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Parents小编先说:
人的大脑都有个特性,对习惯性的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父母第一次大声责骂,孩子“如你所愿”被吓哭,但是次数多了,也就习惯了,每次被骂的时候注意力都是游离的,因为他根本没有在听。妙乐的妈妈最近也被这个问题困惑,但她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让自己和孩子的沟通变得更加有效。她说:“做一个不吼的妈妈,我不确定,但是,做一个少吼的妈妈,我开始有信心了。”
作者:姚兰
妙乐妈妈,资深媒体人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硕士在读;曾任《心理月刊》编辑部主任、《MING明日风尚》主编。
【文前碎碎念】
从妙乐很小的时候,我开始给她讲睡前故事。关灯后,她睡不着我就给她默讲简单的故事,比如三只小猪、白雪公主、小锡兵……慢慢长大了,她对于简单的故事不满足了。
有一天,她说:“妈妈,别讲故事了,我们来聊聊天吧。”我觉得惊讶又有趣,小小的人儿知道聊天了。
于是,睡前小聊,成了我和女儿亲密交流的珍贵时光。但有时,她的一句话也能让我一口喷出血来。
---------正文来了--------
有一天睡觉前,妙乐说:“妈妈,今天我在幼儿园画了一幅画。”
我说:“画的什么呀?”
“我画了妙乐爱跳绳,爸爸爱做肉给大家吃。”
“我呢?你画的我什么啊?”
“我不知道,就没画。”
“你不知道妈妈爱什么吗?好好想想。”
她顿悟般:“哦,我知道了,妈妈爱吼我。”

天君啊,请赐我三年雷刑,也比这小妮子的这句话让我好受百倍。
我承认,我不是个温柔的妈妈,科学地说,我就不是温柔的女人:说话直接、女中音声线,关键是脾气急、耐心有限。这种类型的女人应该属于大众款吧?就是说,至少半数左右的女人都是属于处在暴躁与温柔中间质的类型。当然,我没做过大样本的科学调研,只是通过观察法,观察了身边的女性而草率得出的结论。
/ 01 /
做了妈妈后,我确实有意识地让自己说话的声音尽量委婉些,语气轻柔些,嘴皮子别那么絮叨,但是,好像收效甚微。尤其看着她磨磨蹭蹭,赖赖唧唧的样子,火不往上窜才怪呢!
看电视或者玩iPad到了规定的时间耍赖,吃饭不咽在嘴里含着,要玩具不给买撅嘴,穿衣服挑颜色挑款式还挑有兜没兜!还有各种乱七八糟奇葩的偶发事故,什么把卫生间的隔挡玻璃推倒了,把大象摆件的象牙碰折了,把我的化妆品倒纸巾上做香水纸玩儿全糟劲了,把颜料涂在餐桌上永远也擦不掉了,把刚买的冰淇淋掉地上了……这桩桩件件,我哪一件能忍住不吼她两句?有能忍住的请在后台举手留言,我奖个大红包包给你!
直到有一天……
我们去亲戚家玩儿到很晚,刚一上车,妙乐说:“爸爸,我想听歌儿。”爸爸把CD打开,然后就跟我说了几句话,妙乐马上把手捂在耳朵上,说:“你们太吵了。”我立刻火冒三丈:“爸爸妈妈只是说了两句话,怎么就吵了?你嫌吵,可以出去!”妙乐马上把脸扭过去朝向窗外,不说话了。我跟爸爸把事情说完,再看妙乐,已经睡着了,眼角还挂着泪。
之前,对于萨提亚、正面管教和P.E.T.等等,书也读了课也上了,可是我内心其实是有些犹豫或者说抵触的:妈妈作为一个正常的人,自己有情绪也是正常的,有情绪就要发泄出来,反而要强压怒火?一是对自己健康有害,尤其像我这样的火爆脾气,我怀疑是要憋出内伤的呀;二是本来自己有怒气,怎么可能跟孩子和颜悦色?即便可能也是装出来的吧?孩子也可能会因体察到爹妈这种违心做法而感到恐惧、缺乏安全感啊(孩子会担心:会不会爸妈平时表现出来对我的爱,都是装出来的?其实他/她不爱我呢)。
但是,妙乐不做声不反抗的眼泪,让我心疼,让我又开始反思。(是的,我经常反思)
经常有人或者文章会讨论“孩子发脾气,爸妈怎么办?”可是,我们也该花时间思考和解决,有个大脾气爱吼人的妈妈,该怎么办?
/ 02 /
德国的一个绘本《大吼大叫的企鹅妈妈》,看后让我觉得非常触动,故事是这样的——
“早上,我妈妈突然发脾气了,她冲着我生气地大叫!(早上确实是妈妈容易抓狂的时间,孩子慢慢腾腾、磨磨蹭蹭,上学上班快要迟到了!)结果,吓得我全身都散开飞跑了……我的脑袋飞到了宇宙里,我的肚子落入了大海里,我的翅膀掉到了热带丛林中,我的嘴巴插在了高山上……后来,我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开着大船来找我了。她把那些丢掉的部分帮我给找了回来,并把他们重新缝好连上。“对不起!”发脾气大叫的妈妈对我说。 然后我们就开船回家了。”
曾经有人问读完这个绘本的小朋友:“妈妈道歉了,你觉得最后小企鹅高兴了吗?”小朋友说:“嗯,可他还很疼呀,因为它是缝上的。”
妈妈负面情绪的释放并不是只有吼一条路径可以走,仿佛汹涌的大水,可以呼啸着冲堤决口,也可以经由疏道变成涓涓细流。而且,长期在情绪被压制和否定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可能时常会有种找不到自己的感觉。我可不想我的妙乐因为一个爱吼她的妈妈,有变成一个失去自我不敢表达的人的风险。
所以,我尝试着,改道自己的情绪反应和路径。看看到底会不会被憋出内伤?况且学习到的那些理论和方法不鼓起勇气用来实践,岂不是暴殄天物?此刻,容我楼歪一句:当妈妈的太不容易了,都知道改变是超难的,但是,为了孩子,那么多妈妈开始重新学习、修炼,重塑一个全新的自我!向一切正在二次发育的爸妈致敬!你们辛苦啦!包括我自己。(隔空求抱抱!)
之前,每天晚上到时间该洗漱了,我会跟妙乐说:“好啦,咱们把玩具收拾好,准备洗澡睡觉了。”可是,不管之前是玩了十分钟还是已经玩了一个小时,她肯定是脸一沉,嘴一撅,把俩小手往怀里一揣,说:“我不要睡觉,才玩儿了这么短时间。”
我通常会马上板起脸厉声催促:“快点儿,说你呢!都几点了?明天早晨又该起不来了!”
她再不动,我就马上提高嗓门儿:“找打屁是吧?”她才心不甘情不愿地作罢。
天天月月年年,每天都是这么一出儿,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话,嘚啵的我自己烦,她也不开心。
/ 03 /
那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尝试把理论整合成自己能够操作的,付诸实践,同时,我也做好了口服云南白药的准备。
晚上,时针指向了八点半,我说结束游戏准备睡觉,她意料之中撅嘴反抗,于是——
第一步:我自己在内心肯定妙乐的举动只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而不是在挑战我作为父母的权威。
第二步:我尝试站在妙乐的角度来想这件事。我不想睡觉,正玩的开心,就让我睡觉,真扫兴!试想,如果我半夜刷美剧刷的正欢,妙乐爸爸过来让我赶紧关机睡觉,我也是大大滴不爽哇!有了这样的同理感受,就不会觉得孩子是在无理取闹。
第三步:用语言或者肢体语言认可孩子的情绪。我把妙乐搂过来说:“妈妈知道,妙乐要睡觉不能玩儿了好遗憾,好难过啊!”
妙乐抬头看着我,那眼神儿意思是:“妈妈今天怎么了?怎么不吼了?”
第四步:一起解决问题。“可是睡觉的时间到了啊,我们怎么办呢?怎么才能让妙乐觉得没那么遗憾,没那么难过呢?”
“妈妈再给妙乐讲一个小故事,小小的。”她立马欢快地说。
我点头答应。妙乐开心地去找书。讲完了,她就自己乖乖洗澡去了。
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简单!简单的连我自己也有点不太相信,说好的违心装温柔呢?说好的火冒三丈呢?说好的憋气内伤呢?完全没有!
当然,生活中的每一次不可能总是这么顺利,也不可能每一次都一个回合就能搞定,但毕竟迈出了这第一步就是良好的开端,我也尝到了甜头。相信多次实践之后,我和妙乐之间相处的行为模式也会有所改善。做一个不吼的妈妈,我不确定,但是,做一个少吼的妈妈,我开始有信心了。
本文首发于常青藤爸爸:分享科学育儿知识、推荐优质教育资源。
(ID:ivydad_ivydad)
............
今日互动
做妈妈是一生的功课
调皮也是孩子的天性
你会什么方式管教你的娃?
留言分享吧~
............................................................
创意:Parents内容中心
编辑:李姗 设计:王琳
............................................................
以上图片来源网络,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知识产权等相关权益均归权利人所有,我们尊重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如涉及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姓名权、知识产权等相关权益之争议,请权利人及时告知我方删除,谢谢。
爱华网www.aIhUaU.com网友整理上传,为您提供最全的知识大全,期待您的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