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药膳食谱 秋季进补 秋季进补 药膳不是人人都适合

中医专家指出,不少老广钟爱药膳,却忽视了药膳食疗的禁忌,中医药膳的最基本原则是辨证,哪怕是平和的补药,如不对症或不适合体质,不但无效,反而会危害健康。

 

  药借食力,食助药威,中医历来讲究“药食同源”。一直以来,药膳因其具备“寓医于食”之功能而广被推崇,几乎每户人家都储备几味药材,用于煲汤煲粥。

  中医专家指出,不少老广钟爱药膳,却忽视了药膳食疗的禁忌。有些人只了解药膳食疗对人体健康的有益方面,不注意药膳食疗的禁忌,容易酿成不良后果。专家提醒,每味中药的性味、归经、主治和用量禁忌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医药膳的最基本原则是辨证,哪怕是平和的补药,如不对症或不适合体质,不但无效,反而会危害健康。

  药膳并非人人适合

  药膳,即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食用得当可以达到调理、保健、养生的效果。随着秋季进补时节来临,不少餐馆纷纷打出药膳的招牌,宣称药膳中的中药能辅助治疗某些疾病,食用药膳“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吸引了不少顾客。

  “药膳虽然有一定的滋补作用,但并非人人适宜,不要凭个人喜好随意食用,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食用。”广东省中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郭丽娜提醒,食用不当不仅起不到滋补健身作用,还可能损害身体健康。青少年尽量不要食用药膳,尤其是未成年儿童不宜服用药膳,因为儿童新陈代谢旺盛,根本不需要滋补。

  郭丽娜表示,药膳要达到其功效有两个前提,首先是对症下药,其次像甘草、莲子、枸杞等药性平缓,需要坚持食用才有效果。有些人认为药膳上写了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有效果,就认为只要吃药膳便可以了,不再服药,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绝对不应该停药。药膳虽有不少好处,但在很多疾病的治疗上,其针对性和治疗效果远不及药物,只有两者配合应用,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医专家指出,不少老广钟爱药膳,却忽视了药膳食疗的禁忌,中医药膳的最基本原则是辨证,哪怕是平和的补药,如不对症或不适合体质,不但无效,反而会危害健康。

  “中药讲究个性化,没有一种中药能治好所有人。一个人适用的中药,并不代表另一个人也适用。”广东省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王昌俊表示,任何药膳、草药都不能替代正规的治疗,拿高血压来说,高血压患者有不同的体质,有些人为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症候,这时可用夏枯草、决明子、菊花等清肝降火作用的药材辅助治疗。可有些高血压患者的体质为肾虚或脾虚,吃这些中药则适得其反。应该由中医师辨明体质,对症下药。中药若不对症别说耽误治疗,还会伤身。是药三分毒,中药同样如此。

  王昌俊认为,药膳的着重点应该在“膳”,其次才是“药”,它的主要作用不在于治病。所以药膳首先得满足美味可口、吃得舒服的要求,别舍本逐末。他提醒,每味中药的性味、归经、主治和用量禁忌都有自己的特点,中医药膳的最基本原则是辨证,哪怕是平和的补药,如不对症或不适合体质,不但无效,反而会危害健康。

  “有些市民自己动手做药膳,最好选曾经吃过的、熟悉的材料入膳食,别盲目使用一些偏方,否则会有风险。”郭丽娜建议,别选太复杂的方子,尽量选择性质平和的中药,别选特别寒凉、特别辛热的药材。

  药膳进补要“三注意”

  中医专家指出,市民在食用药膳进补时要注意三个方面,分别是因人而异、掌握剂量以及合理配伍。

  每个人的体质不尽相同,药膳应因人而异。一般而言,温补药膳适合于阳虚体质;清补药膳适用于体型较胖、阴虚阳亢、肝气旺盛者,或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者;平补药膳一般人都可食用,对体质较差、阴阳两虚、气血两亏者也较适用。老年人气血衰少,生机减退,适于补益肝肾为主。

  此外,处于不同地理环境的人由于气候不同、生活习俗不同等因素,在体质、品格、易患疾病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因而选择药膳应随地域而注意轻重厚薄,及南甘、北咸、东辛、西酸的性味偏俗。

中医专家指出,不少老广钟爱药膳,却忽视了药膳食疗的禁忌,中医药膳的最基本原则是辨证,哪怕是平和的补药,如不对症或不适合体质,不但无效,反而会危害健康。

  西药有严格的用药剂量,中药也很讲究用量,量大量小直接关系着药效。而对药膳组方中有过极之偏或含有毒成分或难以入膳之味的药物,要适当加工,以达到洁净、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以及矫正不可入膳之味。如果不分剂量及毒性大小,盲目使用,也是很危险的,有时会引起严重后果。据介绍,有人一次用20克人参煨汤,服用后导致鼻出血,专家提醒市民应引以为戒。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中药师丘振文表示,药膳是调理性饮食行为,是介于“药”与“食”之间的特殊膳食,需要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因人而异,因人施膳,而不是“一锅煮”。而药膳烹调师既要掌握基本的烹调技术,还要熟悉中草药规范的使用原则,否则将减弱药效。

  药膳还讲求配伍,中医在用药过程中有“七情合和”之说。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以及辛、甘、酸、苦、咸五味,配制药膳必须根据药物的性味来定,不可随意“拉郎配”,否则会降低药效或适得其反。做药膳用药如同中药的煎法,按照规定哪种先煎,哪种后煎,如薄荷辛温芳香,若炖煮时间一长芳香气味易散发,就会降低药效。

  ■贴士

  升阳气数黄芪,要补脑吃桂圆

  坐久了,站起来就会头晕眼花,这种低血压状况多见于身体虚弱的人,中医认为,这属于“清阳不升”,最好的调理药物就是黄芪。由于黄芪性升,那些面红耳赤、肝火旺的人就不要再碰了。

  广东省中医院芳村分院消化科主任陈延表示,黄芪和党参相似,都是补肺脾的药物。与党参不同的是,黄芪补中有升,能治疗一切中气下陷引起的问题。所谓中气下陷,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脏器往下掉(比如胃下垂、子宫下垂、脱肛等)。中气下陷时,还可能表现为慢性腹泻;女性中气下陷时,还会表现为月经不止等崩漏的情况。

  当然,黄芪这种“升”的作用不仅对脏器有效,它对整个人体的生理活动都有一定的效果。比如体位性低血压,其根本就是血压“不升”,用黄芪的目的就是要把血压“升”上去。陈延建议,在平时的食疗调补中,可以把黄芪配合其他药材一起用,比如黄芪配当归就有很好的生血补血作用,特别适用于那些气血亏虚的人(月经过多、面色偏白或经常头晕眼花的女性)。如果有低血压或脏器下垂,黄芪和党参合用则更适宜(10-20克)。

中医专家指出,不少老广钟爱药膳,却忽视了药膳食疗的禁忌,中医药膳的最基本原则是辨证,哪怕是平和的补药,如不对症或不适合体质,不但无效,反而会危害健康。

秋季药膳食谱 秋季进补 秋季进补 药膳不是人人都适合

  用脑过度会让人感觉特别累,此时可用桂圆(龙眼干)调理。中医认为,思虑过度会劳伤心脾。所以,桂圆对脑力劳动者、经常加班熬夜,或者思虑较多、心情不畅的人有调理作用。

  陈延表示,大多数补血药都是通过走肝和肾这两条途径起作用的,因为肝主藏血。桂圆则“另辟新径”,它走的是心、脾、胃这三条经络。因此,同属补血之物,桂圆在补血之余,特别擅长调理心、脾受损造成的疾病。

  出现失眠、健忘、头晕、心慌等情况时,桂圆就能在补充气血的同时,起到安神解忧的作用。正处于更年期的女性,也可以经常吃几粒桂圆来调理身体(6-9克)。

  除此之外,常吃桂圆,皮肤会变得更有光泽和更红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平素的体质就是阴虚火旺的,或者是体质较好(中气十足、身体壮实)的人,不适合经常服食桂圆,否则,易引起“火盛”。(图片来源:华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8651/435690416697.html

更多阅读

春季进补食谱 秋季进补食谱牛尾汤制作方法

  立秋以后,天气渐渐凉爽起来,可以吃些肉食进补了。牛尾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具有益气血、强筋骨、补体虚、滋颜养容等作用,是秋季进补的佳品。下面介绍一下韩式牛尾汤的做法。秋季进补食谱牛尾汤制作方法原料与调料:牛尾2公斤,

宝宝秋季营养食谱推荐 秋季进补牛腩食谱推荐

  牛腩含蛋白质丰富、脂肪含量低、矿物质和维他命B群,营养这么丰富的食材,大家真的要吃。那么到了秋季有哪些进补的牛腩食谱呢?跟着爱华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秋季进补牛腩食谱  一:芋头牛腩煲  食材:牛腩、芋头、山楂

春季进补食谱 冬季进补食谱有哪些

  人们都知道身体不好要补,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怎么补而踏进了进补误区伤了身体。那么,你知道冬季进补食谱有哪些吗?下面就由爱华网小编给你介绍冬季进补食谱,希望你喜欢。  冬季进补吃什么  香菇焖虾  材料  大虾2

春季进补食谱 冬季进补壮阳食谱

天气也越来越寒冷,还没有做好冬补的人们也不要急,趁着天寒,以药膳入食,滋补效果也是很好的喔!这里教你冬季饮食知识,告诉你冬天吃什么好,推荐两道药膳帮你调理身体,快来学习,赶上冬补的末班车。阳气初生,正式补阳气的好时机,趁此时令冬令进

春季进补食谱 冬天进补食材_冬天进补食谱介绍

冬季气候严寒,自然界的动植物均处于收藏蛰伏的状态。人也同样顺应着自然界的变化,进入冬藏季节,正象中医古籍《内经》所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冬天进补食材都有哪些呢?不急,下面有准备精心为你准备的冬天进补

声明:《秋季药膳食谱 秋季进补 秋季进补 药膳不是人人都适合》为网友挽弦暮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