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地图
材料二:马斯达尔位于西亚国家阿联酋的首都阿布扎比(约24°N,54°E)的郊外,是世界上第一座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城市。
材料三:为马斯达尔(1977~2007年)的气候资料。
(1)根据材料一,请描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地理位置特征。
(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马斯达尔使用的能源应该是以、为主,原因是、。(8分)
(3)根据材料判断,参观马斯达尔这座“零排放”城市,季去最好,原因是(4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马斯达尔气候类型是气候,其形成原因是:,并说明该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0分)题型:综合读图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北回归线穿过,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2分,答对一点即可)。濒临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石油航线的必经要道(2分,答对一点即可)
(2)太阳能、风能;(4分)
原因: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控制,光照强;沿海,风力大。(4分)
(3)冬该季节太阳直射南半球,此地太阳高度角低,气温相对低,较凉爽(4分)。
(4)热带沙漠(2分)
成因:地处热带,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2分)
影响:全年高温,晴天多,光热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2分)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2分)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短缺是最大的不利影响。(2分)
试题分析:
(1)描述地理位置,包括自然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也包括经济地理位置,结合图,从纬度位置看,有北回归线穿过,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从海陆位置看,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从经济地位看,濒临波斯湾和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石油航线的必经要道。交通地位非常重要。
(2)根据材料二可知,马斯达尔是世界上第一座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城市。说明它使用的是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根据材料三可知,该地全年降水很少,晴天多,适合发展太阳能。结合图示的经纬度,可以判断,该地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适合发展太阳能;位于沿海,风力大,适合发展风力电站,发展风能。所以该地能源以太阳能、风能为主。
(3)根据材料,该城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全年高温,降水和,是热带沙漠气候,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此地太阳高度角低,气温相对低,较凉爽,游客参观时更容易适应环境。
(4)根据材料三,该地全年高温,最冷月气温大于15°C,为热带,全年降水稀少,可以判断是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从图中经纬度看,有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地处热带,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带的控制。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东北信风来自大陆内部,携带水汽少,降水少。所以形成炎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影响: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光照、热量、水分,这里全年高温,晴天多,光热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消弱少,升温快,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差,散失的热量多,降温快。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但是这里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源短缺是最大的不利影响。
考点:
考点名称: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1.建设上海浦东新区的地理背景
位置:和江的入海处,沿海的中间位置,京沪、沪杭铁路相接
城市特点:最大城市、最大工业基地、商业中心和重要出口基地
优越的区位条件:便捷的交通、广阔的经济腹地、高素质的劳动力、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
城市规模的扩大:经济规模的扩大人口规模扩大用地规模扩大
(2)上海市面临的城市问题:道路狭窄、交通阻塞;居住拥挤;绿化面积小、环境质量差;用地紧张。用地趋于饱和,而上海市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国际性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因此,建设新区,成为上海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2.浦东新区的规划与开发
(1)浦东新区的开发条件和作用
浦东新区的开发,一方面解决上海市城市发展所面临的城市问题,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另一方面,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浦东开发开放为上海发展提供了历史的机遇
浦东新区位于贯穿上海市区的黄浦江东侧,东临东海,北临长江。由于没有桥梁和隧道沟通,经济发展落后于上海市区
浦东地形平坦,河渠纵横,能够满足城市新区建设对大规模、低成本土地开发的需要,浦东与上海繁华的闹市邻近,只要解决越江交通问题,就能使新区与老城区连为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浦东新区的城市规划
浦东新区分为城市化地区和非城市化地区两部分;浦东新区采取轴向发展与综合组团结合作的布局形态,即沿黄浦江南北发展轴,在现状基础上,向纵深组团发展,形成多核心、开敞式模式
(3)浦东新区的发展
兴建了大批基础设施骨干工程,现代化城市新区的格局基本形成;工业是浦东新区的主要支柱,已成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