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毛泽东和蒋介石,20世纪70年代,是他们人生中最后的岁月。1975年4月5日,清明节这天,在大家怀着悲伤地心情悼念故人的时候,零点钟声响起前的十分钟,蒋介石心脏衰竭,永远的离开了人世。他是在1972年,以85岁高龄出任第五届“总统”的人。他曾经说:只要“毛共”一日尚存,“我们革命的任务就不会终止,纵使我们必须遭受千百挫折与打击,亦在所不惜,决不气馁。”此时的蒋介石已是古稀之年,他的身体已支撑不住他顽强的意志,身体每况愈下也导致他极少露面。
1976年9月9日零点10分,毛泽东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的人民,他的家,但他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在毛泽东和蒋介石个人之间,毛泽东都以“老朋友”来称呼蒋介石。国共相争,蒋介石让毛泽东家破人亡,甚至挖毛家祖坟。而毛泽东对于蒋介石落在自己手上的蒋家的祖坟,却护他的一草一木安好。毛泽东的胸襟让世界称赞。
1972年,毛泽东握着尼克松的手幽默的说:“我们共同的老朋友蒋委员长对这件事可不赞成了。”毛泽东将蒋介石巧妙地“拉”进了中美历史对话里,轻松一语把中美蒋三方本来很敏感微妙的关系点明了。
与毛泽东相比,蒋介石的思想是拘谨刻板的。毛泽东给蒋介石的自尊压力太大,蒋介石至死未放弃“讨毛”的呼吁,毛毛泽东成为蒋介石一生的“敌人”。但“国家”在蒋介石的心中。1974年元旦,南越派军舰闯入西沙。蒋介石激烈谈到:“如果中共不出兵,我即出兵”。当即指示台湾有关部门发表“中国领土不容侵犯”的声明。中国与南越的海上之战爆发后,西沙海军要求增兵,邓公请示,毛主席同意,并特别强调“直接走!”以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大陆海军军舰在东海南海间的往来调动都绕到台湾东南的公海,穿越巴士底海峡。但此次4艘导弹护卫舰却鲜明地站在东引岛一侧,准备通过。午后正闭目养神的蒋介石听了这个报告,不假思索地说到:“西沙战事紧哪!”当晚,国民党军打开探照灯,大陆舰只顺利通过。
毛泽东创造了新中国,但是,他没有能实现两岸统一。蒋介石临终时也留下两岸统一的心愿。历史把他们的希望与遗憾、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伤交织到生命的最后。中国半个世纪历史中的主笔人以各自的方式写下了“共同”的遗嘱而去了。统一,岂止是他们的事业、他们的遗嘱,更是历史的遗嘱,是为国家统一而奋斗过得人们的终身瞩望,是人民心中最大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