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分离焦虑11个对策 孩子反复呕吐当心“分离焦虑”

孩子分离焦虑11个对策 孩子反复呕吐当心“分离焦虑”

  长达7天的国庆长假结束后,大人上班,孩子上学。不过,让很多新生家长头疼的是,刚刚适应了幼儿园的孩子,经过长假一休,又开始闹着不去上学了,“哭了吗”成为新生妈妈们打招呼必问的问题。不少妈妈们都知道这时孩子哭是因为“分离焦虑”,但为什么会产生分离焦虑,该如何应对,处理不好又会有什么后果呢?

  案例:反复呕吐一个月原来是“心病”

  3岁的贝贝(花名)是个漂亮可爱的女孩,今年8月上幼儿园后,却患上一种“怪病”:不停呕吐。刚开始是清晨起来吐,去幼儿园时吐,爸爸说要送她上学时吐,回到家后就好多了。妈妈猜想“孩子是不是不想上幼儿园装的”。可是贝贝反复吐了一个多月,渐渐地不上学时在家也出现呕吐现象,每次都是很大声地呕,把吃下去的食物都吐出来。家长赶紧送贝贝去医院消化科检查,可是血常规、B超检查均正常,转诊到心理科后,医生诊断,贝贝患上了“分离焦虑症”,她的呕吐,是分离焦虑情绪躯体化的表现,真不是“装”的。

  专家告诉记者,刚过去的这个上学月,像贝贝这样的孩子,门诊几乎每天都会遇到,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有不少孩子甚至严重到住院检查,做过胃镜,排查病理性因素后请心理科会诊,才找到“病灶”。“有的孩子反反复复吐了一年多。”专家介绍,除了呕吐,有的孩子表现是呆立、不语不动、夜惊,还有的则出现撕心裂肺的哭闹,甚至生理性晕厥。

  此外,分离焦虑还可能表现为如吸吮、咬手指、过度依赖、恐惧、暴怒发作、退缩行为、拔毛发等行为,需要引起家长重视。

  分析:分离焦虑跟教养方式有关

  儿童由于与其主要依恋对象分离而产生的过度焦虑称为分离性焦虑,多发生于幼儿早期,3-5岁多见,小学生也不少见。大部分的分离焦虑预后良好,能够适应幼儿园、学校生活,适应社会,但有的孩子几年也解决不了分离焦虑的问题。

  专家介绍,与依恋对象分离及面对陌生的环境,如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面对陌生的教师和小伙伴,陌生的活动环境、对幼儿独立和自理能力要求的提高等,是引起分离性焦虑的直接原因。“孩子年龄小,存在一定的认知缺陷,对遇到的困境往往过高评价其危险因素,处理态度不积极,往往还存在情感和社交方面的缺陷。”

  此外,在家过分受溺爱、受家庭过度保护等负性环境因素也起了一定作用。专家表示,早期婴儿跟父母建立一个稳固的关系,是有积极意义的,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但到孩子一岁多,会走路了,家长就要学会放手。比如,吃是婴儿的本能,但家长过分担心孩子不会吃,要喂,而且喂很多,其实是阻碍了孩子正常的成长。溺爱家庭长大的孩子,就会有惰性,慢慢地自理能力也会差,对周围环境变化特别敏感。养育方法,决定了孩子的成长进度。

  应对:正面教孩子应对分离

  专家认为,有分离焦虑的孩子,哭闹得时间长了,饭也不好好吃,身体长期处于一个高度紧张的应激状态,就容易发烧、生病。这也是刚上学的孩子生病比较多的原因之一。身体不舒服,情绪更糟糕,更不愿意去上学,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长期的恶劣情绪,孩子专注于自己的情绪,对外界,对幼儿园的教学注意力就不专注,学习、成长会受一定影响。而且,也有研究提出,分离性焦虑是成年后情绪障碍的危险因素之一。幼儿分离焦虑处理不好,是成人心理精神疾病的根源,其中最多见的就是焦虑障碍。

  该如何应对分离焦虑呢?专家说,首先,家长应该禁忌使用呵斥、威胁、恐吓、打骂,甚至关小黑屋等简单粗暴的方式。打一顿,孩子屈服了,但并没有解决孩子的问题,可能会转化成其它症状,如清晨起床后呕吐、腹痛、头晕等生理症状,久而久之,即使不上学也会出现,或者冲突压抑成为成人心理疾病的根源。“解决分离焦虑应该以正性引导为主,多用赞美鼓励。”

  在具体操作上,专家建议,幼儿新入园时,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如有机会让孩子有曾经分离的经验,比如在同伴家里玩耍半天,到好朋友家里过夜,阿姨带着短途旅行等。在孩子将要入园前,父母可有意识地多带孩子到幼儿园来,熟悉其周围环境和教师。另外,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他们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如换衣、吃饭、上厕所等。模拟场景扮演游戏让幼儿熟悉幼儿园环境和作息规律,是个不错的方法。通过模拟场景游戏,还可以发现孩子不愿意去上幼儿园的一些因素。

  妈妈也可以许诺给孩子一些愉悦的事情,比如送的时候强调妈妈会来接你,接时给孩子买个雪糕等。允许孩子带自己喜欢的公仔或毛巾,这些熟悉的事物可以起到情感抚慰的作用,闻到这个气味,孩子更容易在幼儿园入睡。教给孩子应对的具体方法,比如想妈妈时怎么办?给妈妈打电话,或者在纸上画一个妈妈,或者跟同伴聊妈妈的事等等。如果孩子实在不能适应,也可以先跟幼儿园申请半天返学等。

  专家介绍,分离焦虑情绪通常会在一个月内缓解。真正的分离焦虑症是破坏性情绪持续一个月以上才会作出诊断。如果孩子情绪反应比较强,一天都在幼儿园不开心、哭闹,不吃饭,睡眠有夜惊,做噩梦,生理反应比较强,生活节律受严重影响,白天看着精神特别不好,这种情况出现持续一个月以上,就应该找专家诊断,进行系统的心理治疗和干预。

延伸阅读:父母育儿焦虑多 67.0%受访者归因爱攀比大庆心病患者九成有焦虑症状抑郁失眠焦虑已成常见心理疾病 学生成高发群体肿瘤患者抑郁焦虑很常见 不良情绪是“毒物”产后抑郁症焦虑症产妇七成是高学历小孙子咳嗽半个月 奶奶自责失眠得了焦虑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6251/566715479163.html

更多阅读

分离焦虑症如何克服 怎么克服焦虑症

  名词解释:什么是分离焦虑?当小朋友跟父母或照顾他的人分开,或离开他的家(他熟悉的地方),他会感到苦恼,忧伤,这便是分离焦虑。这是一个必经的成长历程。他们通常会用哭叫,会用吵闹来表达他们的不安情绪。当他们渐渐懂得离开他的父母会回来

工作狂老公 3个对策应对工作狂老公

  你的老公是一个工作狂吗?他整日奔波在外,应酬,谈判,飞来飞去,很难得有一个周末在家休息了,不是蒙头大睡,就是被各种电话占据。时间一久,你会觉得自己总是徘徊在他的世界之外。情感专家来支招,3个对策让老公既能追求事业辉煌,也不会忽略了

女性毛孔粗大图片 女性毛孔粗大6个对策

  女性毛孔粗大六个对策  1皮脂腺过度活跃:  鼻子、前胸及后背是全身皮脂腺分布最多的区域,当皮脂分泌量大时,便会刺激毛囊皮脂腺的导管,使开口撑大以顺利排出油脂,所以,我们经常可见到这三处的毛孔比身体其他部位的毛孔要大一些

发根油腻 如何摆脱发根油腻七个对策

   摆脱发根油腻七个对策       1、洗发前注意事项  洗发前,先梳理头发一次,确保头发不缠结。选择合适的洗发产品。洗发时的水温需要掌控,不宜过热也不宜过冷,一般来说,与体温相近的37度左右最为宜。洗

孩子分离焦虑症 孩子患分离焦虑症怎么办

  “哇哇……” ,妈妈刚离开几秒钟,孩子就哭。26岁的小娟一直为孩子的事情跟自己的老公吵架。其实这都是因为孩子患了心理焦虑症面引起的。到底怎么才能让孩子能够远离焦虑症呢?  宝宝有分离焦虑是让很多年轻妈妈十分头疼的问题

声明:《孩子分离焦虑11个对策 孩子反复呕吐当心“分离焦虑”》为网友婧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