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林科夫的经济主张
曾是苏联三巨头之一的马林科夫,出生于1902年,是斯大林死后的苏联领导人,面对当时混乱的局面马林科夫提出改革,马林科夫的经济主张很显然的减轻了人民的生活负担。
马林科夫画像
马林科夫的改革主要分为政治、经济两个方面,其中马林科夫的经济主张占了主导的地位。在经济方面,他提倡均衡发展战略,轻工业应该与重工业地位平等,用发展重工业那样的速度去发展轻工业,以迅速提高人民的物质和生活文化水平为目标。同时马林科夫也意识到苏联粮食问题没有得到最终解决,农业生产部门的落后,导致农民常年付出与收获的不平等,付出多收获少。因此他开始主张加大力度去解决农民与农业的问题。
他所制定的一系列国家经济改革政策,比如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钱、降低农民的税款、免除他们从前在农业方面所欠下的债、允许农民自由营业等,都是站在农民的利益上去实施的。因此当时马林科夫的经济主张得到了许多农民的支持,农民有了前所未有的轻松感。
与此同时,马林科夫认为国家的经济已经承担不起庞大的军队物资所需,于是他主张要正确看待军事与经济的关系,减少核军备,从而使国家的经济慢慢地复苏。客观来讲马林科夫的经济主张虽然有些许的瑕疵,但是对国家、人民还是有益的,可惜马林科夫执政时间太短,他的主张也就没有长期实行下去。
马林科夫之死
据苏联史料记载,马林科夫死于1988年。马林科夫在苏联有着重大的影响力,人民群众很爱戴他,他曾为苏联、为人民作出巨大贡献,人民群众对他很尊敬,马林科夫之死让当时的苏联百姓感到惋惜。
马林科夫铜像
1962年马林科夫被迫下台回到莫斯科,住在乡下。虽然当时与卡冈维奇一起住在同一所公寓里,但是他们从不来往,也不会玩当时流行的米诺骨牌。以前他都是坐着高级车,还有着很多随从,此时只能自己花钱买车票坐车,和自己的妻子一起去看自己的孩子,有时在路上也会遇到麻烦,以前的贪官总问他为什么要关押自己,因为这样马林科夫很少出门。马林科夫在家的时候,都是妻子来照顾他 ,他不会写日记,也不出门与百姓交流,生活基本上是与世隔绝。他妻子去世后,他的精神开始感到空虚,在他最后那几年中,他的宗教观念强烈,便加入了宗教的唱诗班,为国家祈福,为自己的后代祈福。

马林科夫之死是相当凄凉的,他被官僚们流放到乡下,渐渐淡出人民的视线,在他去世的时候都没有多少人知道。虽然马林科夫的改革深得民心,但是世态炎凉,很多事情是说不清的。在当时政局已成定局的情况下,马林科夫也几乎不出现在公众视线中,人民渐渐忘了他。这便是马林科夫之死的信息了,史学家称这是苏联的悲哀,也是苏联人们永远的痛。
马林科夫评价
马林科夫生于1902年,前苏联领导人,是斯大林的拥护者之一。斯大林生前对马林科夫评价颇高,认为他是合格的下一任领导人,同时也赋予了马林科夫极大的权力。
马林科夫画像
斯大林死后,马林科夫进行了短期的执政,其执政期间对斯大林晚年的不正常执政提出了批判,还改革了一系列的生产法案,促进了苏联在经济的发展。所以底层人民对他的评价是非常高的,纷纷表示马林科夫是非常成功的领导人,总是为人民着想,又很亲民。百姓们认为因为他,人民的生活更好了。而马林科夫也因为见效明显的改革法案,被国家主席团授予了列宁勋章和“社会主义劳动英雄”荣誉称号,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评价。
后来马林科夫晚年的执政不见成果,且不切苏联国情。党内以赫鲁晓夫为首的几人对马林科夫评价变得十分恶劣,说他的改革不切实际,损害了苏联人民的利益,并一致对马林科夫进行弹劾,最终最高领导人的位子被赫鲁晓夫夺去,马林科夫的改革也无法再进行。而被迫下台后的马林科夫,不仅失去执政权力,其名声也不免被败坏,许多跟风的媒体就曾对马林科夫评价道:扶不起的领导人。至今世人对马林科夫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马林科夫是苏联改革历史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另一部分人却评价马林科夫为政治方面的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