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壁画墓西汉前期的墓室壁画,以1988年在河南永城芒砀山发现的梁王墓和1983年在广州象岗山发现的南越王赵昧墓为代表,两者均属“凿山为室”的山崖石室墓。梁王墓主室顶部及西、南壁,彩绘着青龙、白虎、朱雀等方位神,以及灵芝、荷花、云朵、菱形图案等内容;巨龙长5米许,形态矫健,色彩绚丽,十分壮观。南越王墓前室顶部及四壁,有朱墨彩绘的卷云纹壁画,图案蜿曲缭绕,装饰效果颇隹。
西汉晚期的墓室壁画,在洛阳、西安、武威等地共发现五座。其中以洛阳发现的三座最为重要,皆用大型空心砖和小砖混合构筑而成,除“八里台汉墓”因属盗掘而缺乏墓型资料外,卜千秋墓与烧沟6l号墓皆座西朝东,平面略呈“六”字形,壁画绘于空心砖构筑的主室脊顶、门额、后壁或隔墙上,题材有日月星象、御龙升天、驱鬼逐疫及历史故事等。
卜千秋墓座落在现今洛阳市面粉厂内,由20块空心砖砌筑的主室脊顶,绘男墓主持弓乘龙、女墓主捧鸟乘三头风,在持节方士与仙女的导引下,由仙禽神兽卫护升天的景象,形象活泼生动,勾线流利挺秀,构图繁而不乱,显示出纯熟的绘画技巧。
传出洛阳“八里台”、今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的五块壁画空心砖,其结构形式酷肖烧沟6l号壁画墓的主室隔墙,画面人物众多,主题内容尚待研究。其中比较清晰的一组人物,似属迎宾拜谒场面,笔致洗练洒脱,艺术水平与烧沟6l号壁画墓相伯仲。
新莽壁画墓迄今在洛阳金谷园、山西平陆、陕西千阳、成阳龚家湾等地,发现新莽时期壁画墓共四座。此时最流行的壁画题材是日月星象与四神,此乃“天人感应”论和谶纬迷信说极度泛滥的产物。在平陆和千阳的新莽壁画墓中,还出现庄园坞壁、牛耕牧畜等画面,当是封建庄园经济日益壮大的写照。
东汉壁画墓东汉前期壁画墓,在洛阳邙山与金谷园、山东梁山后银山、辽宁金县营城子等地共发现四座。壁画题材沿袭西汉晚期以来的传统,仍以日月天象、四神、祝祷升天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出现了门卒属吏、车骑出行、男墓主家居宴饮等新内容,生活气息明显增强。1981年在洛阳邙山石油化工厂发现的东汉前期壁画墓,前室顶部绘人面蛇身的羲和捧日和常羲捧月,墓门旁边绘冠帻门吏,线条流利劲健,色彩鲜艳明快,绘画功力甚佳。1931年在辽宁金县营城子前牧城驿发现的东汉砖券壁画墓,结构复杂奇特,主室南门上方绘驱电噬蛇的强梁及神虎,室内门洞上方绘辟邪的魌头,门洞两侧画执刀拥彗或持柴戟的门aIhUaU.COM吏,主室后壁绘巨幅的祝祷墓主升天图,画面包括羽人、方士、仙鹤、苍龙、祥云、墓主与侍童、设祭祝祷的家属等众多形象。此墓所绘之门吏,形貌威武,笔法豪放,最足称道。

东汉后期的墓室壁画,遗例极为丰富,在河北、河南、内蒙古、辽宁、江苏等省区共发现20多处。大型多室墓颇流行,反映了封建贵族生前拥有“连栋数百”的情景。壁画题材主要是标榜墓主人生前地位的属吏与出行车马仪卫,有的还画出幕府官邸;燕居场面通常以墓主夫妇并坐宴饮、观赏乐舞的形式出现;还有描绘庄园坞壁的农牧生产,鼓吹封建道德的圣贤、孝子、列女、义士等历史故事画。日月天象及神禽瑞兽已退居次要地位。河北望都一号汉墓前室左右两壁绘属吏二十余人,布局严谨,形象高大,人物性格鲜明,比例准确,堪称东汉壁画最优秀的代表作。河南偃师杏园村汉墓壁画车骑出行图,场面宏大,构图富有节奏,赋彩鲜丽典雅,艺术水平十分出色。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保存画面超过lOO平方米,壁画题材非常丰富,有从“举孝廉时”到“使持节护乌桓校尉”的显赫车马仪仗,有繁荣昌盛的城池幕府,有各逞技能的乐舞百戏,有农耕放牧的庄园生产,有繁忙丰盛的庖厨宴饮,还有榜题明确的孝子列女等画面,仿佛是一部形象的东汉社会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