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在本市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将全部建立统一健康档案,流动人口聚集地区还可免费领取避孕药具。此外,辖区内居住满3个月的0岁至6岁流动儿童,也将全部建立预防接种档案,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为流动适龄儿童打疫苗。
昨日,市卫计委发布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方案。今后,本市将辖区内居住6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作为服务对象,纳入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在流动人口中全面落实11类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优先落实好流动人口中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健康档案、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6类基本公共服务,这意味着这部分人群将与本市户籍人口享受同样待遇。
根据方案,到2020年,本市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率将达到95%,流动人口规范化电子建档率达到80%,流动人口育龄妇女避孕节育免费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100%。
从今年起,本市将为辖区内居住6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建立健康档案,到2017年底,流动人口建档率达到80%。据了解,这份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流动人口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内容。流动人口健康档案也将与户籍人口一样随时更新。
此外,本市还将为辖区内居住满3个月的0岁至6岁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档案,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为流动适龄儿童及时建卡、接种。根据传染病防控需要,开展乙肝、麻疹、脊灰、水痘等疫苗补充免疫、群体性接种和应急接种。到今年年底流动儿童接种率要达到95%。
根据市卫计委要求,本市还将在流动人口聚集地区设置免费避孕药具发放点,流动人口免费药具获得率达到90%以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北京卫计委八成流动人口后年内将有健康档案
2017年底80%的流动人口将有健康档案。为促进流动人口卫生和计划生育信息共享与应用,市卫计委近日印发相关方案,将辖区内居住6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作为服务对象,纳入社区卫生计生服务体系,在流动人口中全面落实11类基本公共服务项目。

据了解,11类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包括流动人口中儿童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控、孕产妇和儿童保健、健康档案、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6类基本公共服务。各区县卫计委为辖区内居住6个月以上的流动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健康档案,及时掌握流动人口的健康状况。自今年起逐年提高流动人口建档率,到2017年底流动人口建档率达到80%。
健康档案主要信息包括流动人口基本信息、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等内容。方案要求,流动人口健康档案要及时更新,实现信息共享,确保流动人口健康档案各项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逐步实现国家要求的流动人口健康档案跨地区、跨部门的互联互通、共享应用。
方案还明确为辖区内居住满3个月的0-6岁流动儿童建立预防接种档案,采取预约、通知单、电话、手机短信等方式,为流动适龄儿童及时建卡、接种。每年3-5月份集中开展“强化查漏补种”活动,确保漏种儿童及时补种。开展乙肝、麻疹、脊灰、水痘等疫苗补充免疫、群体性接种和应急接种工作,不断提高流动适龄儿童疫苗接种率,到今年底流动儿童接种率要达到95%。
在流动孕产妇和儿童保健管理方面,方案要求为流动孕产妇、儿童建立统一的保健管理档案。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提高流动人口免费获取避孕药具的可及率和覆盖率,流动人口免费药具获得率达到90%以上;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服务覆盖率达到85%以上。
延伸阅读:“互联网+”思维做大健康产业医药健康产业馆 药企寻找新发展的平台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医养健康产业联盟启动仪式健康产业发展 重在防病铜仁新医药大健康产业蓬勃兴起崇州建大数据医疗平台 年底前启动居民健康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