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说:鸡鸭鱼肉都不敢吃了,最近全素!
抛去荤腥,蔬菜素菜类在国内市场种类还是很多,可取可食的皆可搬上餐桌,春季还是野菜的生长旺季,可想,餐桌还是很丰富啊。
在国外就没有那么好了,没有绝对熟悉可食的野菜物种轻易不敢下手去采食,现代人都很谨慎小心,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其间也少了很多乐趣。有年在郊外随朋友钓鱼,看见池塘边好多干枯的一米来高垂倒的蕨菜杆,心头一阵窃喜:这是野菜中的美味--蕨菜啊!那时正值晚秋,在外时长就会觉得脚底生凉,身子不活动也有点儿发抖的感觉。心想:来年春季赶来这儿采蕨菜多好,至少可证实它是不是蕨菜,满足心头这一好奇...
一晃至少三个年头过去,我们却没有再次踏入那块野地,蕨菜肯定也是长了又老老了又枯,来年又焕新...
这就是一直没有付诸实施的脑底计划,胆儿越来越小,连去证实它的机会都被自己各种理由而搪塞。再看吧...
还有人说起,去森林里采挖野韭菜,蘑菇,这些都是鲜美野味。野韭菜搬回了家移植,且见初露韭菜苗...
多开心鼓舞的事啊。中国人就喜欢探寻野味,满足口腹,在国外找到这些乐趣三五结伴收获而归,多有成就感。
野味说完,轮到家常。
茄子,总是家常菜的首选。个大的,长条的,小的,圆的等等,颜色也有紫色,青色,白色多种种类。可茄子却很少搬入德国人的家庭。
“茄子?不喜欢”。这是出自很多德国人口中的话,对茄子没感情。至少在亲友家从来没见过他们来折腾茄子为食物,就连相处多年的公婆家也没见他们买过做过茄子。亲友来我们家尝试茄子却口舌一新:原来茄子做出来可以这么好吃。中国最家常的餐食可让德国人开眼畅怀。小尖椒没有大本事,家常菜是可做得纯正味美的。
今日我们就不去触碰那大鱼大肉,来看我家的家常茄子吧。家乡管它叫“煎茄子”,茄子吸油,这个大家都知道。没有油水做出来的味道是绵塌塌憨憨的傻味儿。总之吃在嘴里不带劲儿,不好吃,这个大家一目了然吧。
茄子切条,泡去紫水,捞出沥干
青红椒,蒜头姜片,葱段
锅里放多一点油,油热入茄子
翻炒变软变色
别放盐,否则会变“黑”茄子,影响外观
油光发亮软香扑鼻的“煎”茄子盛盘
没放盐的茄子色泽好看
锅入油,下姜蒜爆出香味
下青椒段,青椒辣的话可放一点盐,这样辣椒入味可缓解生辣
翻炒
红椒段
翻炒
倒入油煎茄子,翻炒

差不多都熟后,放盐
葱段
胡椒,味精
喜欢的可淋几滴香油,不喜则免
有一点点辣,带着鲜香的家常茄子就出炉了
这是我们家的版本
有些放油里炸,只是觉得一次没必要用那么多油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适合自己就好
吸油后的茄子是发亮的,软软的很有肉头,吃起来很下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