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的结局

袭人是红楼梦里贾宝玉的贴身丫鬟,可以说,袭人是贾宝玉祖母给贾宝玉准备的通房丫头,而通过一些描写也能看出袭人其实是委身给了贾宝玉的,那么,作为贾宝玉的通房丫头,袭人的结局怎么样呢?
新版《红楼梦》袭人剧照
袭人的结局算不上好,她被贾母送进贾宝玉的住所时便自己揣测,贾母把自己送到贾宝玉身边应该是要让自己做姨娘,服侍宝玉的。因此,袭人就一直将自己当成了贾宝玉的侍妾的备选,只等贾宝玉长大了,她就是贾宝玉的侍妾了。
因此为了自己能做姨娘,袭人费尽了心思,她向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面前告密等等,深得王夫人的喜爱,最终成为了王夫人在怡红院的心腹,王夫人也多次暗示袭人会是贾宝玉的准姨娘。但是后来,贾宝玉突然失踪了,那时的袭人还没有名分,算不上是贾宝玉的侍妾。虽然袭人想等贾宝玉哪天回来,但是她没有什么名分,等贾宝玉回家不合封建礼数。王夫人等体谅袭人,怕让袭人白白等待,于是让人找了一门亲事。袭人本来想自杀,但她心性温和纯良,迟迟不能下决定。后来知道自己的丈夫是贾宝玉的旧相识蒋玉菡之后,袭人认为他们的婚姻是命中注定的,于是和蒋玉菡平淡的过了一生。
袭人的结局算不上好,因为她心心念念的贾宝玉最终没有和她在一起。但是袭人的结局也不算不好,贾府败落的时候死的死、病的病,她嫁蒋玉菡是不幸中幸运。
袭人告密
袭人告密是小说中暗含的一个情节,袭人告密指的是袭人向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告密,把怡红院里丫鬟说的私密话跟王夫人说了。
《红楼梦》袭人剧照
袭人告密使得王夫人非常的生气,一气之下就去了贾宝玉的住处——怡红院。王夫人赶走了怡红院中贾宝玉最喜欢的丫鬟晴雯,晴雯当时病重,王夫人赶走她直接使得晴雯因为病重而死去。袭人告密说出怡红院中很多丫鬟说的私密话,直接燃起了王夫人的怒火,也就导致了四儿、芳官等人的离开。袭人告密深得王夫人的喜爱,但同时也被怡红院的主子贾宝玉的怀疑。虽然袭人告密在小说中作者并没有明确的描写,但是在其他细节处都可以证实。袭人在被贾宝玉质疑询问的时候,她一时说不出来话,如果她不是做贼心虚,聪明的她怎么会连话都说不清呢?况且她的心中只有宝玉,按理她应该急着辩解,但是她却说不出话来。
综上所述,袭人告密虽然是小说中暗含的情节,但是在小说其他地方对于袭人的描写可以证实袭人告密是真实的,不是读者猜测的。并且她的告密直接导致了晴雯等人被赶出贾府,最后晴雯病重死去,她是有责任的。
所以说袭人告密其实是袭人认为自己可以成为贾宝玉的侍妾,所以站在侍妾的角度管着怡红院的丫鬟,并且想方设法的讨好贾母,算不得光明的做法。但是袭人也是被爱冲昏了头脑,才会做出如此小气的事情。
袭人名字的由来
袭人是《红楼梦》中贾宝玉身边最受欢喜的丫鬟,曹雪芹笔下有言“谁知公子无缘”,足以可以看出袭人和贾宝玉的关系是极为亲昵的,甚至认为袭人对于贾宝玉的感情已经超过了寻常的主仆之情了。
87版《红楼梦》袭人剧照
从袭人的名字中中,便可以看出,袭人和贾宝玉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袭人的本名为花珍珠,而后因为贾宝玉给袭人取了一个几好听的名字“袭人”,从此便有了袭人这个名姓。
说起袭人名字的由来,便不得不说一说袭人的身世了,袭人的本姓是花,名唤蕊珠,即袭人的本名是花珍珠,原先袭人进贾府也是服侍贾母的,因而在贾母的身边很是乖张体贴,因而很受贾母的欢喜。然而贾母十分的疼爱贾宝玉,所以后来便将袭人指派去服侍贾宝玉了。但是贾宝玉却不喜欢袭人原来的名字花珍珠,只觉得很是俗气,与袭人本身的高雅脱俗格格不入,因袭人的姓花,贾宝玉便想到了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的诗“花气袭人知骤暖”,如此便是“花气袭人”的意思了,并且其中的内涵很是深厚,有陆游的诗歌作为典籍,顿时让袭人的名字不同寻常,但是袭人的名字却遭到了贾府中的人不解,甚至不满,只觉得“袭人”两个字不像是正经女孩子的名字,但是贾宝玉执拗,终于还是让袭人由来新的名姓。
从袭人名字的由来的经过中,不难看出来,贾宝玉对于袭人的偏爱之情,以及对于古代封建势力的叛逆反对精神。
袭人评价
袭人在《红楼梦》中一直都被人称为是薛宝钗的影子,后人对于薛宝钗的评价通常是褒贬不一的,并且主流的思想都是在批判着薛宝钗,而袭人作为薛宝钗的影子,关于袭人的评价,素来都要比薛宝钗的评价要好很多。关于袭人的负面的评价实在是少了很多的,甚至有些都是牵强附会的。
87版《红楼梦》袭人剧照
有人说袭人是伪善的,但是袭人真的又不是真的善良吗?至少对于自己的主人,有着一个奴婢该有的本分,虽然是不逾越自己的身份的,但是不能否认袭人的内心的真正善良。作为贾宝玉心中十分重要的婢女,袭人基本上已经做了超过自己本分很多事情,但是对于贾宝玉,袭人从来都是一心一意地,甚至不惜自己的一切,哪怕是贞洁。对于袭人和王夫人之间的关系,素来也是为人诟病的,但是袭人的做法又何尝不是唯一的做法呢?袭人总体而言还是考虑周到的,在大观园中,基本上独有袭人作为一个婢女能够受到众人如此多的喜爱,无论是林黛玉、薛宝钗还是其他旁人,袭人待人的心思还是极为善良的。
但是袭人的身上的确有很强的奴性色彩,这也与当时的封建社会分不开,袭人是奴婢出生,自然面对主人有很强的奴性色彩,甚至心甘情愿去做一些事情,但是并不能因此否认袭人。从古至今,那么多的奴婢并没有哪个因为曲意逢迎而遭到历史的谩骂,因而袭人的奴性色彩是可以理解的。
总体而言,关于袭人评价基本上是好的,但是近年来不断有学者对于袭人评价做了较大的改变,但还仍需商榷。
爱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