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个文言实词整理7
81.鼓
①一种乐器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国殇》)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秦晋崤之战》)
②弹奏、敲击(乐器)
虎鼓瑟兮鸾回车(《梦游天姥吟留别》)
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振动
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石钟山记》)
④鼓声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⑤古代报时单位,“更”的代称
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登泰山记》)
82.固
①天然或人工的屏障,如险要的地势和深峻的城池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
自以为关中之固(《过秦论》)

②坚持,坚决
少年固强之(《促织》)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顽固,固执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训俭示康》)
④巩固,使稳固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⑤本来,原来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固也(《病梅馆记》)
⑥表示让步,固然,诚然,确实
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固一世之雄也(《前赤壁赋》)
⑦仍然
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⑧坚固,牢固
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
⑨固守的据点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过秦论》)
83.寡
①少
夫俭则寡欲 (《训俭示康》)
②死了丈夫
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附寡君:古代臣子向他国人谦称本国国君,国君向外人的谦称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秦晋崤之战》)
84.国
①国家,国家的
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秦晋崤之战》)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②诸侯国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过秦论》)
③地区,地域
红豆生南国(《相思》)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诗经·魏风·硕鼠》)
④国都,京城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岳阳楼记》)
85.过
①经过,通过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工之侨献琴》)
②超过,胜过
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训俭示康》)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秋水》)
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诸子喻山水》)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③过分,过于
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过命拔擢,宠命优渥(《陈情表》)
④错误,过失
不替孟明,孤之过也(《秦晋崤之战》)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⑤责备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⑥访问,看望
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86.何
①副词,怎么,为什么
而此独以钟名,何也(《石钟山记》)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阿房宫赋》)
小子无所谓,何敢助妇语(《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②疑问代词,什么;哪里,什么地方
吾又何能为哉(《种树郭橐驼传》)
何为其然也(《前赤壁赋》)
郭橐驼始何名(《种树郭橐驼传》)
③(hè)背,扛
何蓑何笠(《诗经·小雅·无羊》)
④(hē)通“呵”,呵斥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⑤副词,多么
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附奈何:怎么办
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卿为清望官,奈何饮于酒肆(《训俭示康》)
附若何:怎么样
以间敝邑,若何(《秦晋崤之战》)
附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并序)》)
87.恨
①遗憾,不满意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秋声赋》)
此三者,吾遗恨也(《伶官传序》)
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并序)》)
②怨恨
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孔雀东南飞》)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砌成此恨无重数(《踏莎行·郴州旅舍》)
88.厚
①厚道,淳朴
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十(《过秦论》)
天将以酬长厚者(《促织》)
②看重,重视
伏清白以死直兮,故前圣之所厚(《离骚》)
③深,重,多
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训俭示康》)
抚军亦厚赍成(《促织》)
④优待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与“薄”相对,指平扁物上下两面的距离
盘石方且厚(《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89.胡
①代词,什么
此秋声也,胡为而来哉?(《秋声赋》)
②副词,为什么,怎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③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过秦论》)
④兽颔下下垂的肉
⑤年老,长寿
附胡考:长寿者
附胡卢:喉间的笑声
视成所蓄,掩口胡卢而笑(《促织》)
90.患
①忧虑,担心
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训俭视康》)
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祸害,灾祸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
纵敌,患生;违天,不详(《秦晋崤之战》)
③疾病,毛病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附患难:困难和危难的处境
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指南录>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