也有鹊桥相会,可是自己依旧是人单影只。写些什么寄给她,一味的离愁却会使她更难过。她呢?好不好,是不是这些日子也清减了很多,为了那伤人的相思?还是想一些高兴的,别离之后的重逢该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如果相守是快乐,那么久别后的重逢就应该是狂喜。那样的心情,让人期盼,让人消魂。
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千年前的他用这样的方式来给自己支撑,来给自己坚持下去的希望,也给了她莫大的安慰,不经意间,却让世人找到了爱下去的理由。爱情是一件很苦的事,因为有别离,所以要有忍耐和自救。
但这只是一个愿望吧,谁又能真正地不在乎朝朝暮暮?别离太远,思念太多,总不及身边的幸福真实而有温度。
不是所有的坚持都可以等到想要的结果,命运总是捉弄着善良的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加之封建社会父母之命,他最后与潭州主簿徐成甫之女徐文美成亲,而一对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有情人却天各一方、沦落天涯,直到终身遗憾。
大多数的爱情都需要一个结果,朝朝暮暮,等闲平淡,却是最想要的境界。只是很多事我们自己做不了主,秦观没有等到,我们也不过如此 只是我们依然愿意用这样的愿望来坚定自己,好像我们真的可以等到似的。







可怜宦海浮生劫


秦淮河的风月流水和迷离灯火里,这个叫秦观的男子居家耕读,游历吴楚,却非是一个只会婉转低吟的孱弱书生。年少时的他豪隽慷慨,溢于文辞,喜读兵书,有着领兵驰骋沙场的梦想,他的偶像是大唐的郭子仪,二十四岁时,还写了一篇《郭子仪单骑见虏赋》,歌咏其英勇豪迈。
少年的梦想美好得叫人不敢细想,却无法逃脱命运的左右。运舛多诗句,文章憎命达,最后一生的颠沛流离、贬黜放逐,都只不过是为了完成那个词名千古的传奇。
尘世混杂不公,淹没了他这样的才子,他两次科举落榜,不免有些心灰意冷。听说苏轼到了徐州,他专程前往拜访。
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苏轼的用意本是很好的, 你还得去考进士当官,要不怎么养家? 意思是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仕途只是一条谋生的道路,而并非为了耸动天下,赢得虚名。这个老头子在宦海里沉沉浮浮那么多年,自是对仕途的事看得十分透彻,只要问心无愧,俯仰天地,做官并非是什么同流合污的坏事。苏轼自己虽然身陷乌台诗案,不也没有玷污那颗灵透的文心吗?
想想也是,在那个时代,留给男人衣食无忧的路子并没有多少,不像今天可以当明星、企业家、运动员等,只有仕途还算是触手可及且行之有效。只是苏老头子没有想到的是,他将秦观推荐到了仕途上,就等于给他的命运打上了一个悲怆多难的标签。
也不能怪苏老头子害了他,实在是他的才华太叫人眼馋了。不仅是苏老头子说他简直可以和屈原、宋玉相提并论,将他推荐给了王安石,就连王安石也对他刮目相看,认为他有谢安之才,生生怂恿他走进了官场的漩涡。
以他的才华,却到三十六岁时才进士及第,这是对自诩文采风流的宋朝是一个不小的讽刺。却不曾想,刚刚春风得意的他,又沉疴缠身,只好在蔡州养病。苏老头子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某些内容,保守派占了优势,于是苏老头子任了京官,他便去京城做了苏老头子的弟子,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一同被人们称作 苏门四学士 ,专门校正秘书省书籍,兼国史院编修官,预修《神宗实录》,彻底与塞外横兵的梦想失散了。
世事如棋局局新,换了新皇帝后,支持变法的新党又西风压倒东风,得到皇帝的信任,苏老头子被打为旧党,接连被贬,苏门四学士的命运自然也受到波及。他是与苏轼走得最近,关系是最密切的,苏轼对他的欣赏也要超过别的三位弟子吧,不然怎么民间传说苏轼把自己的妹妹苏小妹都嫁给了他呢?如果苏轼真的有妹妹,相信首选的妹婿肯定也是他这个才子。也因此,他被殃及池鱼,先是被先是贬为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后又贬到湖南郴州,一路来回的奔波劳累,流离失所,还有数不清的苦闷,灰色而阴郁,看不到柳暗花明的希望。
男人的失意,是不是比美人迟暮的悲哀还要难遣和深刻?
满庭芳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倖名存。
于是他青楼醉酒,楚馆揽娇,栏杆一曲一思量,在帘痕冷月、歌舞频催的客里他乡看尽繁华,憔悴成秋;于是他津渡别舟,长门下马,忽忙远道闻画角,在斜阳流水、烟霭纷纷的黄昏潦草举樽,惆怅染鬓;于是他远山梦断,风雨消魂,当年已觉不相干,在一只秃管、半生心事的驿馆心如死灰,绝意仕途;于是他禅寺寄踪,梵音求解,因过竹院逢僧话,在幽窗小几、古佛青灯前抄写经书,方外慰情。
他的对手却不肯放过他,他混迹于风月场所遣怀消愁,他在寺院里为僧人们抄写佛经,都成了他们攻击他的罪状,说他 素号薄徒,恶行非一 ,终于使他受到 削秩徙郴州 的严惩。
削秩 ,是删除所有的官职封号,这简直是对一个文人最严重的惩罚甚至是侮辱。谪放天涯,孤馆斜阳,郴州的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在一个凄婉迷离的暮春,印证着他的愁苦和绝望。
尘世如此艰涩而冷酷,容不下他这个才子的情怀和梦想,他在自己的人生时光里所经历的,无非是一些贬来贬去的疲惫和失落。命运对于他来说太过吝啬吧,他是那样地婉约雅致,等不及让他学会苏轼和黄庭坚那样的豁达和从容,就过早地露出狰狞的面孔。惟一成全他的,是那颗忧伤的文心和黯然消魂的辞章,让他成为后世一个永远无法被遗忘的传说。
五十二岁那年,宋徽宗赵佶即位,他终于等到了放还横州的转机,却在路过滕州时,去光华亭游玩,劳累之余向人讨水解渴,看着自己倒影里的两鬓白发,含泪一笑,永远闭上了双眼。
浮生如梦,短暂而凉薄,终于可以撒手。
苏老头子在他去世后,将他的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两句词书于扇面上,悲痛流泪不止,不知道是不是也在悔悟,把他带到仕途上,真的是一种精致的残忍。
有才翻悔早成名,来世我愿做一个平常的书生,青衫磊落,细雨骑驴,在寻常的日子里轻轻地走入一所虚掩的院门,将一城的烟雨飞云关在门外。






此生无望待来生



男人落入官场,就像女人落入风尘一样,无可告解的茫然和身不由己的自怜,像雨丝风片一样,在人生的旅途上侵扰不歇。
他错失了青梅竹马的爱情,没有等到朝朝暮暮的结果,最终只能和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结了婚。在他的词里,读不到一点他对妻子的思念和爱恋,甚至连应有的隐忍和无奈都没有,也许他从没有让妻子走进过他的心里。
相爱的人在远方的某个角落里,鲜活而生动,却找不到可以去的路,找不到可以去的理由。
没有爱情的世界,他又用什么来抵御官场的残酷和挤压?在那些贬黜的日子里,在荒凉的一津明月,十里长亭,雨中零落,他的寂寞一定像春草一样疯长,一茬又一茬地反复滋生。
幸好还有她,幸福虽然短得让人心痛,却还是留下了曾经温暖的痕迹。
在京城作为 苏门四学士 的日子是他人生中最顺畅最得意的时光,他的清贫有些缓解,于是收留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孩,名叫边朝华。当初那个目光怯怯、无限柔弱的小女孩子走进他的庭院时,她不会想到,自己的一生,包括爱情,都将与这个秦淮才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她聪颖标致,除侍奉好他母子外,还帮助抄写整理诗文。在他的诗词里,她读懂了他内心的婉约和细腻,这个男子呵,是玉一般的温润玲珑,却孩子般的脆弱。她在他的书房里细细研磨,似乎将自己的柔情也融在了墨里;她在春红零落的黄昏弄花香满衣,碧纱橱上会有撩人的芬芳;她在月满西楼时翠帘低卷,心事暗结。
她终于不可避免地长大,不可避免地爱上了他。她幻想着与他琴瑟相谐,执手偕老,在蝴蝶一梦的浮生里,在万丈红尘的人世间与他长相厮守,任岁月变迁,青丝成雪,终可四目相对,两情相悦;与他金樽赏绿蚁,当窗理瑶琴,朝朝暮暮,忘了年华。
一低头,她忽然黯然无语。她只是他收留的一个孩子,一个丫鬟一般的平凡女子,一个与他的生命如此相近却又遥不可及的身份。而他是闻名京师的才子,是自己的恩人和主人,她也只能将爱情藏在心底,只求能永远地服侍他,让自己留在他的身边,哪怕一辈子他不知道自己的心事。
十九岁,女人一生中最美好的年纪。
他要将她嫁给别人,他以为这就会使她幸福,给她找一个可以依靠终生的男人,然后她像别的女子一般生子持家,安稳快乐。她绝望的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竟要如此残忍,连让她留在他的身边都不能。她一反常态地拒绝,终于告诉他,她非他不嫁,宁愿孤独到老。
她用情太深,因而可以如此决绝。
他终于被她感动,新婚时,他写了首诗给她看:天风吹月入栏杆,乌鹊无声子夜阑。织女明星来枕上,了知身不在人间。
了知身不在人间。这样的幸福,怕是神仙也要羡慕吧。
他身在官场,风雨来袭,开始了一连串的流放生涯,他知道此后将是苦难的颠沛流离生活,就劝她改嫁。她用自己的一生来做赌注选择和他在一起,又怎么能如此轻易地放弃?
誓死不从。
他只好将她暂时托付给岳父照顾,孤身上路,登舟泣别时,他做诗相赠:月雾茫茫晓柝悲,玉人挥手断肠时。不须重向灯前泣,百岁终当一别离。
从此不仅要有天涯孤旅、冷檐低月的凄清,还要承受相思别梦的寂寞。
千秋岁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鵷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他在青楼里排遣最无助的时光,却不曾为一个女子动心。长沙有名歌女决意要相随在他的身边,哪怕他已是两鬓斑白,客里潦倒。他写诗谢了歌女的美意,却是婉拒。
当落魄多年,他终于知道自己已经无法再给她幸福,于是借口要了却尘缘修仙证道,再次将回到他身边不久的她赶回了京城,其实他是舍不得她去荒蛮之地受苦受累。
就这样别离。
对不起,我不能让你这样陪我走完最后的路,你应该有自己以后的世界,忘记我,幸福且坚定不移地生活,就如同我们从来没有在京城里遇到过。
但是他不知道,对于她来说,却是一遍遍地回望共同牵手走过的日子,最后在爱情的余波中走向墓地。爱情已经成为她无法剥离的回忆,不能遗忘,只能选择让心支离破碎。
五十二岁,他离开了人世,她不在他的身边。
那个歌女知道了他的死讯,投江自杀,用决绝的姿势告诉尘世,不能在今生爱他,只好选择来世。
秦观 《绝妙好词》 秦观
她就此削发为尼,在玉皇山慈云庵了此残生。她知道自己忘不了他,了断不了尘缘,也就修炼不成一颗通彻的佛心,但她至少可以安静地回味。
遗忘是一件幸福的事,却太奢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5951/360521010392.html

更多阅读

吴藻《花帘词》 吴藻诗词

《花帘词》自序余自道光己丑岁订所作《花帘词》,陈颐道先生暨赵秋舲、魏滋伯两君序而稿之,聊以自怡,非敢问世。丁酉移家南湖古城,野水地,多梅花,取梵夹语颜其室,曰“香南雪北庐”。樊榭老人昔尝卜宅于此,文采风流今尚存,不独王孙桂隐遗迹未湮

声明:《秦观 《绝妙好词》 秦观》为网友凉城古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