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种种苦恼,总混杂在我们对物品的执着中
从信息过多到知行合一
断舍离中也有“相”这个概念。就像我在前面说过的,人的住所状态往往会呈现出本人的一些问题。更多地了解看得见的世界,以让自己变得更好,这就是断舍离的宗旨。
“相”的世界与意识的世界
“在断舍离当中,首先要了解房间的“相”,然后通过“舍”和“断”这样的行为,就能使房间环境发生巨大的变化。换句话说,通过仅占4%到15%的“看得见的世界”的变动,让“看不见的世界”一起发生变化。”
潜意识里同意接收新的信息了,如此一来,有用的信息才能流进大脑里。潜意识之所以不允许新的信息进入,是因为被堵住了。就是因为意识被堵住了,所以人才不想敞开自己的心。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通过消灭堵在家里的东西这一行动来进行练习吧。看不见的世界的改变就是通过这样的机制完成的。滞留在房间里的东西是“良心不安与担忧”的象征,是毫无价值的东西,断舍离认为,在物理上清除这些东西,会对潜意识的改善起很大的作用。
勤做练习,做到知行合一

“断舍离之所以有效,就在于你现在马上就可以从自己的居住环境开始行动,比如说可以从扔掉眼前的一个垃圾开始。所谓“知行合一”,就是要让认知与行为相一致。因此,从今以后也要扔掉那些多余的信息,只选择自己能够付诸行动的信息。希望你可以尽早从头脑的“便秘”中解脱出来。
扔掉多余的信息,就能尽早从头脑的“便秘”中解脱出来。
“可惜”的两种含义
“通常来讲,“可惜”其实是“珍惜物”
“可惜”还有另一种含义,那就是爱惜物品的心情。”
希望你不要认为“可惜”是不用扔东西的赦免令,而是对物品的爱惜之情。
活着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
断舍离衍生出了很多副产品,“选择力”就是其中之一。断舍离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地选择,选择,再选择的过程,而选择所依据的标尺会根据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给还是觉得“扔不掉”、“没法送人”的你
要记住,能够让“总有一天”、“迟早”付诸实现的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物品是一面能映照出真实的自己的镜子,直面物品,就是直面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