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战役纪念馆 解放战争之平津战役纪念馆什么样

  平津战役纪念馆

  海河之滨,子牙河畔,一座不朽的丰碑巍然矗立,这就是平津战役纪念馆。

平津战役纪念馆图片

  胜利之门由两根红色圆柱构成,两名来自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的战士塑像伫立柱顶,门柱两侧的浮雕墙展现的是人民解放军胜利后入城的场景。胜利纪念碑屹立在纪念广场中央,三棱刺刀的造型直插苍穹。广场两侧的群雕展现了人民解放军顶着炮火一往无前的雄姿,火炮、坦克等陈列的兵器仿佛诉说着那段荡气回肠的故事。

  纪念馆门楣上,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 七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主体建筑既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对称美学,又富有现代实用精神,花岗岩装饰沉稳大方,银色球体结构雄伟壮观。

  走进纪念馆,序厅正中是五位书记的雕像,四周大型壁画展现了英勇奋战的宏大场面。在战役决策厅,诸多历史资料展现了中央军委英明决策的过程。战役实施厅的高科技设施给观众再现了战争场面。人民支前厅展现了人民群众踊跃支前的历史场景。伟大胜利厅陈列了平津战役取得的辉煌战绩。英烈业绩厅介绍了战役中牺牲的烈士事迹。多维演示馆,巨星银幕逼真地演示了平津战役历史画面。

平津战役纪念馆 解放战争之平津战役纪念馆什么样

  自1997年建成以来,平津战役纪念馆迎来了胡锦涛、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上千万的观众。先后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二十余项荣誉称号。

  平津战役的意义

  作为我国在国共内战时期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共历时60多天,由林彪、聂荣臻等人指挥,以我国北京与天津为中心,通过军事与政治相结合的方法,消灭和改编了大量国民党的军队,不仅解放了包括北京与天津的大片地区,也为之后的战争铺下了坚实的基石。因此说平津战役的意义非常巨大,它体现了以毛主席为中心的共产党领导团在战略思想上的伟大实践,同时,也意味着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平津战役图片

  平津战役的意义还在于,它作为三大战役中的最后一个,对解放战争的发展有促进性的意义。通过这场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三个阶段,以伤亡3.9万人的代价,消灭及改编中华民国国军3个兵团,13个军50个师共计52.1万人,使国民党接连损失了三个精锐部队,大大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与兵力,为之后的战争提供了重要条件。

  而在战略方面,平津战役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平津战役中先后产生了“天津方式”、“北平方式”对之后如何解决敌方残留的部队,以及加速解放战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其中“天津方式”指的是用猛烈的攻击快速解决掉地方势力,之后利用这种方式促成“北平方式”,即在打掉敌方外围并切断其去路的情况下,迫使敌方势力接受和平解决的方法。而这些方法至今都有着许多借鉴与学习意义。

推荐阅读解放战争三大阻击战之徐东阻击战伤亡情况海南岛战役简介 解放战争最后一场战争罗卓英为什么不参加解放战争的原因薛岳解放战争中有何表现吗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间 中国三大战役简介1/2 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平津战役背景

  1948年11月初,辽沈战役大获全胜,解放了东北全境,全国军事形势逆转。那么平津战役背景有哪些?

平津战役图片

  11月初,淮海战场,华野和中野联合发起了淮海战役。西北战场,胡宗南部被西野压缩在关中地区,动弹不得。华北战场,阎锡山部被华北军区第1兵团围困在太原;傅作义部的大后方归绥被第3兵团围困。东野先遣兵团推进至蓟县待命,东野主力休整备战。孤悬在华北的傅作义集团,已面临着东野和华北军区部队联合打击的严重局面。

  蒋介石在辽沈战役后期,即判断如果东北失败,华北也难保。蒋介石考虑放弃平津,傅作义部南撤到长江防线,或者淮海战场。傅作义不是蒋介石嫡系,担心被蒋介石吞并,希望西撤绥远,拥兵自重。11月初,蒋介石与傅作义经过磋商,认为东野正在休整,短时内不可能入关,傅作义部暂守北平、天津、张家口以及塘沽海口。11月中下旬,傅作义部调整兵力部署,60余万人部署在滦县至柴沟堡的铁路沿线。其中,蒋系部队部署在北平以东一线,傅系部队部署在北平以西一线。战局一旦不利,可能出现,蒋系向南,傅系向西分别撤退的局面。国民党方面对平津战役背景的判断一开始就有分歧。

  由于淮海战役顺利进行,中共中央判断,平津的蒋系可能南撤增援淮海,傅系会随之西逃。这对于淮海战场和渡江作战都会产生不利的局面。11月,中共中央决定,要把傅作义部歼灭在华北地区。

  为了稳住傅作义部,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停止攻击太原,撤走归绥的包围部队,大搞东北地区庆功活动来麻痹敌人。切断傅作义部西逃的道路,隔断傅系部队,拖住蒋系部队,为东野入关争取时间。东野主力结束休整,秘密入关,快速插入北平、天津及天津、塘沽之间,对北平、天津“隔而不围”。11月29日,平津战役正式打响。

  平津战役历时几天

  平津战役历时几天这个问题,一直是对中国近代史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历史感兴趣的人所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史学界一般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历时64天,这种观点认为平津战役于1948年11月29日开始,结束于1949年1月31日。第二种观点是耗时56天,这种观点认为平津战役开始于1948年12月6日,结束于1949年1月31日。

平津战役图片

  从以上两种观点可以看出,学界对于平津战役开始的时间还是颇有争议的。关于平津战役历时几天这个问题,更多的人还是倾向于第一种观点,认为其耗时总共为64天。正是在这短短的64天里,国民党节节败退,导致自身的精锐部队元气大伤,而解放军却越挫越勇,以解放北平为标志,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得整个华北地区基本解放,成为解放区。

  在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开始于1948年9月12日,结束于1948年的11月2日,历时52天;淮海战役开始于1948年11月6日,结束于1949年1月10日,历时66天;而平津战役历时几天这个问题正如前文中说到的有两种,接受度更广的是历时64天。随着辽沈战役的结束,淮海战役开始打响,平津战役与淮海战役在同时段展开,在淮海战役中,虽然解放军的伤亡十分惨重,但最终也取得了胜利,正是前两次战争的胜利推动第三次战役的全面胜利,平津战役的胜利也就足以说明国民党的全面失败,战争结束后北平乃至华北地区得到解放。

推荐阅读解放战争三大阻击战之徐东阻击战伤亡情况海南岛战役简介 解放战争最后一场战争罗卓英为什么不参加解放战争的原因薛岳解放战争中有何表现吗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间 中国三大战役简介2/2 首页上一页12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7551/755573936856.html

更多阅读

平津战役之:新保安战役

新保安战役是平津战役第一仗,这场战斗的重大胜利保护了古都北平的完整,使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和重要的名胜古迹免受战争的破坏,对整个平津战役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战略意义。1.简介;新保安位于宣化以东约40公里处的平张公路、铁路的南侧,北

崖山战役与南宋之亡 崖山纪念馆

  (2014-02-12 19:49:48) 转载▼标签: 365夏骏:崖山,中国历史的节点。//@路过银河:崖山之后再无中华,崖山之战后,宋朝的户籍簿上3/4的汉人都被屠杀。当时的汉人的社会精英要么隐居海外,要么投海自尽。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被灭族,蒙元

黄桥决战AAA参观泰兴黄桥战役纪念馆 黄桥决战电影

泰州旅游资源中,“黄桥决战”和溱湖湿地是两大拳头项目,他们的通力合作开辟出了一条长三角地区红色旅游的经典线路。十一月下旬,我单位党员踏上泰州红色旅游之旅,先参观泰兴黄桥战役纪念馆,再游玩姜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本篇先来看“黄桥

平津战役简介 平津战役纪念馆

英文:Beiping-TianjinCampaign 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今北京)、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

声明:《平津战役纪念馆 解放战争之平津战役纪念馆什么样》为网友一身王傲气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