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黑龙江硬汉吴天龙在穗复发肝病。病情每况愈下,虚弱得连呼吸都不能自已,需要靠机器维持生命。更令人揪心的是,吴天龙每天需要2000—3000cc的血液做透析,这就有了上面讲的一幕。
肝病复发壮汉卧床昏迷
6月8日上午,记者随吴天龙的俄罗斯妻子维多利亚来到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的ICU重症监护病房。她忧心忡忡地看着曾经顶天立地的男人躺在床上,鼻孔里还插 着根导管连接呼吸机。维多利亚移步床头,弯腰低身,把头挨近吴天龙的肩膀,两人脸贴脸。她在尝试着跟他说话,问他有没有很难受,只是吴天龙没有一丝的反 应,如同婴儿般嗜睡,怎么叫都不愿醒来。
春节过后,吴天龙的身体就出现了不适,在广州辗转多家医院后确诊是肝病复发。2007年的时 候,肝病不断摧残着他的身体,及时的手术换来了这8年的健康。岂料,今年5月病魔再度袭来,而且快速将他压倒。吴天龙不得不从普通病房转入ICU,并出现 了肺炎、胰腺炎等多种并发症,曾在危急关头两次收到病危通知书。
“在现在这么多并发症的情况底下,要做肝脏的血浆置换,持续血液透析来维持状态,要使用的血浆量很大。”主治医师石云峰介绍,因病情加重,治疗和抢救的强度正不断升级,每天大概需要2000—3000cc的血液做透析。
八百好心人相继赶来献血
昨日上午9时,中山大学附属三院旁的无偿献血中心还未开门,门前已经聚集了五六个人。他们便是吴天龙的老乡,前来组织给他献血的,后陆陆续续来了近40个人,窄小的献血室一下被挤满,人人手拿一张表格,有序填完之后就伸出手臂抽血。
这些人绝大部分都与吴天龙不相识,仅是听闻消息之后就赶来了。吴天龙在广州做鞋包贸易,与妻子、儿女一起生活在广州多年。由于经商的缘故,他广交朋友, 在朋友圈中口碑不错。吴天龙的病情也引来黑龙江商会的关注,商会不断在微信群里交流吴天龙的病情,隔段时间就更新发布献血号召:因为医院没有大量血浆,所 以号召朋友献血和医院置换,每天都需要2000cc以上的血液,不限血型。
于是,这些身处异地的老乡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了吴天龙所在的医院,有的拖家带口来,有的发动全公司员工来,有的在国外直接打来50万元捐款。
商会领头人说:“两个月以来组织了多次献血,近800人到医院献血了。谁都有难的时候,互相施以援手,我们相信吴天龙兄弟一定会战胜病魔。”
一双儿女盼着爸爸醒来
昨天是周一,然而吴天龙的儿女并没有如常到学校上课,他们都请假来看爸爸了。两个混血小孩遗传了妈妈的高鼻梁,个子也显得比同龄人要高。女儿吴小莉(化名)今年15岁,儿子(吴小谦)小一岁,都在广州一家外国语学校就读。
自从吴天龙得病后,家里的生意全盘停止,一家人轮班到医院看守,医院就是另一个家。
两个小孩中文说得很溜,静静地站在妈妈维多利亚的身旁。看着一群人在忙碌着准备献血,他们主动拿起纸杯,一一倒水,礼貌地道谢。因连日守候吴天龙,维多 利亚显得有些憔悴,站得久了,蹲下坐在验血中心的石阶上,掩面低头。小莉立即跑过去,握紧妈妈的手,“不哭,不哭”,焦灼地看着她。言语虽不多,却牵挂万 千,祈祷着“爸爸好起来”。

病情好转还需等待肝源
上个月,一个年轻小姑娘来献血,结果身体太弱,达不到献血的要求, 唯有失望而归。小姑娘伤心地哭了起来,有些许过意不去,对吴大娘说,“我想帮却帮不上。”结果当天回去没多久,小姑娘拉着同事赶过来献了血。还有位晕血的 老乡,也特意赶了过来,全程都戴着眼罩。眼罩一脱,脸色苍白了不少,站都站不稳,老乡笑着摊手说没事。
一间蛋糕店的老板,献完血之后就做了百来份蛋糕送到献血中心,免费分给献血者吃。
还有小区的保安、路过的那两位俄罗斯友人、吴天龙小孩的老师……他们都停下脚步为吴天龙献血。“感谢那么多人给了我老公第二次生命的机会,他身上留着这么多人的血,他一定会好起来的。”吴天龙的俄罗斯籍妻子维多利亚说道。
然而,做血液透析只是权宜之计,按照吴天龙的现状,石医师称要尽快找到合适的肝源,做肝脏移植手术。如果有肝源,抓紧时间做手术,可能病情会有一个好转的机会。
延伸阅读:药物可阻止孕妇垂直传播乙肝病毒第八届北京感染和肝病论坛撷萃我国酒精性肝病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福瑞股份布局慢性肝病健康管理020定期监测病毒DNA可预防乙肝病毒再激活专家称对乙肝病毒无需过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