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测量一个人的力量的大小,应看他的自制力如何。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 但丁

 


案例引入:

我的孩子今年上高二了,我觉得他很有雄心壮志,很多梦想,都很美好,如果外人听他说话会觉得他是个很有激情的人。可是这还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只会说,不会做,做事不能坚持。而且这个缺点越来越严重,每次孩子制定的计划都基本不可能执行,就算执行也坚持不了多久。比如他想练习英语口语,一开始还是劲头很足,早上早早起来朗诵英语课文,但是没过几天就坚持不了,继续睡懒觉,所以也没什么成效。孩子做作业时,把所有需要的资料都准备好了,拟定好大致的计划,却开始总是沉迷于做别的事情,虽然他自己也着急,感到时间很紧张,可是就是很难停下来做正事,拿起书本,看了不到2分钟就开小差。我发现这和他缺乏自制力是有关,怎样才能提高他的自制力?

专家分析:

自制力从字面解释,自制力是控制自己的能力。精确的说,是指能够完全的、有意识的控制自己情绪,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它常表现为孩子是否善于克制自己与外在合理要求相反的愿望、情感以及冲动行为。自制力的高低能够决定人的心理品位、健康状况、智能的发挥程度。自制力差的人往往容易冲动,意气用事,不能律己,知过不改等;自制力强的人,往往意志比较坚强能够耐心等待,比其他孩子更加懂得克制冲动和忍受挫折。他们知道,牺牲眼前的利益、承受暂时的痛苦是为了将来能获得更多好处。自制力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它对于人生的健康幸福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孩子的自制力水平会有高有低?主要原因如下:

1、生理因素

   心理研究学家对冲动型和克制型这两类”孩子”的大脑进行扫描,发现大脑中与自制力相关的活动大都集中于前额叶的右侧。如果前额叶的右侧收到抑制或者发育未成熟,就会导致孩子自制力低下,前额叶是人类大脑成熟最晚的区域,即便到了二十几岁,它仍然在成长变化。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十几岁的青少年自律性比较差,并且比其他年龄段的人群更倾向于寻求刺激。此外,心率变化值天生就很大的人抵制诱惑的能力会更强,这进一步证明了有些人在抵制诱惑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最后,性别因素也不可忽视。一般来说.男性克制冲动的能力要逊于女性,但女性克制冲动的能力会随生理周期变化而变化。
2、家庭教养方式

如今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通常能独享父母的宠爱,不太有需要忍耐的时候。此外,在常见的隔代抚养中,老人对他们的需要有求必应,甚至有求速应,那么孩子可能就不会养成”克制冲动”的观念,因为在他们看来一切都是“所见即所得”,甚至“所想即所得”。孩子习惯于遵从家长、老师的想法,很少做出独立的决定。如果自行抵御诱惑,他们中的大多数就会茫然失措,听任本能做出决定。

3、社会经济地位或许也是影响自制力水平的一个因素

   进一步研究表明,那些家境较好、智力水平较高的孩子,其冲动性会略低于平均水平。显然,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不同会造成教养环境的差异。除此之外,聪明的孩子更有可能会使用某些技巧,有意分散对眼前“诱惑”的注意力以摒弃干扰,因而也就更能应对“延迟满足”。

 

专家支招

少年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中包括自制力,家长应该注意孩子自制力品质的培养。人的自制力虽然带有先天性,但后天的影响、教育、自身修养更为重要。自制力的培养跟其他能力的培养一样,应该尽早开始。一般来说,小学高年级阶段是锻炼孩子自制力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年龄阶段,再锻炼孩子的自制力就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如果孩子在小时候就慢慢形成了很好的自制力,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和发展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品质呢?

1、从“他制”到“自制”

孩子的自制力形成有一个过程,对于年纪较小的孩子还不能判断和评价自己行为的适宜度,这时,家长就要制定一些必要的“家规”了。比如放学回家一刻钟休息吃东西,饭后休息半小时然后练钢琴,练完琴收拾书包,之后到九点之前这段时间可自由支配,这样孩子慢慢就形成了习惯。要注意规矩不能太多,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要给孩子留一点空间。“他制”还可以通过家长、老师、朋友、同学等外力来进行,比如,孩子不能坚持晨读,可以请小伙伴每天和孩子一起晨读,这样相互监督与促进,孩子就能很好的坚持下来从而形成良好的自制力。

2、逐渐延长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

父母培养孩子自制力的关键,即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这种能力实际上是自制力的表现。“延迟满足”不是教会孩子凭空等待,也不是一味压制孩子的欲望,而是让他们明白这样一个人生规则:好多愿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你必须为此付出长期的努力才行。孩子的自制力的形成都有一个过程,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不要急于求成,另外,孩子自制力的形成过程中可能会有反复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家长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比如孩子贪玩,家长可以让孩子在第一周时每天学习半个小时再玩,如果这很容易做到;第二周每天学习增加至40分钟,第三周每天学习50分钟再玩。自制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采取这个方法,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信,并且不会给孩子造成过大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轻松地锻炼自制力。

3、让孩子掌握一些必要的克制技巧

①    注意力转移法,就是在受到不好的刺激时,可以先想点或干点别的。如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劝人在吵架将要发生时,必须把舌头在嘴里转上10个圈。

②    心理暗示法,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用来形成过人的意志力。比如,当坚持不下去时,告诉自己:“我一定行,只要坚持!”“太棒了,我又完成了一道题!还有三道题,我就大获全胜了!”等等。

③   回避刺激法当遇到可能使自己失去自制力的刺激时,应竭力回避。如隔壁有人骂我,就不侧耳去听,而是外出散步。这样就避免发怒造成冲突。

④   积极补偿法,比如如果自己要做一件自己很不擅长的事情或者很不喜欢的事情时,就告诉自己如果我要是完成了,就对自己实施一些奖励来补偿自己,比如看一部喜欢的电影,吃一顿大餐等等。

4、采取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已形成的自制力

   当孩子有了好的变化时,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关注和奖励,这种行为可能会退缩,回到原来的状态。我们可以采取以内在奖励为主,外在的物质奖励为辅的手段来对孩子进行奖励。内在的奖励,比如用真诚的赞赏的语气对孩子说:“你真的长大了,如果你坚持下来的话,你一定会成功的!”尤其是那些平时很少跟孩子交流的家长,家长的关注会让孩子更加坚定上进的信心。外在的物质奖励不要过于频繁,而且最好用于结果而不是过程。比如,当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行为有了很大的提高,并有了实质性的成绩,你可以对他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像奖励一起去动物园,或者他很早就想要的一本书一个玩具等。而不要说:“你今天要是能连续学习一个小时我就给你买件新衣服!”那样做,会使孩子的自制力形成的过程带有表演性质,不利于孩子真正发展。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7451/772611553484.html

更多阅读

美术作品创作构思 如何培养孩子的美术创作力

     美术活动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一。他们可以运用自己的思想、双手自由地表现、表达、创作。而美术活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们的创作力,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在于幻想,每个孩子的心都有一个充满幻想和想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精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精――简介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正向的,是探索知识的动力,点燃智慧的火花。有了学习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会主动、积极、热烈。反之,若没有兴趣,学习将成为沉重的负担。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如何进行孩子的自信心培养(2)

  三、如何培养自信宝贝  家长如何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自信心理  爸爸妈妈要加强和孩子的沟通以及交流,有些其他时期可以尝试着让孩子自己去解决,想一想自己的看法,细心的观察孩子言语之间的不寻常之处。  家长要细心的去了解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教你怎样成为培养孩子自信的专家

   家庭被称为“创造人类健康人格的工厂”。孩子的人格健康,不仅关系到儿童身体的正确发育,而且,决定着儿童今后的人生走向。那么如何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保证其人格健康发展呢?下面就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培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性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指一个善于自我决策,能独立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施解决问题行为的一个性品质。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应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许多家长一面对孩子的生活大包大揽,不给

声明:《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为网友缺少的心安理得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