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复习指导方略—历史

推荐阅读:
高三历史近代部分总复习资料:近代世界的科学技术 高三历史近代部分总复习资料: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高三历史现代部分总复习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激动而又紧张的2010年高考尘埃落定,携带着憧憬与挑战的2011年备考序幕正缓缓拉开。那么,怎样复习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结合2010年高考,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万丈高楼平地起——依托考纲夯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复习时要做的事有很多,面对一大堆复习资料同学们可能不知该如何下手。千头万绪抓根本。什么是根本?那就是基础。近两年高考考查能力的分值增大,但若没有牢固掌握主干知识,能力的提高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不论试题形式如何变化,“万变不离其宗”,历史学科的基本框架、基本技能和技巧不会发生变化。所以,在复习时同学们应注重对重要史实、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基本线索等主干知识的掌握,这也是考纲和高考的主要要求。

  如: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等。对这部分知识,一要切实加强记忆,二要充分理解,三要进行联想。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多角度联想的基础上夯实知识,提升能力。

  二、宏观在宇、微观在握——构建网络抓联系

  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根据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加以整理,简化成历史线索,以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抓“点”—串“线”—铺“面”—织“网”,构建成“点、线、面、网”立体式的知识体系。具体来讲就是:

  1. 抓“点”

  “点”,就是历史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即坐标。一系列关联的“点”就可以串联为一条线。如复习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时可抓住四个点:(1)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3)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4)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 串“线”

  “线”,就是有内在联系的历史事件构成的知识线索。如,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涉及的知识点有秦朝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汉朝郡国并行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北宋二府三司,元朝行省制度,明太祖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这些 “点”构成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秦朝)—发展演变(汉至元)—强化(明清)的“线”。

  3. 铺“面”

  “面”,就是某一时期或阶段历史的全部内容构成的知识整体。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这一部分知识可以总结为:

  一是巩固政权(重要措施,如抗美援朝、土地改革);二是恢复经济(建立国营经济、合理调整工商业等措施);三是完成过渡(两项措施: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四是民主法制建设(1949年《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的颁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五是外交建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亚非会议等);六是科教文化(文艺:“双百”方针。教育:开基创业,确立方针)。

  通过上述总结,不仅可以迅速掌握主干知识,还有利于构建知识体系,把握主干知识间的联系。

2011年高考复习指导方略—历史

  4. 织“网”

  高考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因此在复习中不能仅限于复习某个知识点,而应该纵横联系,前后贯通,构建“网状”知识体系。织“网”就是把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织”成完整的、立体的网,实现学科内的“超级链接”。下面以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为例进行展示:

  通过抓“点”—串“线”—铺“面”—织“网”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可以有效掌握某一专题或阶段的整体内容,从而发现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只有这样,解题时才能“撒得开、收得拢”。

  关注社会现实、注意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以史为鉴,是历届高考的重要命题思路。高考历史试卷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关注社会热点,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2011年高考仍可能关注一系列社会热点,同学们在复习时应加以注意。

  1. 关注2010年和2011年的周年历史事件。如: 2010年是八国联军侵华110周年;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等。

  2. 关注2010—2011年的社会热点,尤其是长效热点。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问题等。

  当然,高考考查的不是热点本身,而是热点涉及的历史主干知识及相关能力。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以热点为载体,分析、思考和挖掘与热点相关的历史知识,培养运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规范性训练

  复习不等于读、背知识,高考也不仅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近两年高考考查能力的倾向十分明显,这些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的复习、经常的练习中逐渐形成的。

  就考试来说,需要具备三种基本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掌握这些能力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 理解试题中常用词语的含义

  试题中的常用词语有三类:一类是回答问题的中心词,如原因(为什么)、措施、目的、本质、意义、影响、启示等;一类是回答方式的限制词,如指出、说明、评价、概括、分析等;一类是回答依据的限制词,如根据(依据)、结合、联系、综合等。

  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找准这些词语,这有助于准确、完整地回答问题。

  2. 掌握答题的一般方法

  (1)选择题

  ①审读题目(从题干到备选项),弄清限制性条件(如时间、空间、程度等),理解特殊词语的含义,答案应该符合每一个限制性条件。

  ②对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变换思维方式,反向排除。

  ③对备选项中提供了新知识的题,判断另外三个备选项是对还是错(以熟定新)。

  ④对材料型选择题,坚持一点:读懂材料。因为这类题的答案大都与材料有关,在材料中有对应语句(信息),如题干“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2)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是历史高考的重要题型之一,也是同学们最容易失分的。在复习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尤其是规范性训练。

  ①读懂材料。联系所学知识,弄清考查的是什么知识;分析并明确材料中的史实和观点,并分点或分层次理解。

  ②仔细审题。通过审题,明确三个方面:回答内容、限制条件、回答依据和方式。一般而言,材料解析题在设计问题时对回答依据都有明确的规定(根据答题依据可以确定答案的来源),大致情况有三种:A.根据(依据)材料……回答……(答案一般在材料中);B.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由从材料中提取的信息和所学知识组成);C.没有规定答案来源(先看问题与材料是否有关。若有关,首先根据材料回答;如不完整,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如问题与材料无关,则据所学知识回答)。

在审题时要注意两点:

  A.把模糊时间转化为明确时间。在一些试题中,时间是相对模糊的,如“改革开放初期”“‘冷战’结束后”“近代以来”“清朝晚期”“中国近代”。

  B.注意“各”“及其”“哪些”等词语,防止遗漏要点。

  ③规范表达。

  A.格式规范。

  B.书写规范,字迹清晰。

  C.按顺序回答问题,观点与史实结合,不写与答题无关的话。

  D.在答题时要注意四点:

  ★按问作答。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根据分值确定答案要点的多少。

  ★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回答,克服思维定式,坚持“论从史出”。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准确辨别材料观点的正误。这是因为材料题所引用的材料多是原始史料,有些材料可能是封建史学家或资产阶级史学家的观点。

  ★怎么问就怎么答,避免画蛇添足,弄巧成拙。如“请列举近代法国侵略中国,给中国文化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的最突出事例”,本来只要答出“焚毁圆明园”就行了,但有的学生答“八国联军焚毁圆明园”,结果因史实性错误而不能得分。对那些没有明确要求回答时间、人物等的设问,尽量不要多答,以免出错。

  五、月是故乡明——关注地方历史

  突出地方文化魅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历史高考的一大特色。省(区、市)自主命题有利于各省(区、市)挖掘本省(区、市)丰富的命题资源。如:山东省可以考查山东籍的历史人物及其思想、古代山东地区拥有的辉煌灿烂的文化;广东省可以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江苏省可以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复习时,可结合本省(区、市)实际,对本省(区、市)的历史适当挖掘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

 


三、视线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联系热点,渗透历史,创设新情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9151/555823696278.html

更多阅读

2014年高考复习每日学习计划安排

   对于学习来讲,除了要对一年以来高考复习的时间要统筹安排外,合理安排每日时间,最大效率得提高复习效果尤为重要。以下每日学习计划安排,考生可以参考进行。  早上6点-8点:一日之计在于晨,对一般人来说,疲劳已消除,头脑最清醒,体

2014年高考复习计划怎么制定

   此处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一条路了。同样,条条大路通罗马,冷静分析下,总有一条适合自己的宽广大道。哲学家马克思告诉我们,面对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学习计划,对旁人而言,也许只不过是毫无意义的四个字。但对于时间宝贵的

2015年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出满分作文

   梁·萧统在《文选》里说:“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首先要“沉思”,要潜心构思,然后再借助美丽的语言把事义表达出来。  知识点睛  构,在这里不仅指结构,而且指整体。思,是以抽象思维为主导、包括形象思维、潜意识思

2016年高考理综复习技巧指导

   2016年高考理综复习技巧指导   一、高考复习规划  高考的复习在于合理的规划和持之以恒的投入。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盲目的题海战术和不眠不休的延长复习时间,往往收效不大。尤其是理综课程,分为物理化学生物,每

2015年高考复习如何提高复习质量

   目前,广大高三生的高考复习正进行得如火如荼,虽然同学们的复习时间差不多,但复习质量和复习效果却大有不同———有的同学所用时间不多,但复习质量很高;有的同学非常用功,但复习效果却一般。那么,在高考复习中如

声明:《2011年高考复习指导方略—历史》为网友閊魺故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