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习字·五律(63)

【读诗习字·五律(63) 2014年12月10日古甲午阳月十九】

 

读诗习字·五律(63)
没蕃故人

 
  

张藉

前年戌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注解】
1、月支:指吐蕃。
2、没:死。
3、蕃:吐蕃,古时西部少数民族建立的一个国家。

【译文】
前年你去月支防守边疆,
据说在城下覆灭了全师。
蕃汉之间消息全然断绝,
我与你永作生死的别离。
无人去收拾遣弃的营帐,
只有归马认得残破战旗。
想祭奠却疑心你还活着,
海角天涯此时怎不哭啼?!

【赏析】
诗是悼念为征战覆没于异域的故人,然而是存是殁,将信将疑。诗前半首从戌守写到全军覆没,消息全无,死生不明。后半首是想象战场衰败和希望友人能不死生还。语真情苦,流露出非战思想。

【有关图片】


 

【小贴士】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原籍苏州(今属江苏),迁居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初,与王建同在魏州学诗,后回和州。贞元十二年(796),孟郊至和州,访张籍。十四年,张籍北游,经孟郊介绍,在汴州认识韩愈。韩愈为汴州进士考官,张籍被荐,次年在长安进士及第。元和元年(806)调补太常寺太祝,与白居易相识,互相切磋,对各自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张籍为太祝10年,因患目疾,几乎失明,明人称为“穷瞎张太祝”。元和十一年,转国子监助教,目疾初愈。15年后,迁秘书郎。长庆元年(821),受韩愈荐为国子博士,迁水部员外郎,又迁主客郎中。大和二年(828),迁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和当时的王建齐名,世称“张王”。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张籍诗歌创作大致有3个时期。40岁前为早期。40-50岁为中期,其优秀乐府歌行作品多作于此期。50岁后为晚期。这时生活逐渐安定,除仍写乐府歌行外,多作近体诗。他是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和推动者。其乐府诗颇多反映当时社会现实之作,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其诗作的特点是语言凝练而平易自然。诗中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各种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如《塞下曲》、《征妇怨》,另一类描绘农村风俗和生活画面,如《采莲曲》、《江南曲》。张籍乐府诗艺术成就很高,善于概括事物对立面,在数篇或一篇之中形成强烈对比,又善用素描手法,细致真实地刻画各种人物的形象。其体裁多为“即事名篇”的新乐府,有时沿用旧题也能创出新意。语言通俗浅近而又峭炼含蓄,常以口语入诗。他还着意提炼结语,达到意在言外的批判和讽刺效果。张籍的五律,不事藻饰,不假雕琢,于平易流畅之中见委婉深挚之致,对晚唐五律影响较大。

轶事

  据冯贽《云仙散录》中记载,晚唐<!--[if !vml]--><!--[endif]-->人张籍曾因为迷恋杜甫诗歌,把杜甫的名诗一样一样地烧掉,烧完的纸灰拌上蜂蜜,一天早上吃三匙。一天,张籍的朋友来拜访他,看到张籍正在拌纸灰,很是不解,就问道:“张籍,你为什么把杜甫的诗烧掉,又拌上蜂蜜吃了呢?”张籍说:“吃了杜甫的诗,我便能写出和杜甫一样的好诗了!”好友哈哈大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8051/96500652709.html

更多阅读

读诗习字·五律(15)

【读诗习字·五律(15) 2014年10月22日古甲午菊月二十九】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1. 离离:繁盛的样子。2. 原:原野。3.

读诗习字·五律(7)

【读诗习字·五律(7) 2014年10月14日古甲午菊月二十一】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解】1、薄暮两句:因寺旁空潭而想到毒龙的故事;安禅:指

读诗习字·五律(35)

【读诗习字·五律(35) 2014年11月11日古甲午闰菊十九】 天末怀李白  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解】1、天末:犹天边;2、君子:指李白。3、文章句:意谓

读诗习字·五律(40)

【读诗习字·五律(40) 2014年11月16日古甲午闰菊二十四】 春宫怨  杜荀鹤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注解】1、婵娟:形态美好貌。2、若为容:又教我怎样饰容

读诗习字·五律(5)

【读诗习字·五律(5) 2014年10月12日古甲午菊月十九】终南山  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解】1、太乙:即“太一”,终南山主峰,也是终南山别名。

声明:《读诗习字·五律(63)》为网友南风草木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