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简介

曹丕基本信息数据来源 : 历史百科-曹丕
中文名曹丕别名曹子桓国籍/朝代三国 国号曹魏职业皇帝,文学家,诗人庙号高祖,世祖民族汉族出生地谯县(今安徽亳州)谥号文皇帝出生日期187年冬(丁卯年)逝世日期226年(丙午年)6月29日陵寝首阳陵在位时间220年12月10日—226年6月29日主要成就代汉称帝,建立曹魏,大破羌胡,平定河西,复通西域,繁荣建安文学,开文学批评之风代表作品《典论》《燕歌行》家庭成员曹操,甄姬,郭女王,曹叡曹丕生于公元一百八十七年冬,卒于二百二四六年六月,享年四十岁。他终结了汉王朝,一举开创了魏国,与蜀国、吴国形成三国鼎立之势。虽然在位时间很短,只有区区六年,但是曹丕取得的功勋却不容小觑,特别是废除宦官干政和创设九品中正制上,为后世的集权统一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曹丕剧照
曹丕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他的文学功底非常深厚,在八岁的时候就能做出整篇的文章。他所著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本文学批评理论专著,至今仍广为流传。作为诗人,他擅用乐府题材,讲究音律美,诗歌内容细腻,代表作为《燕歌行》。文学造诣的深厚与曹氏家族的教育有着深厚的联系,曹丕与曹操、曹植合称“三曹”,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奇怪的是曹丕在后世的流传度上并不广泛,美名欠佳。大抵是是因为曹丕与曹植的皇位之争和曹丕的风流好色。曹操原本属意的太子人选为曹植,但是曹丕在心性上比曹植成熟,依靠前朝大臣和后宫力量取曹植而代之,登基后不顾兄弟亲情欲除之而后快,落下了一个心胸狭窄妒忌贤能的名声。而说曹丕风流,野史记载,曹操归天后,曹丕不顾道德伦理将父亲的整个后宫揽入怀中。
曹丕在历史上是一个有着诸多争议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政治、经济、文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曹丕的诗
曹丕的诗歌保留至今的大概有四十首。题材多样,主要描写爱情,思乡怀念,离别等,取自普通人物,平常生活场景以及战乱离别的较多。诗歌字词清丽细腻,和民歌词风接近,加之用词巧妙,自然融合,风韵流长,是描写女性爱情和思念的高手。
曹丕剧照
他是中国七言诗开山鼻祖。最出名的是《燕歌行》,据传曹操打乌桓之战时,曹丕根据在战场所在地古燕国所见所闻有感而发写下的诗歌。燕歌行为乐府体,以句句用韵的七言诗形式写作,开创了七言诗先例。《燕歌行》从和丈夫分居的妻子的视角,描写出当时战乱离别的现状,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战争动乱徭役繁重的困苦生活的不满。全诗用词没有古辞,不加刻意修饰,音韵工整,情感浓厚,一直被历代文人所赞誉。
古人常常把他和弟弟曹植相比,认为他的诗歌比较清丽婉约,而曹植的用词文采卓绝,多有气势河山之气,相比之下立显高低,加之曹植七步之诗的故事,多同情曹植,而忽略了曹丕的诗歌才华。曹丕是一位追求客观的诗人,并没有像其它诗人一样凭空堆砌各种情感,而是实事求是,用平常之物加以描述,情境自然生成。曹丕诗歌宛如平常语却清婉缠绵,偏向女性阴柔之风,而曹植则气势宏浑,文质高超。这里说明曹丕的诗词并非是那种具有天才的高傲,而是平常心倾诉更加贴近读者,更容易细腻的触发人心。
曹丕诗词多以生命本体客观之物为载体,如写树写秋天,写离别写战争。细数平常之物凡人之思,来倾诉自己心里的情思,通俗点魏文帝曹丕更像是我们现在说的文青。
作为一个统治者,眼界里却容着这些平常百姓所思所苦,可见他对下层的体察和同情。从这一方面,显示出曹丕诗歌的伟大。
曹丕燕歌行
《燕歌行》是和乐曲相关的题材,具有地方特色,里面字词没有上古的辞令,所以可能是当时全新的一个曲调。古燕国,地处北部少数民族边境,自古战乱频繁,常年都有重兵驻守,摇役繁重。
曹丕像
曹操在此进行了乌伐之战。早在秦朝流传的民歌和汉代赋词里都有体现这个地区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的情况。燕歌行的思想上是这个传统的继承。
曹丕是三曹之一,虽然是统治者,但是他的文字里没有父亲的慷慨激扬雄心气概,也没有弟弟上进报效国家的思想。他的文章善于捕捉女性的凄苦哀怨之情,被后人说为曹丕具有公子哥气质。但是作为阶级贵族,亲历战乱时期老百姓的现实生活,能体察平民的女性幽怨哀苦,仍然显示出了他对下层人民疾苦的关心与同情。
魏文帝描写的是时节变换,丈夫服役未归,空守闺房,怨哭倾诉。这种题材古时均有,思想也不是复杂,但是字句言词透露出对时代的控诉和抗议。在艺术上他细腻的描写了女人的心里情境,把景,情,事,人,以及女主心里活动,巧妙的融合,直接袭用前人文辞却又变为具有他个人风格的独特艺术。语涉双关,意味流转回长的言词手法也是很出彩。这是《燕歌行》的特点之一。
曹魏之前的文学里,《诗经》四言体,偶尔有七言句子出现。《楚辞》里偶有七言却没有诗歌韵味。汉代有部分七言句,促进了七言诗的进一步发展。然而这些却仍然不能使七言诗完整出现。两汉时期逐渐出现了七言诗歌。但是数量屈指可数,而且有的辞藻堆砌,完全没有可读性,有的仍然拖泥带水,没有突破传统。
真正脱离楚歌辞藻束缚,独立发展出的七言诗体就是这《燕歌行》。自曹丕开创新例以后,后世朝代开始模仿,直到唐代文学蓬勃发展的时候,七言诗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盛行。
曹丕怎么死的
“三曹”之一的曹丕论文采不见得比得过曹植,但是论心计和野心却远远在其弟弟之上。曹丕能文能武,在一代枭雄曹操的基础上,他亲手给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画上了一个句号,成为了魏国第一任皇帝,是不可多得的帝王之才,那么他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曹丕剧照
关于曹丕的死可谓是众说纷纭,大致可以归为以下四种:
1.病死
曹丕在黄初六年讨伐吴国期间患上了风寒,恰巧又处于秋天和冬天更替的时间,长江在冬季时易有雾,之前所患的旧疾有可能也并未痊愈,旧伤加上新患的风寒对曹丕对身体来说正所谓是雪上加霜,在回洛阳没多久后便离开了人世。
2.性格缺陷严重
父母的性格和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帝王之家也不例外。曹操生性多疑,传言曹丕在性格多疑方面比起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再加上三次讨伐吴国却并没有什么收获,心情郁郁寡欢而死。
3.纵欲无度
在曹丕还未称帝时便及其好美色,这一方面也遗传了曹操,而曹操长年在外征战,沉迷美色的时间有限,活的时间也相对较长一些,曹丕称帝以后为了能够使一己私欲得到满足,大量的搜罗美女来扩充自己的后宫,沉迷于好酒与美色,纵欲无度而亡。
4.劳累过度
想当好一个开国君王并不容易,曹丕在魏国建立的初期,对内一边要忙于治理朝政,一边又要与忙于对付各个兄弟。对外更是年年派兵来使国家安定,终于身体被累垮而死。
关于上述几种说法众说不一,有可能也是几种原因的结合造成了曹丕的死亡。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