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道婆 黄道婆传奇内容介绍

黄道婆传奇内容介绍

黄道婆作为我国历史上对后世影响深远、贡献极大的一位女性,以其为人物原型创作的文学、影视作品自然数不胜数,其中“黄道婆传奇”不仅是一本书的名字,同时还是一部极受欢迎的京剧作品。

黄道婆传奇书籍封面

《黄道婆传奇》这本书是零九年时由中山大学出版的一本书籍,庄黎黎与陈端鸿两人共同编写,介绍了黄道婆的传奇一生。全数一共三十一回,外加一个后记,从黄道婆的出逃开始讲起,写了她历经战乱、颠沛流离;多次绝处逢生、师徒情深、专心学织;后来学成技艺、为民谋福,一向归家等等人生经历。通读全书,黄道婆的悲情却顽强的一生跃然纸上,种种苦难令人惊心动魄,而她的善良、坚强、勇敢、自立、创新等等多个精神就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并影响着我们。

而京剧黄道婆传奇也与该书一般,将黄道婆的人生经历分为五个阶段,讲述了这位发明家的一生,整个故事跨度为70多年,从她年幼时卖身葬母开始演绎,到50岁时回到故里,带着先进的手艺造福乡亲。此外,京剧在黄道婆的生平主线之外,还开展了另外一条主线,即黄道婆的情感之路,以她与两位男性之间缠绵悱恻的感情使整个故事更加饱满、丰富,也更打动人心。这部京剧融传统创作与现代审美于一体,在舞美、舞蹈、音乐等众多方面别出心裁,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越剧黄道婆讲述什么故事

黄道婆,一个为世人耳熟能详的名字,但是除了她在纺织业上的贡献以外,对于这个伟大人物的生平,你还知道些什么呢?而越剧黄道婆讲的就是这位名垂青史的革新家不平凡的一生,演出不仅仅赞扬了她为国家技术做出贡献,还生动地添加了许多人性的魅力,创造了两个男人和黄道婆之间的曲折缠绵的爱情故事。

越剧黄道婆 场景

《越剧黄道婆》在多地上演,北京、上海、杭州等,该剧仅用7幕对黄道婆的一生进行叙述和刻画,包括年少黄道婆的灾难、当童养媳、遇到不好的婆婆和丈夫受尽折磨,忍无可忍出逃搭船南下到纺织技术纯熟的闽广一代,受到当地黎族姐妹的友好招待的一生。在黎族那段时间里,黄道婆不分昼夜的,努力学习崖州的纺织技术,并学成返乡。三十年后再踏上故土一切都物是人非,黄道婆把学到的技术全部交给当地人,并进行推广和不断改良,对纺织工具进行革新,加快了纺织技术的进程。这只是最基本的按照史实进行的场景安排,《越剧黄道婆》在这个基础上,加上了黄道婆与阿贵和张明谦之间爱情纠葛,使得剧情更加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在越剧中的黄道婆,她与两位男主人公的爱情曲折缠绵、催人泪下,她的一生都在为了纺织而不懈努力和无私贡献,历经磨难,最终获得布艺始祖的荣誉,为后人敬仰。

黄道婆的丈夫到底是谁

相信很多看过《衣被天下》的观众都被剧中黄巧儿与林慕飞、万宁之间的情感纠葛深深出动,这部以黄道婆为原型的电视剧不仅讲述了黄道婆的生平故事,还添加了情感故事丰富剧情,此外舞台京剧《黄道婆传奇》则是加入了一条关于黄道婆与赵阿贵、张明谦之间的缠绵情路,那么抛开这些影视作品,真实历史中黄道婆的丈夫是谁呢?

《衣被天下》张钧甯饰演黄道婆

说起黄道婆的丈夫和她的婚姻,不得不承认这是一段十分悲凉的经历。黄道婆生于战乱年代,曾经富饶的江南地区也在外敌的践踏下沦为灾区,她小小年纪就失去了双亲,为了能够活下去,黄道婆只能到还算富足的人家给人做童养媳,她也就在这户人家遇到了自己的丈夫。

只可惜那样的情况,那有什么美满的婚姻感情可言,她不过是一个劳动苦力罢了,丈夫和婆婆都对黄道婆极其恶劣。她一年做到头,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了,不仅要伺候丈夫的吃穿,还要服侍全家人的日常,下地干活与牛羊一同出归,小小年纪早已失去童年的快乐,甚至没有个人样。

黄道婆 黄道婆传奇内容介绍

说到底这只是一场买卖,并不是实质上的婚姻,黄道婆的丈夫从未给过她半丝温暖,甚至连日常的关怀都没有,还时不时的与婆婆一起虐待她,不给她吃饱、不让她穿暖,迎接她的只有没日没夜永远干不完的苦活、累活、脏活,最终黄道婆终于忍受不了这非人的日子,逃出了夫家的魔爪,也迎来了自己全新的生活面貌。

 1 2 下一页 在本页阅读全文

←支持左右键盘翻页→

关键字:黄道婆 责任编辑:zhangli

盘点黄道婆有哪些功劳

丝绸是一种穿在身上很顺滑的布料,但价格昂贵,在古时候只有大户人家才能穿得起丝绸,平常人家大多数普遍穿以棉为原料织成的衣物。老百姓能褪下粗糙的麻布,穿上这种棉,就不得不得益于这位有着卓越贡献的纺织工——黄道婆。她是中国纺织第一人,她传承的纺织技术,推动了中国纺织技术的进程,黄道婆功劳非凡。

黄道婆纺织机实拍

黄道婆跟丝绸并无多大关系,她最大的成就还是在棉花上面。革新了手工剥棉花籽的方式,采用铁棍碾压,大大提高了速度,教人制棉工具和织崖州被的方法。她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织布养活自己,然后和纺织结下了不解之缘,一生都在为纺织技术奔波。年少的时候为了学习到更好的纺织技术,搭船南下到技术好的闽广地区。一个小姑娘,不惧危险,一个人跑那么远,只为学习到更好的技术,现在的年轻人有几个能做到。后来皇天不负有心人,她学到了技术,而且带着一份责任感,在家乡需要她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回到家乡,将自己的所学,全数教给当地的人们,并进行推广。

为了提高速度,不再人力剥棉花籽,用轧棉机;改进了一尺长用手弹棉花的方式,运用弹棉弓,解放了人力,提升了产量;还改变了当时单一的织布,在布料上进行形式、花纹的改造,大大增加了布料的美感,使得棉质的衣物穿上既舒服又不失美感。纺织上的黄道婆功劳,没人能不认同。

黄道婆的精神是怎样的

有的人满腹私心,只一心向社会索取,他们人虽活着,却有如死去一般;而有的人终身奋发向上,一心为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努力,即便他们的生命停止了,但其精神却永远留在大家心中。而黄道婆就是后者,黄道婆的精神是我们全社会不断前进的明灯。

黄道婆塑像

黄道婆的精神之一是坚持,黄道婆是中国纺织第一人,教会了人们制作制棉工具,以及崖被的织法,为中国当时的纺织技术做出了巨大贡献,世人都很崇敬他,这一切的成就都是她不畏艰苦,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得来的。她的顽拼搏、持之以恒的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向她学习,她就是我们在困难时的榜样。

黄道婆的精神还有顽强、乐观,她虽然出身贫苦,在那样战乱的年代,家人也很早就离开她,留下她一个人面对世上的起起落落。但是黄道婆一点都不怨天尤人,而是很努力的让自己活下去,跟着大人们,下田、包棉花、弹棉花、织布,不管什么重活累活都干。在残忍的现实面前,她学会了自力更生。

此外,黄道婆的精神还有革新,她只要一有时间就钻研她喜欢的纺织,但是那个时候长江一代的技术都很落后,黄道婆向往更先进的技术,就出逃至闽广一代学习已相当纯熟的纺织技术,并且不安于现状,不断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为世人创造了无数先进的工具与织法。

黄道婆的贡献有哪些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衣被天下里的张钧甯扮演的黄巧儿,外表乖巧善良,但内心自有一番追求事业的热情。其实这个黄巧儿就是名传天下的黄道婆。黄道婆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作出重大贡献的妇女之一。那么黄道婆贡献到底有哪些呢?

黄道婆图片

被称为中国纺织之母的黄道婆是宋末元初人。她幼年时期过得十分凄苦,她十几岁时就被卖做童养媳,后来受不了夫家的折磨匆忙逃出,到了崖州也就是现在的海南岛。在那里她受到了淳朴的村民的欢迎,还学习到了她们精湛的棉纺织技术。黄道婆在崖州生活了将近三十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她的纺织技术已经比当地人还要好。而长年未归乡,她十分思念故乡。

在元朝元贞年间,她回到了乌泥泾。多年未归家,她才发现所有的一切都变了。朝廷换了,而人们的劳作更加先进了,植棉业在长江地区迅速普及。但是很快黄道婆就发现,人们种植出来的棉花的利用效率很低,纺织技术很差。于是她就想要将自己高超的纺织技术教授给大家。

她不但将纺织技术教给了当地的妇女,还改良了一套纺织的工具,甚至还创造了心事纺车。黄道婆贡献不仅仅是给当地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还对整个国家的纺纱效率产生了巨大影响。就这样,乌泥泾这个地方成为了全国的纺织中心,淞江地区的布匹被称为衣被天下。

上一页 1 2 在本页阅读全文

←支持左右键盘翻页→

关键字:黄道婆 责任编辑:zhangli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8151/10022537220.html

更多阅读

《炊事班的故事2》各集内容介绍(一) 炊事班的故事1第一集

《炊事班的故事2》各集内容介绍(一)第1集01. 我是班长胖洪觉得既然被评为优秀炊事班,就得有点优秀的样子,自己一个人智慧实在有限,于是用洪氏激将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每人当一天班长,每人出一个主意,把炊事班变得更加尽善尽美,大家都针对

莫砺锋百家讲坛《白居易》的内容介绍 百家讲坛白居易讲稿

莫砺锋百家讲坛《白居易》的内容介绍主讲人简介:莫砺锋,1949年4月出生,江苏无锡人。1979年至1984年师从南京大学中文系程千帆教授攻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位本土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时担任中

小学生经典诵读内容介绍 小学生经典诵读

小学生经典诵读内容介绍一年级(上学期)经典诵读:《三字经》必读书目:《小布头奇遇记》孙幼军泛读书目:1、《舒克和贝塔历险记》郑渊洁2、《戴小桥和他的哥儿们》梅子涵3、《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爷爷真的有办法》

卫金桂的《中国女博士》内容介绍 中国第一个女博士

《中国女博士》内容介绍梅是一位出生贫寒、母亲早逝、遭父亲遗弃、带着妹妹闯荡生活的女子,靠着自身的顽强奋斗与周围好心人的帮助,令人难以置信地一步步完成了从初中到大学专科,再到本科、硕士、博士的艰难学业,同时经历了曲折多舛的

声明:《黄道婆 黄道婆传奇内容介绍》为网友复制故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