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影子的人 奔跑时,不要追逐影子

“分数与名次”的对话

  很多家长喜欢和孩子探讨学习成果以及学习目标,最好用的工具无非是分数。
  放学路上,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
  家长:今天数学考了多少?
  孩子:89分。
  家长:怎么连90分都没有?你们班最高分是多少?
  当家长听说有满分时,大多不再淡定,行色匆匆地拖着孩子回家做题去了。
  貌似打过鸡血型的家长,除了分数,还喜欢问名次。
  家长:今天数学考了多少名?
  孩子:不知道。
追逐影子的人 奔跑时,不要追逐影子
  家长:那么第一名是谁?
  分数和名次,似乎让孩子之间的上下高差陡然明晰,让家长和孩子的心也随之焦虑起来。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要回避量化真的很难。现在各学校的计分评价�俗迹�也是越来越精确。除了原始分,还有标准分,排名还要算百分比排位。我们的高考计分方式,和美国的SAT计分方式也是越来越接近。
  然而,一般好的教育,不在于计分方式是否精确,而在于如何对待分数。
  我曾采访过近百名美国的校长、老师和家长,问他们如何看待分数,他们普遍认为,孩子的自我认同感、自信心、冒险精神、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等才是更重要的。在学校具体的课程设计上,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非成绩。他们不看重一次考试成绩,而是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西方有些研究认为,甚至连数学和科学的能力都无法用考试成绩鉴别。比如,遍布高等工程、计算机、数学和物理学领域的美国白人男性,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人在SAT数学考试中取得650分以上的成绩,而大于三分之一的人SAT数学低于550分。在最高科技层次领域里,科学成就和考试分数也没什么关系。
  所以,看一个家长是否称职,要看家长如何对待分数、名次这些量化指标的态度。
  有智慧的家长,往往会淡化分数、名次,而是把精力用在孩子的身心发展等非智力因素上。因为他们深知孩子不是机器,不可以只用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来衡量。在家庭教育中,他们会把重点放在塑造孩子的品格和个性上,家庭中的沟通也主要围绕培养孩子自我审视习惯、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想象等方面,教会孩子用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寻找心中的“太阳”
  我不是鼓吹分数无用论,而只是想表明,分数只代表孩子某阶段某种知识学习的结果,不能替代孩子发展本身。但很多家长似乎接受不了这个观点,一般要求孩子必须向某个分数看齐。若是分数不达标,就开始急急忙忙地寻辅导班、请家教,目标是要把分数提上去。假使成绩还没有起色,家长便会开始焦虑。而孩子身心发展等教育的真正目标,则被弃之不顾。
  若是家长眼里只有分数,对孩子发展而言其实是本末倒置;通过提高分数来获得孩子的发展,基本算是缘木求鱼。可是,在无法回避分数的情况下,家长该怎么教育孩子正确认识分数这个评估工具呢?
  我和孩子一直是这么说的:学习的目标不在于分数本身,而在于你通过学习得到了多少乐趣,长了多少本事。学习就像是你追着太阳在跑,分数就像是你的影子。只要你向着太阳前进,影子永远会追随你。可你若是为了追逐影子,背着太阳,那么影子也会越来越弱。
  通过这个拟人化的比喻,孩子在年龄很小的时候,就能理解学习与分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正确看待分数,极少产生焦虑。
  亲爱的家长们,你们不妨也试着这样去看待分数,帮助孩子去寻找他们心中的太阳,而不是让他们朝着自己的影子奔跑。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博士)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99251/957284499613.html

更多阅读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000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000字

只是觉得书写得这么好,自己又深受感动,不写点什么,似乎对不住作者,也对不住自己。但是,写点什么呢?又毫无头绪,无从说起。于是给自己一段充裕的时间,再翻看,浏览一下,回忆故事情节,作者的构思,捡拾起自己感动过的句子…… 小说《追风筝的人》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600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读追风筝的人有感(一)《追风筝的人》,当我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总能在脑海里浮现这样的画面:在广袤的旷野上,放飞风筝的孩子杰里奔跑着,头上的风筝猎猎作响,耳畔不时传来真挚的承诺:"为你,千千万万遍!"作者卡勒德·胡赛尼(KhaledHosseini),1965

偷影子的人书评豆瓣 偷影子的人书评

偷影子的人书评(一)“形影不离”、“形单影只”这频频出现在四字成语的“影子”,在《偷影子的人》的书中成为即将超越男主人公的男二号(尽管书籍中的人物角色没有男二的称呼,但我还是很乐意将这个称呼赋予在它身上)。翻看一部由影子为线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6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000字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000字(一)决定执笔写《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前,我在豆瓣网上读了大量书评,看到了大多数书评都在赞誉哈桑的单纯、忠诚、纯良和正直。或许,许多人会感动于小说第一页的一句话――"哈桑从未拒绝我任何事情。"听上去,这是

声明:《追逐影子的人 奔跑时,不要追逐影子》为网友永远为你而留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