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分级诊疗 深圳分级诊疗怎么做

  “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这种分级诊疗是近年来深圳市卫生部门所提倡的,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瓶颈”。比如市民最常见的抱怨,“社康中心治不了,还得去大医院”。

  怎么解决这些“瓶颈”问题呢?昨日,在深圳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纷纷支招。

  “分级诊疗在国外很普遍,比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病人首诊都是在社区看家庭医生,家庭医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才转去专科医生那里就诊。”前不久刚从国外调研回来的政协委员姚晓明说。

  他认为,澳大利亚能实现分级诊疗,在于对医生的诊疗水平有严格把关。姚晓明说,相比之下深圳社康中心医生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具有主任医师职称的医生较少,市民对社康中心的诊疗水平不放心,宁愿舍近求远去大医院。此外,社康中心诊疗设备较少,治疗方式也受限。

  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从去年8月起,要求每家市属公立医院扶持10家社康中心,每天派出一名医院的专家下到社康中心出诊。目前已经试点了64家社康中心。

  不过,钟山委员表示,医院的专家到社康中心出诊,一天诊疗的患者仅十几人。如果这名专家在医院出诊,一天的门诊量是五六十人。“专家下到社康,如果市民不知道,也是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浪费,要避免这种状况的出现。”

深圳分级诊疗 深圳分级诊疗怎么做

  “长期来看,要使得普通门诊下沉到社区,还是需要培养足够多的合格全科医生。”林汉城委员指出。

  来自深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计显示,2015年,深圳市有全科医生3300名,按常住人口计算,每万人全科医生数为3名。而业内人士指出,如果按实际居住人口计算,深圳市每万人仅有全科医生1.9人。记者了解到,为了提高深圳全科医师数量,从今年起,深圳每年要招聘全科医师1000人以上,争取到2025年,实现每万人有全科医生8人的水平。

延伸阅读:自主定价还是分级诊疗 破解看病难到底依靠谁“老父挂号见医生儿子”更见分级诊疗的迫切降低市民生活成本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深化医改分级诊疗 南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山西分级诊疗试点探索 人才是关键促进分级诊疗 让大医院不再拥挤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8151/855802586887.html

更多阅读

医药行业分级诊疗 县域医院将成分级诊疗医药主战场

  《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分级诊疗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逐步形成。县级医院主要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

分级诊疗 分级诊疗困境药方 让医生享有执业自由

  按照国家政策指向,2020年要建成分级诊疗体系。然而,分级诊疗体系是行政主导建立,还是社会发展形成,争端不断。如果是前者,过去六年新医改数万亿的投入,为何毫无效果,值得琢磨再琢磨。  有声音认为,改革的艰难,缘自医院、医生、医保、

甘肃省分级诊疗病种 甘肃省分级诊疗 300种病只能在基层治

  分级诊疗的大招来了,限定在基层治疗的病种。  继重庆祭出此大招之后,甘肃也于近日新增了150个只能在县级医院治疗的病种,加上2014年制定的100个只能在县级医院治疗病种,50个在乡级卫生院治疗的病种,总共300个病种基本上和三级医院

声明:《深圳分级诊疗 深圳分级诊疗怎么做》为网友满满的阳光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