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就算没有读过这本书,你也一定听说过这本书。因为它实在是太畅销了。比前几年畅销的《哈佛女孩刘亦婷》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本书是最近几年难得一见的中国本土原创类家教图书。尹建莉是一位教育专家,她将自己在教育女儿成长过程中的一点一滴的积累与思考事无巨细地记录下来,其中有实践,有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很多家长在读过此书后都学到了宝贵的教育经验。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不仅讲到了帮助孩子学习的方法,更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学会自立,自强。在中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下,这本书非常适合父母们认真阅读学习。
2.《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教育孩子是一场人生的修行。书中的很多观点,对于为人父母者,都是一次心灵的开示。比如书中提到,“我们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我们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为爱,而是出于害怕。我们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教育子女不是要我们去书写他们的人生,而是为了净化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彻头彻尾地改变自己”。愿每一位父母都能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
3.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仅看到这样一个书名是不是就会有一种迫切想赶快找来看一看的冲动?到底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会说?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与孩子沟通上的问题,都会因为孩子不听话而头疼不已。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你走进过孩子的内心世界吗?体会到了他们真正的感受吗?
围绕如何说与怎么听,书中在六个方面给出了30个技巧。书中通过这些小技巧与小方法,帮助父母解开在与孩子的沟通上的各种难题,搭建一个平等互动的平台。这些方法与技巧一定会让父母们从中受益,改善你与孩子的关系。
4.《为何家会伤人》心理学家武志红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剖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问题。家庭包含着两层关系,一层是父母之间的关系,一层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而两种关系稍有处理不当,家这个温馨的小屋与人生的避风港就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灾难。
本书提到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一个人童年时跟父母的关系,决定了他的人格。如果他跟父母的关系是和谐健康的,他的人格便是健康的,他在处理人生各种关系时便倾向于尊重、宽容、信任、乐观,也容易得到爱和幸福。相反,如果关系扭曲,那么他的人生便会出现种种问题,并会通过他的新家将不幸传递下去。
5.《目送》这不是一本家教书,没有方法,不会告诉你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但是,书中却有至纯至真的情感流露。希望每一个人,不管你是否已为人父母,都能找来这本书读一读,因为你来到这个世界,第一个角色就是父母的孩子,直到有一天,你又变成一个人的父母,唯有这两个身份是伴随一个人的终身的。

6.《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恐怕所有的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人生的各种期望与梦想,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在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的社会里,这种期望却让父母们忧心忡忡。孩子的人生,家庭的关系,工作的压力,凡此种种都会让你变得焦躁不安.。此时,不如静下来读读这本书中的30个故事,有关父母,有关孩子,有关爱人,不要让生活本应该有的样子离我们越来越远。
林涛乱翻书微信公众号:lt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