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病的中医治疗 中医这样治“消渴”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渴而饮水不止者为上消(肺燥),多食易饥者为中消(胃热),小便多者为下消(肾虚)。肺胃燥热,出现烦渴引饮、多食多尿、舌红少津、喜冷恶热之症,同时多尿伤津,津伤则内热更盛,故形成“热盛伤阴、阴伤热更盛”的恶性循环,而滋阴清热是打破这一恶性循环的唯一办法。血糖升高是因为体内有火毒,而养阴泻火、凉血解毒是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下面就以一50岁陈姓患者为例,讲讲如何治疗糖尿病。

第一疗程(1个月):初诊时空腹血糖为12毫摩尔/升,且视力在半年内急剧下降,从1.5下降到0.5。四诊发现患者脉虚弦而细,舌红少津,并伴有眼底视网膜病变。治疗原则:养阴泻火清热,建议患者每天早晨一碗豆腐脑,每天3个梨,适当增加体育锻炼,如饭前、饭后百步走。

第二疗程(1个月):阴虚火旺有所好转,但余火未清,脉虚弦而细,舌胖嫩,苔白,“三多”症状不明显。治疗原则:养阴泻火润燥,方用甘芍消渴散(白芍、甘草、党参、白术、当归、茯苓、生地、玄参、黄精、丹参、黄柏、知母、黄连、麦冬、天花粉、黄芩、苍术、葛根、地骨皮、桃仁、红花等),5剂共研未,每次6-8克,开水送服,每日3次。疗效:患者空腹血糖维持在8-9毫摩尔/升左右,视力有所好转。

第三疗程(20天):阴虚燥热渐退,肺胃阴液亏损未复。治疗原则:益气养阴增液,方用消渴灵(生地、天花粉、麦冬、熟地、玄参、黄芪、丹参、黄精、党参、地骨皮、苍术、葛根、五味子、桃仁、红花),共20剂,每日1剂,水煎服。疗效:空腹血糖稳定在7毫摩尔/升左右。

消渴病的中医治疗 中医这样治“消渴”

第四疗程(1个月):每天服用六味地黄丸、肾气丸(仲景方)以巩固疗效。

第五疗程(20天):凉血鲜毒。方用解毒方(水牛角、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夏枯草、野菊花、赤芍、丹皮、苍术、白蒺藜、连翘、生栀子、黄连、黄芩、甘草、川芎、防风、白芷、蝉蜕等)共20剂,水煎服,每日1剂。疗效:患者血糖稳定,视力基本恢复正常。

素材:网络  编辑制作:杨凤弟老师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6251/721503125557.html

更多阅读

冠心病的中医治疗绝招 中医治疗调养冠心病

对于冠心病,发作时应标本兼治,疗效俱佳。中医治疗冠心病治标又治本,不容错过,一起来看看吧。冠心病的中医治疗绝招——步骤/方法冠心病的中医治疗绝招 1、中医认为冠心病为夺虚标实,标实以血瘀,痰湿,气滞,寒凝为主,

肾病综合症的中医治疗 宁波治肾病

肾病综合症的中医治疗——11年临床体会——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病理和临床疾病所引起的一组综合征。本病的最基本特征为大量蛋白尿,水肿、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30克/升),即所谓“三高一低”。类似中医学中的“水肿”范畴。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呼吸道疾病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中医治疗方法,多发于体质过敏的人,其次可因感受外邪、饮食不当、情志失常、过度劳累等诱因而引发。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寒冬季节及气候急剧变化时发病较多。一般分为外源性哮喘和内源性哮喘两大类。起

通风的中医治疗 痛风偏方之枸杞法

通风的中医治疗1:清热痛痹膏:石膏 忍冬 30 克,知母,黄柏,苍术,黄连,黄岑,赤芍,元胡,大黄,山栀(栀子) 10 克,研末,加醋调和2:四黄散:大黄,栀子,黄柏,黄岑等份,水调。3;黄柏散:大黄,黄柏,侧柏叶,泽兰,薄荷各 10 克 加蜂蜜调和。4:四色散:黄柏,白芷,青黛,红花,各 10 克

声明:《消渴病的中医治疗 中医这样治“消渴”》为网友白展堂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