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到以色列、约旦等国作中东四国旅行,飞机中转来到埃塞俄比亚亚的斯亚贝巴,导游告诉我,埃塞人很骄傲,原来称自己国家的首都亚的市是世界第二大城市,纽约第一,亚的市第二。后来他们的国王到过中国,才知道北京市也很大,该是世界第二吧。于是,他们的首都亚的市只能屈尊为世界第三大城市了。但他们仍以世界老三为傲。
埃塞人说自己好,容不得别人说不好。你只能顺着他说好,你若说他们不好,不管什么朋友,他都跟你翻脸。他会非常骄傲地问你:你知道人类最早的老祖宗在哪里吗?在他们埃塞。他们国家博物馆里,躺着350万年前人类老祖宗“露西”的骸骨化石!
说真的,埃塞的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真是个不小的城市。在全国900多万人口中,亚的市就占了400多万。可是,这么大的城市,街道却没有名字,街道上的每座房子也都没有门牌号。埃塞是个没有街名和门牌号的国家。找人呢?就说一个参照物,某广场某大楼的某个方位多少多少步。寄信寄物呢,到邮局取。有钱人都会在邮局里立个信箱,定时来拿。没钱人呢?有信件来往吗?没有。
亚的市面积不小,但道路大多不好,有许多泥路石头路。从飞机场开往市区的路上,还看到一大片贫民窟。那房子都是铁皮围的,又矮又小。不过,在这些矮小的铁皮房子上,却有不少电视卫星天线。可见条件虽差,并不影响他们的精神生活。导游带我们看一个很大的农贸市场。那确实大,矮房子黑压压一大片。人也很多,人山人海的。卖什么的都有。导游说:你看现在这么热闹,但一到周末,这里全部关门,没有一个做生意的,可见他们会生活。
埃塞是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有工作的人,月工资也只有四五百元人民币。大学毕业找工作较难,但会中文的人很抢手。孔子学院的学生,还没毕业就有企业签约要了。月薪有七千元人民币,相当于他们国家部长级的工资。我们在机场遇到很多中国人,都是来打工的。中国有20多家中央级的国企在埃塞投资或建设。来打工的中国工人工资也不少,每月有五千到一万元人民币。
埃塞自己国家没有大型制造业,什么都靠进口。在街上,我看到开的都是日本的�f汽车。日本人将这些淘汰了的旧车送给埃塞人,然后让埃塞人买他们的汽车零配件。因这些破车经常要修,日本人就赚这个钱。中国的吉利汽车公司想与埃塞做生意,到这里一看,就打消了主意。

当然,埃塞首都也有许多好地方。比如市内有许多草地、许多宽广的道路;比如有首都大学,那校园非常漂亮。当然,这是那个被毛泽东接见过的国王的私家花园。当然还有好的,比如非盟总部大楼几十层高,数全国第一高楼,那是中国人建好送给他们的;比如有十字形对开的两条轻轨列车线,属世界一流,那也是中国援建的。当然,他们还有非常美的自然风景,比如东非大裂谷……
总之,这种种的好,非常有助于埃塞人滋长自傲的“夜郎”情绪。我们在进出他们的海关时受到堪称全世界最严格、最认真的三次大安检:解皮带、脱鞋、搜身、开包掏东西。把我们搞得非常狼狈,而他们却不厌其烦、一脸正气,严肃得如同天朝御史、国际警察。
还有一个很严肃的事,就是他们的计年法。他们以每年13个月计算,到最后的一个月,大年只有5天,小年只有3天。这样计算下来,他们国家还是2008年,过年却是8月26日。为什么这么计算呢?不知道。他们就是以2008年的计时与全世界各国联络的。
你想,在全世界都是2015年的语境下,埃塞人却用2008年的计时与别人对话,那该有多么强大的自信心和多么坚韧的顽固劲呢?
就像他们毫不怀疑自己的首都是世界第三大城市一样。
这就是全国城乡没有街名、没有门牌号的国家――埃塞俄比亚!
(摘自《联谊报》 图/陈明贵)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