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里的免费云南旅游又卷土重来。
还是原来的配方,熟悉的味道:3条线路,6天5夜,包双飞,免费送。
资本逐利,资本嗜血
除了前两年,一大波互联网公司是真的真金白银在补贴用户。稍微有点阅历的人都知道,这种旅游叫购物团。如果包双飞,那叫赌团。
但我今天并不是为了揭露这种旅游团里的各种坑。
而是因为这个在朋友圈免费送旅游票的妹子是做保险的。保险公司员工不好好卖保险,为啥要来趟旅游的浑水。难道也学互联网公司玩跨界混搭?
那,这个“看房送旅游,旅游送保险”的整套运行机制又是怎样的呢?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流程相当的繁琐,要用户在多个地点跑来跑去,并且还要多次支付押金。要知道,每多一个操作环节,就会损失掉一部分客户。
各自的小算盘
这个活动最终买单的是地产商,每一个签约完的用户都是必须去看房子的。地产商需要的是流量。
对于保险公司员工来说,不管用户最后来不来办理免费的保险,他都能从旅行社拿到提成,他可以用这个钱去拓展他真正的潜在用户。在这里,保险公司利用他们庞大的员工数量,在给旅游和地产商做推广。
对于旅行社来讲,且不说云南这条线路的高利润。因为由地产商平摊风险,所以这一波更是稳赚不赔。
薅不到的羊毛
既然活动有人买单,作为用户,我们如何从这些传统大财主企业身上薅羊毛呢。
1.反正看房就是看看不买,半日游。
2.旅游这6天,吃喝睡不愁,扛的起路上的颠簸,经的起导游的白眼,打死不花一分钱。
3.回家后,办理免费保险。

4.最后和业务员分旅游和保险的佣金。
5.模式跑通后,找一批无业游民批量复制。
看起来很美,但这和薅互联网公司只需要一张电话卡的成本比起来,7天的时间成本简直炸了,真鸡贼!
乌合之众
云南这条线路,在15年几乎到达了顶点。那时候在大学门200一张卖这个旅行票,都能轻松做出百万的流水。网上随意搜索一下云南6天5夜都是骂声一片。2016年,还拿送云南旅游做为流量入口,傻子还够用吗?
这些传统企业老想着套路用户,把用户当傻子,抄互联网的玩法却又不得其心法。
马云曾今嘲讽过王健林,说“腾百万三家像凑拢班子”。毕竟组织没有真正的愿景和共同的价值观,任何结合都是乌合之众。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 二黄(ID:RAGNAROK-0510)
无锡熙攘文化传媒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