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唐诗 三个道士半碗酒 一句唐诗传千古

『李道士』

大唐天宝年间,也就是西历744年左右的一天。

一个姓李的道士落魄地离开京城,虽然在那里,他曾经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而且还一直被后人称颂,可当时,李道士孤身一人,倍感世态炎凉,离开的路上,陪伴李道士的,只有一把剑一壶酒和满肚子的才情。

曾几何时,长安城里,李道士声名鹊起。

当朝一把手,也就是皇帝,闻听李道士前来,都会亲自出迎,而且十分赏识他,不管是和大臣们当堂商谈国事,还是在后宫中与妃嫔把酒言欢,哪怕是携百官出游,也时常邀请李道士陪同。

而皇帝大妹妹也是当时著名坤道的玉真公主在李道士面前更是典型的小迷妹一个,时常看着李道士送给她的那首诗“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心里默默想着别人不知道的那些心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李道士本来就出身没落,偏偏为人持才放旷,桀骜不驯。曾经有次喝醉后,皇帝让李道士给写个小曲,李道士借着酒意,竟然让两当朝一品大员来给他脱鞋研磨,否则就撂挑子不写,两副国级领导相互看了看,又瞅了瞅稳坐在上面的正国级皇帝,啥也别说了,两人撸胳膊挽袖子,委屈地像个丫鬟似的,伺候都已经断片成一嘴酒气满脸通红的李道士写好小曲,皇帝看过小曲赞赏不已,下面两副国级使劲鼓掌叫好,可明眼人都知道,这梁子从此算接上了。自打那以后,两个副国级找到机会就给李道士穿小鞋,还时不时本着没有机会也创造机会的朴实作风在一把手面前轮番给李道士上眼药。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

时间久了,皇帝自个儿也琢磨,“这李道士,人是不错文章也写的妙,业务能力过硬,可周围人都说他不行,我每天听着实在烦,为他一个人也不能把所有人都得罪了,干脆让他走吧,省得周围这帮家伙闹”。这理由听着挺操蛋,但能这么想这么干的人,天宝年间就有,到今天也不少。

就这样,李道士挺着一身傲骨,满肚子才情里加上些许不平和牢骚,离开长安,离开这个当时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作为一个千百年前的长漂老前辈,李道士的长漂梦碎了,而且稀碎稀碎。

离开长安后,李道士一心向道,心无旁逸,先到济南紫极宫正式受箓,作为当时顶尖文案或者说段子手,受箓这种大事,必须得写在日记里,于是一首绝句流传下来。

“道隐不可见,灵书藏洞天。

吾师四万劫,历世递相传。

别杖留青竹,行歌蹑紫烟。

离心无远近,长在玉京悬。”。

然后,就在李道士漫游华夏大好河山时,另外两个道士也要出场了。

『岑勋』

鸣皋山隐居道士,《河南通志》说此山在嵩县东北50里。

这位岑爷的身世比李道士还隐秘,当代有人考据说李道士可能是玄武门之变中被李世民杀死的建成太子后裔,而对于岑勋,身世来历一概不知,只知道盛世大唐曾经有这么个人,曾经隐居在鸣皋山,还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而这篇文章被另外一个人写在石碑上后,结果,这块石碑成了国宝。另外这个人叫颜真卿,这块石碑今天被称为多宝塔感应碑。

练过书法的小伙伴,大抵知道多宝塔碑,没练过书法的小伙伴,也不会不知道颜真卿。

可岑勋,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即使道末写出来了,我相信还会有不少人读错,记住这个人吧,除了他的姓还有他的名,哪怕不是因为李道士的诗,也因为多宝塔碑!

岑cén勋 xūn!

『元丹丘』

胡紫阳真人高徒,李道士一生中最重要的友人之一,对其影响极深,在两人二十多年的友情中,李道士写给元丹丘十四首诗,而前面提到过,贵如玉真公主,都把李道士赠予的一首诗奉为珍宝。

后世,常将李道士与他另一位小他十来岁的好友齐名,而这位好友终生才得到李道士三四首赠诗,就这样还乐得心花怒放,写道: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千古唐诗 三个道士半碗酒 一句唐诗传千古

十四首诗,元丹丘在李道士心目中的分量可见一斑。

『三个道士半碗酒 一句唐诗传千古』

颍阳山上,那个早该来到的下午或者傍晚,李道士,岑勋和元丹丘相遇了。

可能是早早就约好的,也可能是偶然相逢,毕竟这世界太小,而这三个主角又如此有缘。

好友相逢,喝酒。

好道友相逢,一样喝酒。

三个道士围坐一堂,别管酒量如何,眉眼相顾之际,后世有名为白乐天者,留有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也堪堪用在此处。

碗里流传着风光长寂寞,李道士诗称国手徒为尔。元丹丘引杯添酒饮,岑勋把箸击盘歌,却是蹉跎岁月催人老,磨折太多。

喝到兴处,李道士如椽巨笔一挥,沿用乐府古体写就一首名动千古的长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没错,李道士就是李白,一个从小就“十五游神仙”,“结发受长生”剑术高超会炼丹受过箓更能写得一手好文案的道士。

而这句“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硬生生地让我们记住了那个大唐,和李道士共同举杯的还有另外两个道士,一个叫岑勋,一个叫元丹丘。

李道士还有几句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只恨古人今不见,惜未闻古之高风耳。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8951/570684944791.html

更多阅读

情圣诗人李商隐生命中的三个女子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句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人。父亲当过获嘉县令,罢官后为谋生计,到浙东(绍兴)、浙西(镇江)为人幕僚。宪宗元和十五年(820)逝于镇江,其年李商隐九岁;上有老母,三个姐姐,下有一弟。李商隐,名寓“商山隐者”

三个大傻大闹宝莱坞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800

这三个大傻不是一般的大傻,是了不起的大傻。因为他们敢于反抗,敢于跟错误的教育制度说不。电影以两个学生的打赌为线索,一直延伸。三个学生进了我们相比于中国的清华北大的大学,应该说这里的学生都是相当优秀的。但是他们学习方法不一样

声明:《千古唐诗 三个道士半碗酒 一句唐诗传千古》为网友炒鸡帅的小哥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