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义街六号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_尚义街六号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一、 名词解释及简答

当代文学分期

①1949至1966年的十七年②1966至1976的“文革”十年、③新时期(76或78年至今) 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召开;确定: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以文艺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

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

三突出

在文革期间,江青等人提出的一种文学创作原则,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与典型论、主旋律等的关系) 地下文学

在文革期间,群众自发进行创作,通过非公开渠道进行传播的文学,主要特征是真诚的创作态度、独立的思考和多元的艺术探索。地下文学的主体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代表作品有食指的《相信未来》、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革命历史小说

通过对现代已来特别是共产党成立已来的革命斗争和历史进程,参与到历史合法性的叙事之中。代表作品有曲波的《林海雪原》、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等。 潜在写作

指17年和文革期间,许多被剥夺了正常写作权利的作家们的创作,包括他们当时不能发表的作品和本无发表预期的日记、书信等。如丰子恺的《缘缘堂续笔》,食指的诗,沈从文的家书等。

朦胧诗派

1980年开始,诗坛出现了一个新的诗派,被称为“朦胧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为先驱者的一群青年诗人,从一九七九年起,先后大量发表了一种新风格的诗。朦胧派诗人是一群对光明世界有着强烈渴求的使者,他们善于通过一系列琐碎的意象来含蓄地表达出对社会阴暗面的不满与鄙弃,开拓了现代意象诗的新天地,新空间。文革后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如北岛、舒婷、顾城、杨炼等人。

朦胧诗

开始于北岛主编的杂志《今天》,舒婷、顾城、杨炼等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借鉴一些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情绪与思考。他们所创作出来的诗歌,与当时诗坛盛行的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诗歌风格呈现截然不同的面貌。这些诗歌后来被统称为“朦胧诗”。

白洋淀诗群

出现于1970年代末,白洋淀是当年无数知青下放点之一,地处河北,离北京较近,因此白洋淀知青点中有相当数量的家庭背景优越能够接触西方文学作品的高干子弟知青。他们自发地组织民间诗歌文学活动,逐渐形成了白洋淀诗群。白洋淀诗群的代表诗人芒克与北岛等创办了民刊《今天》,白洋淀诗在整体上属于朦胧诗群。

归来诗人

归来诗人指在文革中或49年以后不再写诗的诗人,如曾卓、绿原、牛汉、艾青等。对历

史和现实的反思是他们创作的主题,有些诗人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和努力,但影响已不大。 写实文学

写实文学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题材有相应的真实性,作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艺术抽象和艺术反映,溶新闻性与哲理性于一体,是新时期文学的一大贡献。刘亚洲的《黄植诚少校》、郑义的《冰河》刘心武的《5.19长镜头》等均是写实文学的优秀作品。 伤痕小说

因卢新华的小说《伤痕》而得名。刘心武的《班主任》也属于于当时影响很大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共同点是控诉文革或四人帮给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心灵造成的创伤。在艺术上比较拙稚。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当代文学缺乏能深刻反映中国巨大社会变迁的作品,而“伤痕文学”也半途而废。

反思文学

通过反思“文革”及更长时间的社会生活观照历史与现实,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贤亮《灵与肉》、古华《芙蓉镇》等等。

改革文学

兴起于1981年前后,这类作品从各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的热潮,形象地刻画了各条战线改革者的精神风貌和鲜明个性。如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寻根小说

80年代中期由一部分青年作家有意识地发起和自觉推动的一股创作潮流,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就意味着当代文学开始了一个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重新发现和重新铸造的艺术追求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小说长期以来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观照现实的艺术视角,使追求小说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此以后成了小说创作主要的艺术旨趣。这种追求同时也扩大了当代小说艺术表现的空间,对小说艺术革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浪漫主义的四重含义

①指一种创作方法,偏重主观、理想、精神、自我、抒情、表现(与再现相对)等; ②指与①相关的一些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如大胆的夸张、奇特的想象等;

③发生在19世纪欧洲的文学运动,特别强调想像力、自然、象征和神话等在创作中的地位; ④指欧洲工业革命之后发生的包括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在内的文化、思想思潮。

寻根文学

李陀提出“寻根”概念,寻根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主要特点:一是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或张力:在反思的前提下延伸以前的文学和思想,在试图超越政治和社会内容时包含着强烈的政治性,在寻找传统的面目下暗含着革新和对现代的追求、对世界潮流的顺应。二是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文体的自觉”。寻根文学代表作品有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贾平凹的《浮躁》等。 先锋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探索,但是直到80年代中叶才形成了强大的阵容和声势。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可以当作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稍晚于他们也被人们看作是先锋小说家的有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到90年代初,当初被人们看作是先锋的作家们纷纷降低了探索的力度,而采取一种更能为一般读者接受的叙述风格,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结合,这标志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先锋小说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与生存探索这三个层次上的推进,对以后文学创作的影响大。

先锋小说的特点

1、消解深度与真实:先锋小说否认有任何终极性或超越性的价值,常常不带感情地进行“零度”叙事,将故事还原到语言层面。世界是一片虚无,人永远无法靠自己的能力把握它。先锋小说因此致力于解构各种意识形态和知识体系建立的承诺和神话。虚无主义和怀疑主义导致先锋作家着迷于解构故事和真实性和生活的真实性。

2、对叙事技巧的重视:因为否定了文学对于真实生活、真实历史和终极价值的追求,先锋作家迷恋叙事技艺,形式主义和技术主义气味浓厚。

先锋文学

是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现代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流撞击的产物。它的创作摆脱了传统小说的写法,或运用意识流结构手法,通过联想进行时间空间对比;或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描写人物精神深处的荒诞性;王蒙的《夜的眼》是先锋文学的发韧之作,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张贤亮的《临街的窗》、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等是代表作。

新写实小说

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 ,它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描述,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新写实小说的主要叙事特点

1、叙述者或隐含作者的视点产生了巨大的移位2、缺乏价值判断的“零度叙事”/冷漠叙述;3、故事的偶然性、随机性和平面化、零碎化

新历史小说

所谓“新历史小说”的命名,很显然针对的是“旧”的“革命历史小说”来命名的。简单地说,可以这样来定义:新历史小说是指,1980年代以来作家以自己的历史观念和话语方式对某些历史事件和历史叙事的重新描述或再度书写,其目的在于改写、解构或颠覆被既往的话语赋予了特定意义和价值的历史叙事。

新历史小说特点

1、重写历史与解构宏大叙事2、颠覆“王者视野” ,新历史小说不再使用成功者、胜利者的视野来讲述历史,而是从个人、民间甚至失败者的角度来看待历史。3、反史诗,质疑客观真实,颠覆英雄神话,消解庄重风格,反讽、戏仿、嘲谑等手法的大量使用;揭露编撰历史的真相

“新生代”诗人

80年代中期,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发生了新的转移。与此同时,推动新潮诗歌的一批青年诗人的后期创作,也更加热衷于艺术实验,迷恋抽象观念,因而远离现实生活和读者的感性经验。 “朦胧诗”的创作和讨论的浪潮开始消歇。在这期间,从新潮诗歌内部孕育生成的一股新的更年轻的创作力量,开始登上诗坛。他们被称之为“新生代”诗人。

女性小说

指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的我国女性作家描写女性独特的社会、情感经历、带有鲜明女性性别特征的小说。对女性的自我认同与男权话语的抗拒是其中心价值取向。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等

尚义街六号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_尚义街六号

底层文学

底层又被称为弱势群体,是在中国这几十年改革中利益重新分配后出现的,指那些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失去社会保障和基本表达权利的人群,包括农民、失业者、残疾人等等。底层文学是指向底层的文学、为了底层的文学和底层自身的文学。代表作家有陈应松《马嘶岭血案》、阎连科《日光流年》、曹征路《那儿》等。

二、 各时期作者及其作品

革命历史小说:

《红日》、杜鹏程《保卫延安》、曲波《林海雪原》、《红岩》、杨沫《青春之歌》 农村题材小说:

赵树理《三里湾》、周立波《山乡巨变》、柳青《创业史》、李准《李双双小传》 茹志鹃《百合花》、梁三老汉《创业史》、亭面糊(《山乡巨变》、赵树理《“锻炼锻炼”》 新诗:

胡风《时间开始了》、郭小川《望星空》

戏剧: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昆曲《十五贯》、京剧《白蛇传》

革命现代京剧:

《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

话剧:

老舍《龙须沟》、《茶馆》

社会主义教育剧:

《千万不要忘记》、《霓虹灯下的哨兵》

歌剧:

《洪湖赤卫队》、《刘三姐》、《江姐》

食指《海洋三部曲》、《鱼儿三部曲》、《相信未来》

朦胧诗:

北岛《回答》、顾城《远和近》、舒婷《双桅船》

归来诗:

艾青《归来的歌》

朦胧诗后的诗歌:

于坚《尚义街六号》、杨炼《大雁塔》、韩东《有关大雁塔》

伤痕小说:

卢新华《伤痕》、刘心武《班主任》、戴厚英《人啊!人》

反思文学: 田汉《关汉卿》

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张贤亮《灵与肉》、古华《芙蓉镇》

改革文学: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柯云路《新星》、路遥《人生》《平凡的世界》、高晓声《李顺大造屋》、王蒙《春之声》

右派作家与知青作家:

孔捷生《南方的岸》、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叶辛《蹉跎岁月》、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张贤亮《灵与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韩少功《归去来》

汪曾祺《受戒》、阿城《棋王》

现代派:

刘索拉《你别无选择》、徐星《无主题变奏》

先锋小说:

余华《现实一种》《活着》《许三观卖血记》

新写实小说:

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刘恒《狗日的粮食》、刘震云《一地鸡毛》《故乡相处流传》、乔良《灵旗》、莫言《红高粱》、苏童《红粉》《妻妾成群》、张炜《古船》

刘恒《苍河白日梦》、叶兆言《夜泊秦淮》、格非《迷舟》《敌人》

反史诗:

李晓《相会在K市》、苏童《米》、李锐《旧址》《银城故事》、刘恒《冬之门》、 刘震云《温故一九四二》

徐坤《狗日的足球》、林白《一个人的战争》、池莉《云破处》

陈应松《马嘶岭血案》《太平狗》《松鸦为什么鸣叫》、阎连科《日光流年》《受活》《丁庄梦》、曹征路《那儿》、高行健《绝对信号》《车站》、魏明伦《潘金莲》、沙叶新《假如我是真的》《孔子·耶稣·披头士列侬》

巴金《随想录》、徐迟《歌德巴赫猜想》、刘宾雁《人妖之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9251/917235426863.html

更多阅读

彩虹六号:维加斯2附联机补丁

彩虹六号:维加斯2 是一款战术射击游戏 对战模式 合作模式等!合作模式只能2人玩自己去下一个体验吧联机补丁:http://d1.gamersky.com/updata08/sky_0528_10.rar将AgoraConfigWin32.xml文件下载后覆盖掉游戏安装文件夹/Kellergame/C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复习资料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复习要点 1文言文两则 1.《学弈》选自《孟子?告子》。通过写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2.《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敢于提问,说话有理有据和孔

《烟袋斜街10号》听后感 烟袋斜街10号番外

《烟袋斜街10号》听后感这题目然我想起了小时候写读后感。那个先说一下,我是遥姐的粉,所以我可能有点犯花痴,有点偏心,所以请同学们理解。还有就是我一期期写的所以有点剧透,没听过的不要看,看了后果自负,反正我是那种容易被别人的评价影

声明:《尚义街六号 当代文学复习资料_尚义街六号》为网友短发女爷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